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沃爾沃進入李書福邏輯:離諾基亞雀巢有多遠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2日 09: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2月25日,沃爾沃汽車()公司在北京對外宣佈未來五年中國發展戰略:在中國建立成都和大慶兩個生産基地和上海總部基地,2015年達到20萬輛車銷量和20%中國豪華車市場份額的目標。

  去年8月2日交割以後,李書福團隊對沃爾沃開始廣泛調查與研究。“我們現在已經制定出中國這樣至關重要的市場的發展戰略,在歐洲和美國市場今年的開局也非常良好,現在是我們行動的時候了。”

  按照進程,兩年後沃爾沃S60將率先在成都投産,後續産品計劃已經進入董事會討論日程,只是在車型是否加長問題上,李書福和海外職業經理人為主的管理層還在繼續溝通中。

  中國戰略發佈前一天的2月24日,李書福以沃爾沃集團董事長身份接受本報採訪。

  李書福反復強調説,“沃爾沃的走向一定是更加豪華,更加高端,更加全球化,這是一個基本方向。”

  在這個基本方向下,如何讓沃爾沃走出幾度易手,逐漸發展緩慢的困境,李書福似乎已有自己的商業邏輯。

  方向:下一個諾基亞

  在李書福看來,全球重量級的汽車企業——豐田、大眾、通用、現代都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他希望未來根植于中國的沃爾沃汽車,能有更開放和包容的企業文化,淡化企業的國籍和地域背景。目前這樣的全球型本土化公司,做得最好的是雀巢和諾基亞。

  重新組建的沃爾沃中國區管理團隊,採用的是包括産品、銷售、採購、財務等核心領域中外各一名副總裁的管理編制。這是李書福促進中外融合的一個具體措施。

  今年4月,最新一屆沃爾沃董事會將在上海舉行,李書福已經把每月一次的董事會改為兩個月一次。董事會設有諸如産品投資委員會之類的專業委員會。目前李書福正在策劃建立全球型企業文化的研究中心,並成立專門的沃爾沃研究課題組。

  吉利和沃爾沃整合,是外界至今還在追問的話題。“為什麼一定要融合?!吉利和沃爾沃本來就是不同的。”李書福並不希望別人談沃爾沃時,更多提及吉利,“我從來沒有想要融合,吉利就是吉利,沃爾沃就是沃爾沃。”

  如何從制度上保證這一點,“一開始吉利與沃爾沃就在管理上清晰地分開,管理層人員不交叉,完全實現在制度上設置防火墻。”李書福的目標是,把沃爾沃變成一個完全獨立的汽車公司。

  “與福特時代的沃爾沃不同,吉利與沃爾沃不是父子關係,而是兄弟關係,對於這種關係最為核心的理解應該是平等。”

  從資本的角度似乎為這種關係增加了注腳,吉利與沃爾沃的投資方不同,吉利的投資方是通過香港上市公司吸引全球投資,沃爾沃的投資方是吉利控股,以及上海嘉定區、大慶市政府,從這個角度來看,收購沃爾沃的主體實際是吉利和上海嘉定區、大慶政府組成的財團。

  吉利控股集團僅是沃爾沃的投資方之一,而李書福作為這個吉利、上海、大慶政府這一收購財團的代表,出任沃爾沃董事會的董事長。目前吉利與沃爾沃之間唯一有聯絡的,就是李書福一個人。

  “講實在話,無論吉利還是沃爾沃,基本事情我沒有管,所以我管的完全從董事會的高度,我只是在董事會層面發表我的看法,表達我思想和意見,完全是非常宏觀的,很少涉及到一個具體的某一件事情。”李書福解釋説。

  短期來看,沃爾沃對於吉利的反哺作用,只能表現在不增加成本的技術方面的應用,例如外形和結構上的取長補短。長遠來看,吉利與沃爾沃之間的關係,從跨國兼併重組的角度,雷諾-日産模式可能是一個方向,而從技術、平臺共享的角度來看,大眾與奧迪的模式值得借鑒。

  但是李書福所強調的“不融合”似乎否定了雷諾-日産模式,而對於吉利和沃爾沃來説,大眾-奧迪的模式還為時尚早。目前吉利與沃爾沃之間僅僅成立了對話與合作委員會。

  關於收購沃爾沃對於自身的改變,李書福表示,只有主動地去調整、去適應,才能有更大發展。春節期間,李書福看了很多書,很是推崇《驅動力》這本書。

  在他看來,“胡蘿蔔+大棒”的管理模式已經過時,而真正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是李書福希望去嘗試的。在沃爾沃董事會上,每當自己有不同想法時,他會嘗試用這樣的語氣去表達,“請求各位董事……,……是否可以考慮一下”。

  沃爾沃沒到病入膏肓

  目前放在已經實質運營的沃爾沃中國眼前的,是一個非常態的中國業務——直到今天,沃爾沃還沒有正式進入中國市場。由於歷史的原因,沃爾沃作為福特旗下的子品牌,沒有在中國建立自己的工廠,它在中國只是一個銷售公司,而長安目前也只是為沃爾沃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