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國務院正式批復《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規劃》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2日 07: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頁面導讀:

  國務院正式批復《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規劃》(本頁)

  浙江打造三大城市群 欲建長三角國際門戶地區

  浙江省以《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規劃》引領轉型升級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浙江佈局海洋經濟“一核兩翼三圈”

  海洋優勢助推再上新臺階 浙江省挺進海洋再弄潮

  高水平建設海洋經濟強省——訪浙江省省長呂祖善

  "中國海洋發展報告2010"發佈 海洋經濟成新熱點

  個股機會

  十一隻個股或騰飛

  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規劃獲批 受益股

  國務院正式批復《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規劃》

  新華社杭州3月1日電(記者 柴驥程)記者3月1日從浙江省政府獲悉,國務院近日正式批復《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規劃》,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批復認為,建設好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關係到我國實施海洋發展戰略和完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全局。

  國務院的批復要求,《規劃》實施要突出科學發展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以深化改革為動力,著力優化海洋經濟結構,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提高海洋科教支撐能力,創新體制機制,統籌海陸聯動發展,推進海洋綜合管理,建設綜合實力較強、核心競爭力突出、空間配置合理、生態環境良好、體制機制靈活的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形成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

  國務院還要求浙江省人民政府按照《規劃》確定的戰略定位、空間佈局和發展重點,有序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探索建立有利於海洋經濟科學發展的機制體制。並創新區域合作方式,加強與長江三角洲地區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相關省市的對接合作。同時要求國務院有關部門加強對《規劃》實施的支持和指導,在資金安排、項目佈局、體制創新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為促進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和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並要求發改委加強對《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做好指導與督促檢查工作。

  記者從浙江省政府了解到,根據《規劃》,浙江將充分挖掘浙江豐富的“海洋生産力”,並把海洋經濟作為經濟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到2015年,浙江的海洋生産總值將突破7200億元。同時,浙江將打造“一核兩翼三圈九區多島”為空間佈局的海洋經濟大平臺,寧波-舟山港海域、海島及其依託城市是核心區;在産業佈局上以環杭州灣産業帶為北翼,成為引領長三角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以溫州台州沿海産業帶為南翼,與福建海西經濟區接軌;杭州、寧波、溫州三大沿海都市圈通過增強現代都市服務功能和科技支撐功能,為産業升級服務。在此基礎上形成九個沿海産業集聚區,並推進舟山、溫州、台州等地諸多島嶼的開發和保護。

  圍繞這些大平臺,浙江省將構建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海陸聯動集疏運網絡、金融和信息支撐系統“三位一體”的港航物流服務體系,突出我國在原油、礦石、煤炭、糧食等重要物資儲運中的戰略保障作用。同時扶持培育一批海洋戰略性新興産業,提升浙江整體産業層次。

  浙江經濟:面朝大海 重新出發——浙江省以《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規劃》引領轉型升級

  新華網杭州3月1日電 (記者郭獻文、柴驥程、鄭黎)浙江省充分梳理新一輪發展優勢,謀定而動,把發展海洋經濟作為緩解資源環境要素制約、拓展發展空間、推動産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引領浙江經濟在更高層次上重新出發。

  浙江省委、省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浙江省將以《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規劃》日前獲國務院批准上升為國家戰略為契機,積極參與環太平洋西岸國家和地區間的競爭,成為實施“海洋強國戰略”和“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戰略”的先行先試者。

  資源小省海裏“淘金”挖掘新優勢

  浙江經濟在上一輪發展中依靠民營經濟和市場經濟先發優勢佔得先機,然而,近年來諸如陸域發展空間狹小、傳統産業上升空間有限等問題,也制約了浙江經濟快速發展。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人帶隊經過多次專題調研後認為,浙江擁有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優勢,充分挖掘“海洋生産力”將成為浙江經濟新一輪快速發展的突破口。

  浙江省發改委副主任、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院長劉亭告訴記者,浙江省多年來一直戴著“資源小省”的帽子,民營經濟集中的傳統製造業主要靠拼成本、拼出口獲得優勢。但是,如果把眼光轉向海洋,浙江省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是其他沿海省份無法匹敵的。

  據介紹,浙江海洋資源具有組合優勢。調查表明,浙江擁有6696公里海岸線,全國最長,其中規劃可建萬噸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線506公里,佔全國30.7%,大多數集中在寧波——舟山港域,是我國建設世界級深水港群的最佳選址。此外,浙江海島數量2878個,約佔全國的40%,在東海海域星羅棋佈,是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和實施生態系統保護的重要載體。此外,浙江還有近400萬畝灘塗資源,約佔全國的13%,這些灘塗資源目前與浙江沿海城市以及産業園區緊密相連,形成了較好的組合條件,是沿海經濟帶建設的新空間。同時浙江海域島嶼還蘊藏著豐富的海洋新能源,海島風能、潮汐能、波浪能等蘊藏量均居全國前列,浙江有條件成為海洋清潔新能源大省。

  據浙江省常務副省長陳敏爾介紹,浙江的海洋“生産潛力”巨大,浙江也因此把發展戰略目標從建設“海洋經濟大省”提升到“海洋經濟強省”,圍繞這一目標,編制、實施了一系列涉海規劃,包括海洋功能劃分、港口佈局、灘塗圍墾、海洋生態建設等。

  “小狗經濟”走上大開大闔轉型升級之路

  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平臺、大産業、大項目、大企業”經濟發展戰略,一直以市場嗅覺靈敏的“小狗經濟”著稱的浙江通過打造現代海洋産業體系,開始走上一條大開大闔、海闊天空的轉型升級之路。

  根據浙江省制定的海洋經濟發展規劃,浙江以新的産業規劃為導向,突破當前轉型升級的困境,培養符合國家海洋戰略的産業。劉亭説,浙江一方面要立足發揮原有的産業優勢,同時在新一輪發展中更加注重服務沿海經濟扇面,延伸國家經濟腹地。浙江計劃到2015年海洋生産總值突破7200億元,佔全國海洋經濟比重提高到15%。

  據劉亭介紹,目前浙江已經完成了“一核兩翼三圈九區多島”為空間佈局的海洋經濟總體發展規劃,其中寧波——舟山港海域、海島及其依託城市是核心區。寧波——舟山港是目前全國乃至全球貨物吞吐量最大的組合港,依託港口,浙江將規劃建設全國重要的大宗商品儲運加工貿易基地、國際集裝箱物流基地,同時配套發展新型臨港工業、海洋新能源産業等,使其成為東海油氣開發的後方基地。

  劉亭説:“最終的發展目標是成為我國海洋經濟參與國際競爭的核心區域和保障國家經濟安全的戰略高地。”

  在産業佈局上,浙江以環杭州灣産業帶為北翼,成為引領長三角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以溫州、台州沿海産業帶為南翼,與福建海西經濟區接軌。其中杭州、寧波、溫州三大沿海都市圈通過增強現代都市服務功能和科技支撐功能,為産業升級服務。在此基礎上形成九個沿海産業集聚區,並推進舟山、溫州、台州等地諸多島嶼的開發和保護。

  圍繞這些大平臺,浙江省對現有海洋資源和産業進行了梳理整合。劉亭表示,浙江的沿海産業帶本身就是製造業密集地帶,目前浙江的海洋産業轉型升級後可能形成優勢的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依託寧波——舟山港的吞吐能力和深水岸線資源,以大宗戰略物資儲運為重點,構建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海陸聯動集疏運網絡、金融和信息支撐系統“三位一體”的港航物流服務體系,突出我國在原油、礦石、煤炭、糧食等重要物資儲運中的戰略保障作用。

