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東京治堵成功的三重啟示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2日 01: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陳英鳳

  據《廣州日報》3月1日報道:1300:523,這是東京人口和汽車保有量的對比數。每2~3人就擁有一輛汽車,人、車數都遠超我國的很多大城市,然而東京卻成全球治堵最成功城市。8:17,這是東京市區30年前推行“治堵”前後的平均行車時速對比。30年間城市急劇膨脹,交通卻提速了一倍有餘。

  縱觀東京治堵經驗,有三方面啟示。

  啟示一:嚴格控制公車數量。

  在東京,政府公車數量之少讓人驚嘆。整個東京都廳有1萬多名公務員,但公務車的數量僅有10輛左右。在東京,在電車或地鐵裏碰到政府官員是很平常的事,因為不管是政府機關還是大公司,基本上不可能給員工提供停車位。以東京都廳為例,只有都知事(相當於中國的市長)這樣的級別才可以配車。絕大部分公務員如果辦公需要開車,一般是先坐地鐵到單位,再去申請開車辦事。公事辦完後將車子開回單位,然後再乘地鐵回家。這種嚴格控制公車數量的做法,一方面減少了公車的支出費用,減輕了城市交通壓力;另一方面,政府部門為緩解城市交通做出了應有的表率。

  與東京相比,國內公車數量之多、費用之大實在驚人,不僅加大行政支出成本,而且加劇交通擁堵。如何學習東京的做法、嚴格公車數量,應當是治堵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啟示二:“限”不如“疏”。

  在東京,居民的汽車擁有量很高,每2~3人就擁有一輛汽車,然而,東京沒有對購買車輛作過限制。回顧30年的治堵之路,東京的成功經驗主要在於“疏”而非“限”。在治理方略上,東京的官員堅持讓民眾成為參與治理的主人翁,調動民眾的積極性,政府儘量不下命令,而是多作規劃和倡導。比如在東京,從幼兒園開始就會向孩子灌輸交通規則,提倡禮讓;即使面對節假日堵車問題,也提倡各公司儘量錯開休假時間,而不下強制性的命令。

  對於民眾來説,“疏”比“限”更容易接受。東京“限”不如“疏”的理念和做法值得決策者深思。

  啟示三:大力發展軌道交通。

  上世紀80年代開始大規模修建的日本軌道交通,是今日東京交通系統最關鍵的基礎。目前,東京都內的主要地鐵和輕軌線路總長320多公里,多達30多條的軌道交通線,在整個東京編織了一張四通八達的軌交網。據統計,目前在東京市民的出行總量中,使用軌交系統的佔86%,遠遠高於紐約的54%、巴黎的37%和倫敦的35%。因此,大力發展軌道交通應該成為我國大城市治堵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