  二是扶持培育一批海洋戰略性新興産業,提升浙江整體産業層次。浙江正在重點發展的海洋裝備製造業包括石化成套設備、潮汐能設備、海水淡化設備、核電設備、港口機械等,此外還在海洋生物醫藥、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水利用和海洋勘探開發領域形成規模,逐漸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告別昨日輝煌爭創新優勢

  時至今日,浙江原有的市場經濟先發優勢不再明顯,迫切需要告別引以為傲的昨天,打造新的體制機制平臺。

  據浙江省發改委負責人介紹,一些在陸域經濟發展過程中走過的彎路,可以在海洋經濟崛起過程中避免;一些在陸域經濟不能嘗試的新機制,可以在海洋經濟發展中試驗。為此,浙江省將圍繞海洋開發,探索建立一系列新的體制機制優勢。

  劉亭認為,浙江經濟以往“小、低、散”的現狀,將通過建立海洋産業集聚區,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大平臺得以改變,從而推進有利於海洋綜合開發的體制機制改革。其中的重點是發揮浙江港航資源的優勢,打破港口的行政分割,推進寧波——舟山港規劃、管理和服務體系一體化體制改革。

  其次在繼續保持浙江海洋産業製造業優勢的同時,培育壯大航運交易、海事會展、海事法律、航運諮詢等仲介機構。探索建立海洋開發銀行,發展船舶融資、航運融資等金融服務,開展涉海中小企業聯保貸款試點。深化促進海洋産業轉型升級的體制機制改革。

  浙江省還將嘗試海域使用權及流轉改革,探索完善岸線有償使用制度,開展農業用海轉為建設用海等改革試點,提高海洋資源集約節約利用程度。

  此外,鼓勵民營經濟參與海洋開發。浙江省將在溫州、台州開展改革試點,清理不利於民營資本進入海洋開發的政策性障礙。浙江將支持民營企業參與之前一直被國有企業壟斷的港口物流、戰略物資儲運、石化工業以及海岸線、灘塗、小島、海域等海洋空間資源的集中連片開發。

  《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規劃》正式獲國務院批准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浙江佈局海洋經濟“一核兩翼三圈”

  浙江在線杭州3月1日訊(記者 葉海)浙江在線記者從浙江省政府獲悉,國務院日前批復同意《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標誌著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國家海洋發展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批復要求,在該《規劃》實施過程中,浙江省將突出科學發展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以深化改革為動力,著力優化海洋經濟結構,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提高海洋科教支撐能力,創新體制機制,統籌海陸聯動發展,推進海洋綜合管理,建設綜合實力較強、核心競爭力突出、空間配置合理、生態環境良好、體制機制靈活的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形成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

  《規劃》涉及的規劃區包括浙江全部海域和杭州、寧波、溫州、嘉興、紹興、舟山、台州等市的市區及沿海縣(市)的陸域(含舟山群島、台州列島、洞頭列島等島群),海域面積達到26萬平方公里,陸域面積3.5萬平方公里,其中海島陸域總面積約為0.2萬平方公里。規劃期為2011——2020年,“十二五”時期則是此次規劃的重點時期。

  結合浙江省實際,《規劃》明確表示,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將建設成為我國重要的大宗商品國際物流中心、我國海洋海島開發開放改革示範區、我國現代海洋産業發展示範區、我國海陸協調發展示範區、我國海洋生態文明和清潔能源示範區。

  浙江省還提出,到2015年,浙江將力爭實現“海洋經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港航服務水平大幅提高、海洋經濟轉型升級成效顯著、海洋科教文化全國領先、海洋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的主要發展目標。

  浙江在線記者還了解到,“一核兩翼三圈九區多島”是浙江省對於未來海洋經濟總體發展佈局。

  依照規劃,浙江接下來將加快寧波—舟山港海域、海島及其依託城市的核心區建設,儘快提升環杭州灣産業帶及其近岸海域為北翼和以溫州、台州沿海産業帶及其近岸海域為南翼的兩翼發展水平,並做強杭州、寧波、溫州這三大沿海都市圈。

  同時,該《規劃》還提出,浙江省將在整合提升現有沿海和海島産業園區基礎上,重點建設杭州、寧波、嘉興、紹興、舟山、台州、溫州等九大産業集聚區,並重點推進舟山本島、岱山、泗礁、玉環、洞頭、梅山等重要海島的開發利用與保護。

  除此之外,《規劃》還對打造現代海洋産業體系,構建“三位一體”港航物流服務體系,完善沿海基礎設施網絡,健全海洋科教文化創新體系,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建設舟山海洋綜合開發實驗區,創新海洋綜合開發體制等方面都作了明確。

  值得一提的是,舟山作為我國唯一的群島型設區市,將成為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的先導區和長江三角洲地區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按照設想,被定位於浙江的海洋綜合開發試驗區的舟山,或許不遠的以後將搖身一變成為大宗商品國際物流基地、現代海洋産業基地、海洋科教基地、群島型花園城市。

  海洋優勢助推再上新臺階 浙江省挺進海洋再弄潮

  如果有人問,時下,浙江經濟領域裏哪個詞最熱?答案肯定是:海洋經濟。

  在不久前結束的浙江省兩會上,有人做過統計,浙江省省長呂祖善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裏面,僅“海洋經濟”這個詞就出現了10次,而“海洋”、“港口”等詞更是出現了20多次。

  其實,熱,不僅體現在各種會議和文件上,更體現在浙江各地海洋經濟的實踐中:體現在碼頭上集裝箱吞吐量的不斷增長上,體現在一座座飛虹似的大橋正把支離破碎的海岸、離島綴連起來,體現在一個個鋼鐵巨人似的風車正雨後春筍般在海岸上挺起……

  確實,進軍海洋,浙江的腳步鏗鏘有力。

  “浙江將進一步做‘深’、做‘強’海洋經濟這篇文章——讓海洋資源産生最大效益,讓海洋優勢助推浙江經濟再上新臺階。”省委書記趙洪祝的這番話,顯示了浙江人進擊海洋的決心。

  以海引陸、以陸促海,海陸聯動下活整盤棋

  若論海洋大省,浙江名副其實!

  背倚大陸、雄踞東海這一地理特點讓浙江盡得山海之利:儘管陸域面積只有10多萬平方公里,但海疆卻相當遼闊,超過26萬平方公里;海岸線和海島岸線達6696公里,全國第一;近岸海域內,陸地面積超過500平方米的海島2878個,又是全國第一;近海漁場22.27萬平方公里,可捕撈量全國第一;規劃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線506公里,佔全國的30.7%……

  浙江區位優勢也得天獨厚:北承長江三角洲,南接海峽西岸經濟區,東瀕太平洋,西連長江流域和內陸地區,不僅區域內外交通便利,且緊鄰國際航運戰略通道,具有深化國內外區域合作的有利條件。

  不獨如此,大自然似乎對這片海域情有獨鍾:潮汐能、波浪能、洋流能、溫差能、鹽梯度能,應有盡有;港、漁、景、油、涂,組合匹配理想!僅可開發的潮汐能裝機容量就佔全國的40%。

  不過,海洋大省並非是海洋強省。有一件事始終讓浙江人心緒難平。寧波港作為我國南北沿海航線和長江黃金水道的交匯點,是處理集裝箱、礦石、原油、煤炭、液體化工産品等貨物裝卸的國際樞紐港口。然而,儘管港口吞吐量節節攀升,但效益始終沒有突飛猛進。有人把癥結歸結為:“酒肉穿腸過”——長期以來,貨到貨運,貨運貨到,一船船一車車貨物僅僅是從寧波港過一下手而已。

  現在,浙江人力圖改變這種局面。怎樣才能由“大”變“強”?浙江省常務副省長陳敏爾開出的妙方是:“以海引陸、以陸促海、海陸聯動、協調發展”。

  輕輕按動按鈕,一個個裝滿貨物的集裝箱在塔吊司機靈活操縱下,精準地緩緩落到停靠在金塘港碼頭的巨輪上。金塘港區大浦口集裝箱碼頭,作為寧波—舟山港一體化戰略的首個工程已投産運行。新建碼頭的啟用,將寧波港的資金和管理優勢與舟山港的深水岸線優勢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

  寧波—舟山港一體化戰略,體現了海陸聯動、走活整盤棋的優勢:隨著寧波—舟山港一體化進程的推進,目前港口建成了國際集裝箱、鐵礦石、原油、煤炭和液體化工五大中轉基地,與100多個國家及地區約600個港口開展貿易運輸往來。

  走活整盤棋,精明的浙江人很會舉一反三。“三位一體”的港航物流服務體系,將徹底改變“酒肉穿腸過”的窘境。

  何為“三位一體”?就是以港口為依託,構建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海陸聯動集疏運網絡、金融和信息支撐系統。

  寧波北侖區區長華偉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寧波港‘三位一體’物流服務體系建成,可使港口效益增長數倍。拿正在建設的鋼材交易市場和煤炭交易市場來説,以前,每年頂多只能收到10多億元裝卸費,而原地交易後,每年的銷售收入將超過200億元。”

  不獨是寧波和舟山,浙江沿海各地都在搶下“海陸聯動”這盤大棋。

  站在慈溪橋頭,杭州灣跨海大橋猶如一彎長虹,直指大海,消失在遠處的霧靄之中。過去,眾多的海島猶如散落的珍珠一個個孤懸在大海中。海天蒼茫,隔斷了交通,也阻斷了經濟發展。而今,一座座大橋,將這些珍珠串了起來。

  自杭州灣跨海大橋落成後,岑港大橋、響礁門大橋、桃夭門大橋、西堠門大橋、金塘大橋相繼落成。對於舟山人來説,2009年12月25日這一天,會永遠銘刻在記憶裏——五座“連島大橋”的貫通,意味著海島舟山孤立千萬年之後,終於“登陸”了,舟山各個海島上的居民,從此渡海不用舟,天塹自此變通途!

  而紹嘉跨海大橋建設工地上,腳手架林立,機器日夜轟鳴。這座大橋貫通,紹興濱海工業園區、袍江工業區、上虞杭州灣新區,將升級為一個新的發展大平臺……

  大橋是臍帶,讓浙江的海島連接著母體,從此有了依靠;大橋是粘合劑,讓浙江與滬蘇閩皖贛成為一個經濟發展共同體,浙江發展的腹地陡然增大。

  一句話:橋,讓浙江“以海引陸、以陸促海、海陸聯動”成為必然。大橋時代,長三角人流、物流、信息流匯聚流通加快,在經濟社會更加開放背景下,浙江的戰略空間、戰略資源將發生重大變化。大橋不是一個僅局限于經濟發展的戰略概念,而是一個涵蓋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綜合發展的戰略概念,將促進浙江經濟、社會、文化建設全面發展。

  有專家預言:大橋更像一根弦線,將使浙江這只風箏,起飛、高升。

  優化經濟佈局,打造新興産業,轉型升級增添海洋動力

  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經濟一直保持高速增長,“十一五”浙江全省GDP平均增速達11.8%。如何讓發展的勢頭不衰?

  浙江從優化海洋經濟佈局著手。“一核兩翼三圈九區多島”新格局是主要的手筆。

  “一核”,即寧波—舟山港海域、海島及其依託城市。港域南部重點發展集裝箱現代物流,港域北部區域重點完善海進江系統。

  “兩翼”,即以環杭州灣産業帶以及其近岸海域為北翼,以溫臺沿海産業帶及其近帶海域為南翼。根據各海域的自然條件和海洋經濟發展需要,合理確定各海域的基本功能。

  “三圈”,即杭州、寧波、溫州三大沿海都市圈,作為海洋經濟轉型升級的主依託,加強海洋基礎研究、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等,加強海洋高技術産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

  “九區”,即重點建設杭州大江東、杭州城西科創、寧波杭州灣、寧波梅山物流、嘉興現代服務業、紹興濱海、舟山海洋、台州灣循環經濟、溫州甌江口等九大産業集聚區。

  “多島”,即重點開發梅山、六橫、金塘、普陀山(朱家尖、桃花島)、洋山、南田、頭門、大陳、大小門、南麂等重要海島。

  新格局將成為浙江新的增長極。常務副省長陳敏爾告訴記者,到2015年,這一區域內GDP將突破2.6萬億元,佔全省的3/4,人均GDP達8.6萬元;海洋生産總值接近7000億元,三次産業結構為6:41:53,佔全國海洋經濟比重提高到15%。

  陳敏爾自豪地説:“屆時,浙江將基本實現海洋經濟強省目標。”

  藍圖固然美好,要把藍圖變成現實,還要有能換來真金白銀的産業去支撐。浙江把目光投向新興産業。

  被海上“第一縷陽光”照射而聞名的溫嶺,如今又添了新的亮麗風景:在東海塘圍墾區漫長的海岸線上,20多臺白色的巨型風力發電機一線排開,在海風的吹拂下輕輕轉動。

  東海塘風電場首批安裝的20台風電機單機容量2兆瓦,是目前國內單機容量最大的風力發電機。自去年2月投運發電以來,平均每天發電量保持在20萬千瓦時,一年發電7000多萬千瓦時,可供4萬多戶家庭用電。

  而已投入運營的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總裝機容量為3900千瓦,是僅次於法國郎斯和加拿大安娜波利斯的世界第三大潮汐能雙向發電站。這座電站建成投入運行以來,利用潮汐能已發電1.6億多千瓦時,成為我國利用海洋新能源的典範。

  台州市委書記陳鐵雄告訴記者,台州已初步形成潮汐能、風能、核能、生物質能、太陽能應用等新能源産業基礎。有了這個基礎,台州今後發展便有了“底氣”。

  記者從浙江能源局獲悉,目前,浙江省已建、在建風電總裝機容量為28.56萬千瓦。下一步,浙江將按照海上風場分佈特點,劃分杭州灣海域、舟山東部海域、寧波象山海域、台州海域以及溫州海域5個百萬千瓦海上風電基地。至2020年,浙江省陸上風電場總裝機容量將達8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總裝機容量為400萬千瓦。

  “不僅要充分利用海洋資源,還要化資源優勢為産業優勢,從而帶動海洋經濟轉型升級。”浙江省委副書記夏寶龍這樣認為。確實,開發風電帶來的連鎖效益已顯現出來,大批民間資本“追風”進入風電領域,一批新的風電設備製造企業在浙江快速成長。專家測算,今後幾年內,浙江海上風電投資額在800億元至1000億元之間。按照設備直接投資帶動系數4倍計算,帶來風電設備製造業近2000億元左右的産業規模;同時,還會帶動相關産業1500億元左右。

  過去,缺油少電曾制約著浙江經濟發展,有了這些強勁的海洋動力,浙江經濟能飛多遠?人們充滿著期待!

  拉長科技“短腿”,海洋産業鏈向精深拓展

  海洋産業分為臨海臨港産業和核心産業兩大類。衡量一個地區海洋經濟水平高低,是不是擁有核心産業,是一個主要考量標準。

  長期以來,浙江臨海臨港産業比重過大,而核心産業的發展卻舉步維艱,尤其是戰略性的核心産業的發展還遠遠不夠。核心産業滯後,科技貢獻率不高是主要因素。

  浙江要提高海洋經濟發展水平,就必須加快速度拉長科技這條“短腿”。

  不甘人後的浙江人已開始竭盡全力去拉長這條“短腿”。浙江的目標是,到2015年,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佔海洋生産總值將提高到30%以上。

  新興産業,浙江瞄準了海洋生物醫藥、海水利用、海洋科教服務、深海資源勘探開發等領域。

  許多工作已經破題。寧波已形成海洋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體系。這個體系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涉海專業、重點實驗室,以及企業研發中心等為主體,擁有海洋與漁業領域重點實驗室9家,國家級企業工程技術中心1家,省級、市級企業工程技術中心7家,從事海洋科技工作人員已達20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佔總人數的15%以上。

  而科技轉化成生産力的各種舉措,也有聲有色。一批海水淡化、水産品精深加工等高科技新興産業開始涌現。嵊泗海水淡化産量已佔全縣供水量的74%。除此之外,舟山市還有數個海水淡化項目正在籌建,建成後每天的産水量可達5萬噸。

  冒著凜冽寒風,記者再次來到位於慈溪市境內的杭州灣新區。新區管委會主任助理王程博士告訴記者,目前所有進區的企業,均是科技含量高、技術先進、符合生産力發展方向、對全市海洋經濟發展和産業升級有較強帶動作用的企業。目前已累計引進美國庫柏、韓國SK、日本島津、德國博世等優質項目270多個,總投資逾400億元,其中,世界500強企業4家。

  科技助推,帶來的作用不言而喻。寧海縣,通過推廣“微生物製劑調節水質”技術,水産品産值比上年增長了近10個百分點;象山縣,通過推廣“藻類光合作用産生氧氣”這項技術,池塘養殖增效30%;浙江造船有限公司投資14億元,建成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海洋工程船生産線,可同時建造8艘海洋工程船,海洋工程類船舶訂單量居全球第一,佔總量35%;新樂造船廠真正實現了船舶駕駛的自動化,迅速打入歐洲市場。

  粗放式海洋漁業經濟模式在浙江已開始改觀,海洋經濟正向精深加工拓展。記者在象山縣石浦南方水産公司看到,原本是廢料的魚骨,加工成松脆美味的休閒小食,售價高達每公斤91元。舟山“海氏”水産品加工車間,加工的産品每噸可賺1000多美元。專家認為:“這裡的設備和産品,一點也不比日本差。”

  長期以來,“靠海吃海”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現在浙江人提出了“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新理念。象山縣漁老大們自發發出保護海洋倡議,成立了我國第一個專事海洋保護的民間組織——中國漁民“藍色保護志願者”行動委員會。漁民自覺休漁,提早休漁,出海時不向海洋傾倒廢油廢物,自帶垃圾袋回收出海垃圾。

  各地漁政部門還推出了“修復海洋生態工程”——一尾尾大黃魚、黑鯛、梭魚、黃姑魚被人工投放進大海。去年一年,寧波漁政部門就放流魚(貝、蝦、蟹)種近16億尾(只),投入資金超2000萬元。

  創新機制,各界協力耕海牧魚

  浙江海洋經濟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省委書記趙洪祝看到的更多是差距:“浙江海洋經濟總量、佔GDP比重與海洋資源優勢還不相稱,與先進省相比還有差距。海洋高新技術産業和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海洋油氣開發尚為空白,水質、大氣等污染防治和沿海防災減災任務較為嚴峻……”

  有了這種高標準的要求,浙江追趕“標兵”的步伐自然會邁得更快。調動一切力量去耕海牧魚,浙江各界攜手給力——過去,海洋開發,對民營企業設有許多禁區;現在,除了政府全力向海洋進擊外,浙江還創新機制,鼓勵民營經濟公平參與海洋開發。

  為了營造民營經濟參與海洋開發良好環境,浙江省大力清理不利於民營經濟參與海洋開發的各種障礙,破除市場準入中的“玻璃門”。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港口物流、戰略物資儲運、船舶、石化、海洋裝備等産業;民營企業若進軍海洋教育、海洋科研領域,將和國有企業享受同等優惠待遇;而灘塗、海島、海洋能等領域開發,民營企業同樣可以自由進入……

  “爭舞潮頭意氣豪”。有了各界的齊心協力,善於抓商機、勇於搏浪弄潮的浙江人,註定會挺立在海洋經濟發展的潮頭!(人民日報)

  高水平建設海洋經濟強省——訪浙江省省長呂祖善

  浙江已被國家列為海洋經濟發展試點省。在1月下旬浙江省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上通過的《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海洋經濟列為戰略重點和熱點。為此記者採訪了浙江省省長呂祖善。

  記者:呂省長,在剛閉幕的人大會議上,海洋經濟成為浙江經濟轉型升級發展的重點,您對發展海洋經濟有哪些看法?浙江有哪些資源優勢?

  呂祖善:海洋強則國家強,海洋興則民族興。21世紀是海洋世紀,開發利用海洋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大趨勢。浙江地域狹小,資源匱乏。浙江已成為經濟大省,但土地、水、環境等資源容量卻十分有限,下一個30年如何發展?在大力改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快轉型升級的同時,需把眼光投向海洋。作為海洋資源大省,浙江規劃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線506公里,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島2878個,均為全國第一;舟山漁場是全球四大漁場之一,可捕撈量全國第一;潮汐能、波浪能、洋流能、溫差能豐富,可開發的海洋能居全國首位,東海石油資源也主要分佈在浙江海域,發展海洋經濟潛力巨大。

  記者:浙江發展海洋經濟歷程如何?發展現狀怎樣?

  呂祖善:浙江省歷屆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視海洋經濟發展。1993年全省第一次海洋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建設海洋經濟大省,2003年第三次會議上進一步提出要建設海洋經濟強省。堅持科學看海、科學謀海、科學用海、科學興海、科學管海,浙江海洋經濟發展迅速,海洋生産總值從2006年的1846億元增加到2009年的3002億元,約佔全國海洋經濟總量的1/10,並在港航物流服務業、船舶工業、海水利用業等領域處於全國前列。其中,2010年寧波—舟山港已成為全球最大綜合港、第六大集裝箱幹線港,在全球沿海港口體系中的戰略地位不斷提升。

  浙江已基本建成海洋經濟大省,但離強省還有較大距離,一是海洋生産總值約為廣東、山東、上海的1/2,與海洋資源大省地位還不符;二是海洋産業結構還不健全,海洋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相對不足;三是與山東、上海等省市相比,浙江海洋科技實力較弱,人才還較少;四是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近年來有所改善,但形勢仍然嚴峻。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

  記者:浙江海洋經濟發展戰略定位及目標是如何確定的?

  呂祖善:這次浙江省人大會議剛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對海洋經濟發展單列一章來全面、系統闡述,這充分表達了我省發展海洋經濟的堅強決心與信心。為響應國家戰略需要,發揮浙江特色優勢,我們設想經過今後一個時期的努力,把浙江建設成我國大宗商品國際物流中心、海洋海島開發開放改革示範區、現代海洋産業發展示範區、海陸協調發展示範區、海洋生態文明與清潔能源示範區。爭取到2015年,全省海洋生産總值接近7000億元,佔全國海洋經濟比重提高到15%,海洋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佔30%以上,科技貢獻率達70%以上,海洋經濟綜合實力、輻射帶動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居全國前列,在全國地位進一步提升,基本建成海洋經濟強省。

  記者:浙江提出要建設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請問在空間佈局上有哪些構想?

  呂祖善:在空間佈局上,我們計劃將杭州、寧波、溫州、嘉興、紹興、舟山、台州7個市47個縣(市、區)納入全省海洋經濟發展試點範圍,著力構建“一核兩翼三圈九區多島”的總體佈局。其中,“一核”指以寧波—舟山港海域、海島及其依託城市為核心區,促進寧波、舟山區域統籌聯動發展,打造我國海洋經濟參與國際競爭和保障國家經濟安全的戰略高地;“兩翼”指以環杭州灣産業帶及其近岸海域為北翼,加強與上海國際金融和航運中心接軌,以溫臺沿海産業帶及其近岸海域為南翼,加強與海峽西岸經濟區接軌;“三圈”指杭州、寧波、溫州三大都市圈,優先發展海洋戰略性新興産業,不斷增強區域集聚輻射;“九區”指沿海九大産業集聚區,積極成為海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城市新區培育的主載體;“多島”指梅山、六橫、金塘、普陀山(朱家尖)、洋山、南田、頭門、大陳、大小門、南麂等重要海島,突出島嶼特色開發,努力成為我國海洋開發開放的先導區。

  記者:這次浙江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經濟強省,有哪些重點和亮點?

  呂祖善:我認為海洋經濟強省不僅要體現在經濟總量上要有大增加,更要體現在經濟素質上要有大提升,要高水平建設。為此,要突出抓好三大重點和亮點,一是打造“三位一體”港航物流服務體系。豐富的深水岸線資源,加上處於我國T字型經濟帶核心區的戰略區位,是浙江建設海洋經濟強省,服務全國的最大資源優勢。為此,構建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海陸聯動集疏運網絡、金融和信息支撐系統“三位一體”港航物流服務體系,高水平建設我國大宗商品國際物流中心和“集散並重”的樞紐港,加快港航強省建設,是浙江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的戰略動力和路徑。二是加快發展現代海洋産業,重點是扶持發展海洋戰略性新興産業,打造國家級海洋先進裝備業和海洋工程裝備基地、海水淡化技術裝備製造基地、海洋能研究與開發基地、海洋休閒旅遊目的地、大洋勘查技術與深海科學研究開發基地等,同時也要擇優發展新型環保石化、船舶、汽車、造紙、鋼鐵等臨港先進製造業,提升發展現代海洋漁業。三是推進舟山海洋綜合開發試驗區建設。舟山是我國最大的群島市,也是我國大陸唯一直接深入太平洋的戰略要衝,加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此,《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明確提出要建設舟山海洋綜合開發試驗區,將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這次浙江“十二五”規劃明確舟山海洋綜合開發試驗區建設的重點是打造三基地一城市,即大宗商品國際物流基地、現代海洋産業基地、國家級海洋科教基地和群島型花園城市。

  記者:下一步浙江海洋經濟強省建設有哪些舉措?

  呂祖善:去年7月,浙江和山東、廣東一起被列為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試點省,這將極大推動浙江省海洋經濟強省建設。目前,我省正積極向中央申報建設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相關規劃即將由國務院發佈實施。我省也正以此為契機,抓緊準備全省海洋經濟動員大會,全面動員部署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建設的各項任務,配套出臺相關工作實施方案和政策意見,大力推進《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規劃》和省“十二五”規劃落實,積極成為全國海洋開發和海洋經濟發展的戰略高地,為建設海洋強國發揮先行先試示範作用。

  總的看,當前高水平建設浙江海洋經濟強省正面臨十分難得的機遇,也具備非常有利的條件與優勢,當然,還面臨許多困難和問題。但我相信,有黨中央、國務院的關心指導,有國家部委的大力支持,有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在全省各級特別是沿海地區黨委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出色地完成國家賦予我省開展海洋經濟發展試點的各項任務,建成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為全國海洋經濟發展作出新貢獻。(光明日報)

  "中國海洋發展報告2010"發佈 海洋經濟成新熱點

  核心提示

  5月11日,《中國海洋發展報告2010》發佈,《報告》顯示,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我國海洋發展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亟需從國家層面提出新的戰略與對策。

  海洋發展面臨國內、地區和國際壓力

  已初步完成未來十年中國海洋發展的戰略研究報告

  “一直説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現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已經開始,似乎還沒給人這種印象。”參與《報告》編寫的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負責人介紹。

  雖説發展還不盡如人意,但新的壓力卻已到來。《報告》指出,新時期我國海洋發展的環境面臨三個層面的壓力,包括國內、地區和國際,並非關起門自己發展就可以。

  當前,我國大陸東部沿海地區11個省級行政區劃,用約佔全國12.4%的土地面積承載著約佔全國36%的人口。東部沿海地區仍然擔負著拉動全國經濟社會進一步快速發展的重任,也面臨著環境、生態和自然資源的壓力與挑戰。

  區域層面上,我國海洋的發展與周邊海洋的政治、經濟、環境和生態等方面聯絡緊密。與海上周邊地區既存在經濟依存度增大、利於海上局勢穩定,同時也面臨一些周邊國家爭奪海洋權益和外部勢力介入的挑戰,周邊海洋開發活動所引發的環境和資源保護問題凸顯。全球範圍內海洋發展的趨勢則是,遏制海洋資源衰竭和生態健康狀況惡化,開拓海洋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這必然導致在國家層面上需要實現以生態系統為基礎的海洋和海岸帶管理。

  據國家海洋局局長孫志輝透露,目前國家海洋局已初步完成了未來十年中國海洋發展的戰略研究報告,提出要科學開發海洋資源,積極開拓海洋發展新空間,切實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健康。

  沿海海岸線大規模人工化

  我國已成為能製造深潛器的少數國家之一

  “當前海洋最大的熱點應是海洋經濟。”《報告》編委之一、國家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研究員劉容子説,雖形勢一片大好,但憂患也非常明顯。

  《報告》一連串數字顯示,我國海洋經濟繼續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和亮點:2009年海洋生産總值躍升為31964億元,2001年至2009年海洋生産總值年均增長率為16.12%,遠遠高出同期國民生産總值的平均增長率。

  海洋經濟活動內容擴展、空間擴大的同時,發展似乎也有點失控。“沿海海岸線大規模人工化,自然海岸消失得非常快。”劉容子剛剛去過渤海,發現“渤海幾乎已無魚可捕,最大的舟山傳統漁場也是風光不再。”

  《報告》顯示,在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目前我國海洋特別保護區建設的速度明顯加快,最近兩年新建了超過10處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但同時,陸續獲批的沿海開發戰略將帶來新一輪的海洋和海洋帶開發熱潮,使近岸海洋生態環境面臨新的壓力。

  海洋經濟最大熱點是戰略性新興海洋産業。

  《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在深海技術、海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技術、海洋生物技術等海洋高新技術領域取得了跨越式發展。近年來的發展重點是海洋生物技術、新能源、深海資源的勘探和開發、船舶製造的尖端技術等。在深海資源開發技術與裝備方面,我國已成為世界上能製造深潛器的少數國家之一。

  海洋權益維護和戰略利益拓展正紮實推進

  已向聯合國提交“中國關於200海裏外大陸架的初步信息”

  在受人關注的海洋權益維護方面,《報告》也初次對外透露,為有效維護國家海洋權益,我國已在去年5月11日向聯合國提交了“中國關於200海裏外大陸架的初步信息”,向世界鄭重宣示了我國在東海等周邊海域的海洋權利。對日本所提衝之鳥礁劃界案、越南和馬來西亞所提南海劃界案及時採取反制措施。

  同時,《報告》也透露,我國在南海低敏感領域合作成效顯著,同印尼等周邊國家開展多項實質性合作項目,與馬來西亞簽署了政府間海洋科技合作協議,以實際行動維護了我國在南海的權益。

  “這表明我國海洋權益維護和戰略利益拓展正紮實推進。”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專家説,我國海洋權益面臨複雜的形勢,除了島礁主權、海洋劃界、海洋資源爭端以及海洋生態環境問題外,還面臨著海上通道安全和海上恐怖主義等新的挑戰。(人民日報)

  寧波港:集裝箱收穫尚待時日,散雜貨穩健增長

  投資亮點:寧波-舟山港是全國貨物吞吐量第一大港和集裝箱吞吐量的第四大港。佔比較大的集裝箱和散雜貨業務的發展分別反映了長江腹地七省兩市産成品出口和原材料進口的大趨勢。

  集裝箱業務:預計集裝箱業務2011年貢獻全公司37%的分部利潤,而與之相關的綜合物流業務亦貢獻16%的分部利潤。

  我們預測公司集裝箱吞吐量增速會顯著高於全國水平,預測2010-2012年箱量增速分別為34%/18%/14%,但是箱量高增長來自於新碼頭的不斷投産。因此集裝箱碼頭的毛利潤率逐年下滑,板塊的盈利增速低於箱量增速,我們預測集裝箱業務的分部利潤增速在2010-2012年分別為25%/15%/6%,逐年降低。公司集裝箱業務的利潤率水平在2013年見底,2014年起有望迎來收穫期逐年回升。

  散雜貨業務:預計2011年鐵礦石、原油等散雜貨單元合計貢獻全公司分部利潤總額的47%。從成長前景來看,我們預計未來長江流域的礦石需求、浙江省的煤炭需求增長基本與全國同步。不過上市公司的泊位主要位於寧波港區,該港區歷史上的散雜貨增速慢於以貨主泊位為主的舟山港區,因此我們判斷公司散雜貨盈利增長以平穩為主,2010-2012年增速為17%/12%/9%。

  財務預測:2010-2012年間,我們假設公司集裝箱吐量同比增速為34%、18%和14%,鐵礦石吞吐量同比增速為24%、11%和7%。在此假設下2010-2012年公司每股盈利為0.18元、0.21元和0.23元,對應26%、15%和9%的業績增速。

  估值與建議:公司目前股價對應2011年市盈率16x,處於板塊中端,考慮到未來三年産能擴張帶來的成本壓力,以及較低的業績彈性,我們首次關注給予“中性”評級。但每月集裝箱量數據超預期會帶來交易機會。我們按照DCF估值予以3.75元的合理估值。

  風險:海外經濟和國內投資增速放緩;集裝箱費率提升的預期落空;周邊散雜貨港口擴張提速導致寧波港散雜貨吞吐量出現分流。(中金公司)

  中遠航運:高成長開始起步

  事項:

  近日,我們走訪了中遠航運,與公司高管及業務人員進行了溝通。

  平安觀點:

  1、公司發展目標是做全球最大的特種船運營商。在航線上開發方面,力爭形成全球化的航線網絡,同時加強主要航線網絡的攬貨能力,受益於攬貨能力的增強,公司“回程貨”盈利能力得到明顯改善;在船隊建設方面,形成從1萬-5萬載重噸船舶的全系列的特種船隊,爭取在多用途船、重吊船、半潛船等不同的細分市場都能夠做到前三名;在客戶發展方面,公司以搶佔市場份額為目標,一方面緊緊抓住未來有前途的中國出口企業,另一方面積極拓展日韓市場。

  2、公司在戰略上抓住了發展的機遇。造船市場不景氣給公司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2010年公司在船價低谷的時候簽訂了18艘船舶的造船訂單,目前公司已經擁有24艘船舶訂單,預計公司還會有新的造船計劃。公司原有老舊船舶較多,老舊船舶盈利能力普遍不強,通過此次大規模造船,公司趁機淘汰落後産能,實現了船隊的更新改造,為新一輪海運景氣週期的到來做好準備。

  3、中國機械裝備製造業出口的快速增長將推動公司業績持續高增長。在中國經濟産業升級的大背景下,未來中國機械裝備製造業出口有望實現爆髮式增長,受益於此,公司業績也有望實現持續高增長。我們認為,公司的利潤未來5年可以實現50%的高複合增長率。

  4、近期中東動蕩局勢對公司影響不大。最近中東動蕩局勢導致一些工程項目處於停滯狀態,國際油價也出現大幅飆升,給公司的成本也造成一定壓力。我們認為,中東動蕩局勢對公司影響不大。一方面,中東局勢的動蕩是暫時的,一旦形勢穩定,油價也會穩定下來;另一方面,運輸貨量充足,公司會通過調整航線挂靠港口,保證船舶利用效率,少數地區的不穩定不影響公司業務的正常運營。

  5、首次給予“強烈推薦”評級。預計公司2010、2011、2012年歸屬於母公司凈利潤為3.49億元、5.75億元和9.15億元。2011、2012年EPS為0.34元和0.54元,考慮到公司的高成長性,我們給予公司2011年50倍PE,目標價為17元,首次給予公司“強烈推薦”的評級。(平安證券)

  中國重工:海洋經濟大時代

  全球已進入海洋經濟大時代。海洋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全球海洋僅天然氣儲備就達140 萬億立方米,而海水溫差能、鹽差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流量能等都是取之不盡的綠色能量。海底多金屬結核資源為代表的海洋新能源,儲量更是巨大。海水淡化也是人類飲用水的重要組成部分,解決了1/5 的人口供水問題。在陸地資源匱乏和環境污染嚴重的背景下,海洋經濟是全球社會謀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我國新興海洋産業進入加速發展階段。據統計,2009 年我國海水綜合利用、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醫藥等新型海洋産業的産值同比分別增長18.6%、25.2%、12.6%,增速較快,但總量佔比尚不足海洋經濟總産值的的2%,未來發展空間巨大。而今年以來,無論是我國在南海權益問題上的堅定立場、胡錦濤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表態、“蛟龍號”深海載人潛水器的成功、還是有媒體稱國家將把海洋産業“擴編”至新興戰略産業之列,這些都説明我國對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視程度已上了一個新臺階,新興海洋産業進入了加速發展階段。

  發展海洋經濟我國還需要強大的海軍。我國海疆遼闊,資源豐富。僅在南沙海域就發現了320 到430 億噸的油氣資源。但是目前,美國日益加大在中國南海、東海和黃海的戰略介入,謀求形成對中國的海洋戰略包圍和牽制,另一方面,海洋鄰國也在不斷加強與中國爭奪海洋權益,這成為阻礙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的最大瓶頸。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一支強大的藍水艦隊。未來,中國海軍將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

  中國重工是我國海洋經濟大發展中的龍頭。本次注入的大船重工和渤海重工是我國定點核心軍用艦艇研製企業,在海軍大發展中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而通過400 英尺自升式鑽井平臺等項目的研製開發,中國重工確立了國內海工龍頭地位。待大連海工基地全部建成後,年均産值可達80 億至100 億元。另外,以風電安裝船,風電齒輪箱為代表,公司是我國極少數具備海上風電産業鏈製造技術,並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企業。而以725 所下屬的青島雙瑞、廈門雙瑞、洛陽七維和山船重工為代表,公司在海水處理、海水淡化、海洋新材料等領域擁有領先技術和豐富的工程經驗。伴隨海洋經濟大發展,公司軍工、海洋工程、新能源業務將進入發展的快車道,並將在“十二五”期間成為公司的支柱業務。

  鋻於公司在海洋經濟大時代中的發展前景,以2011 年0.59 元EPS 為基礎,給予公司20 倍的估值和11.8 元的目標價,維持買入評級。

  寧波海運:運價提升帶來業績改善

  運價提升符合預期

  公司運價提升幅度符合預期,與國內沿海幹散貨市場狀況和同業合同情況基本吻合,運量有所提升,合同運量提升8.8%,與公司運力提升相匹配,去年公司增加了運力8.4 萬噸,今年初再增加了4.3 萬噸。

  公路業務仍不理想

  去年公司水運業務仍有26.4%毛利水平,實現利潤總額1.24 億,而公路業務仍然低於預期,虧損了1.21 億,給業績帶來較大拖累。

  能否扭虧仍然取決於公路的車流增長情況,預計短期內扭虧仍有難度。

  盈利預測和投資評級

  在航運好轉和公路減虧下,公司業績將出現穩步恢復,但目前股價仍沒有吸引力,半年內繼續維持中性投資評級。中長期看,沿海電煤運輸的相關電廠、碼頭在目前船價處於地位的階段強勢介入這塊仍然具有較好回報的行業,將對現有運輸企業帶來較大壓力。(中信建投)

  飛馬國際:供應鏈管理服務跨界發展

  貿易執行業務進入能源行業。公司2010年初正式開展能源品的貿易執行業務。具體業務流程是根據電廠、鋼廠的實際需求採購煤炭和鐵礦石等,通過公司掌握的物流網絡配送到客戶手中;採取“形式買斷”的方式,但是通過合同對採購、銷售價格和途中的運輸成本進行約定,從而實現毛利率的鎖定。煤炭方面的貿易執行業務主要分為動力煤和焦煤兩塊,上遊是東南亞動力煤、蒙古國焦煤和國內動力煤,下游客戶主要有大唐等國有大型發電集團和河北一帶的鋼廠。鐵礦石方面,公司也是從蒙古國進口,再運至河北一帶的鋼廠。隨著我國對進口資源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和蒙古國資源品産量和交通設施的改善,公司的這一業務將保持強勁的增長趨勢。

  能源業務將成為最大增長亮點。我們預計,2010-2012年煤炭的業務量分別為300、500和700萬噸,焦煤、動力煤、鐵礦石和IT的貿易執行毛利率分別為6%、3%、4%和3%。由於能源業務的開展,貿易執行業務的營業收入在2010年將出現大幅度增長、質的飛躍,從5億元上升至將近50億元;2011-2012年,仍將實現40%以上的高速複合增長率;毛利率從以前IT業的僅3%左右也將逐步提升至4.5%以上。2010年進入能源行業將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新起點。

  資金流收益有賴匯率波動。隨著公司業務量規模的快速擴張和資金流的不斷增長,通過無風險套利取得的資金流管理收益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按保守的20億元質押借款餘額、0.8%的套保收益計算,公司一年因衍生品套保而産生的實際收益將達到1600萬元,貢獻EPS0.08元。

  首次給予買入評級,目標價20元。在不考慮套利收益的情況下,我們對公司2010-2012年的每股盈利預測為0.52、0.72和1.02遠。公司的PE和PEG均低於物流行業平均水平,具有一定估值優勢。基於公司良好的成長性和目前偏低的股價,我們首次給予公司“買入”的投資評級,年內目標價為20元、即2011年28倍PE。(申銀萬國)

  中集集團 (000039): 資産注入預期 手握鉅額訂單

  目前持有煙臺萊佛士17.86%的權益,進入海洋工程領域,未來仍有進一步收購的可能。2009 年11 月公司公告,其子公司Bright Day Limited將要約收購煙臺萊佛士,最多可以收購的煙臺萊佛士股份發行在外股份的44.79%.收購完成後,公司將合計持股最多達63.19%.總部位於新加坡的煙臺萊佛士2006 年5 月于挪威奧斯陸證券交易所以場外交易的形式上市。主要專注于自升式鑽井平臺、半潛式鑽井平臺、FPSO、FSO、平臺供應船、鋪管船、豪華遊艇及其他工程設施的建造。目前,煙臺萊福士海工裝備的手持訂單價值20 億美元。

  振華重工 (600320):具有大單概念 前景看好

  2009 年5 月由振華港機更名為振華重工,大力發展海工裝備業務。公司目前做的有三大類海工項目,分別為海洋工程船、採油或勘探平臺、高技術海工配件。預計到2010 年底將投入150 億元拓展海洋工程項目。2009 年7 月,公司與西班牙ADHK 公司簽訂了總價值為22 億美元的海工産品供貨合同,包括10 臺海上自升式鑽井平臺、7 臺陸地鑽機、2 艘浮吊等項目。這是公司也是上海市裝備製造業當前最大的一個出口合同。

  廣船國際(600685):毛利率上升 推薦

  1. 業績略高於預期,上半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29 億元,同比下降7.68%;實現營業利潤3.11 億元,同比增長5.5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41 億元,同比增長41.2%;實現每股收益0.69 元,略高於預期。

  2. 産品補貼收入大幅增長是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上半年公司收到政府補助,包括産品補貼、新産品補貼等共計9,118 萬元,較去年同期82 萬元的政府補助大幅提升,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

  3. 造船業務收入下降,毛利率略有提升,上半年公司造船業務收入為人民幣22.4 億元,同比下降6.3%,主要是因為造船物量同比下降,使得按完工百分比結轉營業收入減少;毛利率為14.52%,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6 個百分點,主要受益於鋼材價格處於低位。

  4. 機電産品業務收入實現增長,上半年公司機電産品實現收入1.61 億元,同比增加27%,主要是受益於上半年剪壓床及電梯産品市場好轉;鋼結構業務收入為6,072 萬元,同比下降64.4%,主要是因為業務訂單不足,鋼結構業務毛利率為16.63%,得益於鋼材成本下降,毛利同比大幅提高7.3 個百分點。

  5.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預計公司2010、2011 年每股收益分別為1.20元、1.16 元,當前股價下,對應2010 年、2011 年動態市盈率水平分為16.7、17.3 倍,給予公司"推薦"的投資評級。

  寧波韻升:欲複製寧波銀行故事

  此次收購不會影響公司主營業務發展:此次投資1.57億元,僅佔公司凈資産9.67%,並且公司現金充足,原材料庫存充足,還有超過3個億的應收賬款,現金流非常健康。我們認為公司此次投資不會影響公司主營業務發展。

  欲複製成功投資寧波銀行故事:當年公司憑藉獨到的眼光,在寧波銀行上市前,公司以約0.61億元收購寧波銀行6084萬股,佔當時寧波銀行總股本2.97%,2009年公司以約6.65億元出售所持寧波銀行股權,投資收益率超過900%。目前大連銀行也在申請上市,公司在此時收購大連銀行股份,明顯想複製成功投資寧波銀行故事。我們認為憑藉成功投資寧波銀行的經驗,公司此次投資大連銀行獲得成功是大概率事件。

  子公司上海電驅動大大提升公司投資價值:以2015年新能源電動車銷量和上海電驅動所佔市場份額為變量,對上海電驅動未來增厚公司股價做敏感性分析,得出當2015年中國新能源電動車銷量為75萬輛,上海電驅動市場份額為35%時,相當於給公司股價增厚46元。隨著十二五規劃的出臺,中國政府推進新能源電動車的力度明顯加大,未來有很大可能超出預期。

  公司主營業務將穩定增長:新能源電動車市場啟動+全球風電裝機容量快速增長+國外釹鐵硼永磁磁體採購向國內轉移,都給公司釹鐵硼永磁業務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間。目前公司燒結釹鐵硼産能為5000噸,其中2000噸在內蒙古;粘結釹鐵硼産能為500~1000噸。燒結釹鐵硼磁能積更高,粘結釹鐵硼工藝更簡單,但對模具求更高,目前達到滿産,供不應求,保守估計未來約每年擴産25%。

  我們預測公司2010~2012年EPS分別為0.60、0.81、1.03元。我們給予公司推薦的投資評級,以2011年40倍PE計算,未來6-12月的目標價格為32.4元。(中投證券)

  海越股份:主業轉型初露端倪

  我們重估海越股份現有資産價值達到34.23億元,與目前39億的市值相比,公司股價具有較高的安全邊際。公司當前主要業務為油氣銷售、房地産投資和股權投資。

  資産重估價值仍然具有上升空間。油氣銷售業務盈利穩定,但隨著原油價格上漲和土地增值,現有加油站資産仍然具有潛在升值空間。公司創投業務投資回報率也更可能超過我們的謹慎預期。

  中短期盈利能力提高將來自於地産和創投項目進入投資回報期。我們預計公司地産投資項目環球中心和海越大廈將於2010年逐漸進入投資回報期。

  前期投資的創投項目也將在未來3-5年公司逐漸進入投資回報期,參股的北辰實業和浙富股份已經上市,參股的貝因美已經在證監會預披露。

  公司進入石化行業發展的方向初露端倪,主業轉型之路即將開始。2010年12月31日公司公告:公司2010年12月29日與寧波經濟開發區簽訂《投資協議書》,同意徵用凈地1200畝,用於生産區建設,投資138萬噸的LPG深加工項目,項目初始註冊資本10億元。我們判斷這項投資將拉開海越股份“十二五”發展的序幕。

  大型石化項目投資回報率較好、建設週期較長。LPG可以生成乙烯、丙烯、苯、碳四等初級原料,繼續深加工至MTBE、聚乙烯、環氧丙烷、聚丙烯、聚苯乙烯等石化産品。我們預計138萬噸LPG深加工産品投資將達到100億元以上。石化項目投資週期通常在3年左右,我們判斷如果各項進展順利、該項目會在2014年開始投産。

  考慮公司未來較好的發展前景,當前股價具有足夠的安全邊際,我們首次給予公司“增持”評級。公司參與的創投項目陸續上市將成為股價的中短期刺激因素,我們也將密切關注LPG深加工項目建設進程。

  風險提示:石油價格下跌;石化項目建設緩慢;股票市場下跌。(華泰聯合證券)

  金鷹股份:擁有獨特盈利模式的行業龍頭靜待騰飛

  公司擁有將紡織機械與紡織工藝結合的獨特的産業鏈配套優勢,並且是國內唯一具有從原料種植、成套麻紡機械製造、麻紡織品生産的亞麻産業鏈最長的行業壟斷龍頭企業。獨特的盈利模式使得公司在A股市場具有稀缺性,對於稀缺資源理應給予溢價,我們首次給予公司強烈推薦的投資評級。(招商證券)

  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規劃獲批 受益股

  代碼 名稱 市盈(動) 流通股本

  600683 京投銀泰 37.25 42337.76

  002061 江山化工 44.99 13998

  600387 海越股份 61.31 38551.5

  600671 天目藥業 --- 12172.04

  002236 大華股份 57.49 4861.75

  002131 利歐股份 61.9 14529.51

  600232 金鷹股份 340.81 36471.85

  002332 仙琚制藥 53.63 19994.05

  600120 浙江東方 38.15 50547.33

  600130 ST波導 89.78 76800

  300113 順網科技 103.54 1500

  002062 宏潤建設 24.81 14626.57

  300111 向日葵 61.03 5100

  600537 海通集團 --- 23003.4

  600668 尖峰集團 75.55 34372.41

  600580 臥龍電氣 38.63 42894.21

  600521 華海藥業 60.41 44883.94

  600366 寧波韻升 43.99 39576.75

  600768 寧波富邦 141.91 11446.26

  002532 新界泵業 54.25 1600

  002203 海亮股份 36.99 36462.96

  600208 新湖中寶 37.05 513215

  601877 正泰電器 29.02 29068.06

  002515 金字火腿 73.07 1480

  600572 康恩貝 38.9 25805.83

  002508 老闆電器 45.38 4000

  002284 亞太股份 39.72 6566.39

  600796 錢江生化 48.89 27400.19

  002244 濱江集團 25.01 29341.51

  002468 艾迪西 44.35 4000

  002021 中捷股份 61.25 43678.07

  002344 海寧皮城 64.79 8722.2

  002142 寧波銀行 14.73 247430.09

  300020 銀江股份 77.32 9234.08

  002375 亞廈股份 73.59 5300

  002381 雙箭股份 62.71 2000

  002415 海康威視 50.22 5000

  002112 三變科技 32.82 10173.28

  600415 小商品城 49.89 60125.87

  002034 美 欣 達 449.02 8112

  600352 浙江龍盛 22.8 146841.59

  浙江打造三大城市群 欲建長三角國際門戶地區

  中新網杭州3月1日電 (記者 江耘)今天,浙江省舉行城鎮體系規劃新聞發佈會。記者獲悉,該省計劃十年時間打造出三大城市群和四個都市區,欲建成長三角國際門戶地區。

  根據規劃,浙江省到2020年將建成長江三角洲世界級城市群南翼的國際門戶、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先進製造業基地、國際旅遊目的地和區域旅遊集散中心。

  另外,浙江將建設環杭州灣、溫臺沿海和浙中城市群,“三群”是組織浙江省域城鎮空間發展的主體形態。同時還將建設杭州、寧波、溫州以及金華—義烏四個都市區,是長三角地區城市群參與全球競爭的國際門戶地區。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李曉江談到浙江城市發展時表示,杭州離上海近,服務業與上海聯絡密切,同時也是最好的創新基地;寧波和舟山擁有華東惟一的大型島群和優質深水良港;溫州民間資本活躍,是長三角經濟發展的重要活力之一,義烏是世界級城市,這座城市是全球小商品交易網絡的中心。“這些優勢使得浙江在建設好三個城市群之後,將成為長三角城市群躋身世界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李曉江認為,未來長三角城市群將成為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另外,浙江還以嘉興、湖州、紹興、衢州、舟山、台州、麗水等中心城市為核心,建成一批綜合服務能力強和産業集聚度高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並連同周邊城鎮形成特色城鄉網絡發展片區,以促使省域城鎮空間多極化、多樣化發展。

  三大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建設的同時,浙江還將為之配套綜合交通體系。據了解,未來,該省以杭州、寧波、溫州和金華—義烏都市區核心區域為樞紐,建設服務於長三角城市群的區域性骨幹高速公路網。“建成後,將形成杭州到長三角城市群主要城市的1小時鐵路交通圈,建成省內3小時鐵路交通圈。”談月明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