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1日 13: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企業家網
朱大鳴
隨著中東局勢的緊張,國際油價在美元量化寬鬆的背景下,連日暴漲。油價上漲,對於經濟復蘇,是一個打擊,因為油價等基礎成本價格的上漲,會掏空製造業的利潤,對於當前的美國、歐洲和新興經濟體,都是壞事,甚至是災難。
數據顯示,美國人每年消耗約1400億加侖汽油,即便是每加侖汽油零售價格漲30美分,也是不小的數目。原油增加對於成本的增加效應很明顯,現在美國的債務危機,只能靠印刷美元和賴賬來渡過,但是,開動印刷機會給別國帶來災難,也會給自己帶來厄運。特別是油價上漲,讓基礎商品價格暴漲,讓民眾壓力很大。
歐洲和日本還在鬧主權債務危機,油價上漲,也會使得整個歐洲和日本的經濟,被原材料漲價掏空利潤,帶來通脹壓力。新興經濟體也是不妙的,印度越南新加坡泰國等國家,通脹率都很高。
我國的房價上漲壓力和物價上漲壓力都比較大,至於原因,央行副行長易綱分析説,經常項目或貿易順差過大,使得人民幣升值壓力較大,為了保持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央行必須購回美元,從而被迫投放基礎貨幣。較多的貨幣推高了通貨膨脹,進而物價上漲。我們認為,人民幣升值會掏空中國製造,同樣,原材料上漲也會掏空中國製造,而紙幣投放量過多,則會導致財富大轉移和房價物價暴漲。這裡,原有價格上漲,更具有全面性的意義。
此次原油價格上漲誘發物價大漲,和上一輪物價上漲,有著共同的幾粒。2007年到2008年,中國陷入了輸入型和成本推動型的通貨膨脹的泥潭之中。由於原油價格飆漲,一度達到147美元,大量的糧食轉為生物能源,助漲了糧食價格和食品價格,引發了連鎖反應,人們的生活成本不斷提高;油價上漲也導致工業品成本價格上漲,運輸成本也在不斷提高,但是,實體經濟開始萎縮,出現了過剩。這就使得宏觀調控陷入了兩難局面,一方面是資源、能源、資産價格暴漲,一方面是實體經濟萎縮,貨幣政策是寬鬆還是收緊?在2008年9月份之前,我們又是加息又是上調準備金,不但沒有制止成本推動型的通脹,還將實體經濟推向蕭條的邊緣,而金融危機發生後,我們被迫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一年之後,煤荒和電荒以及油價從32美元又暴漲到80美元,房地産等資産又開始考驗貨幣政策鬆緊,但實體經濟還未能真正渡過“過剩”階段。由此看來,能源問題已經危及到整個宏觀政策,挾持了整個經濟,必須要高度重視,才能紓解諸多調控難題。
能源是經濟快車的動力燃料,也是經濟肌體的血液。缺乏了燃料的經濟快車隨時都有急剎車的危險,而一旦血液流動過猛或者過緩都將給經濟肌體以重創。中國是世界第一大能源生産國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卻處處受制於人。比如,中國經濟在世界影響力越來越大,但我們卻沒有石油定價權。我們只能被動接受石油被國際炒家惡炒的價格,一會兒炒到147美元,一會兒又跌到32美元,這樣過山車對中國經濟造成致命的打擊。因此,我們要高度重視原油危機,在國際上爭奪原油價格定價權,最好多搞一些核能和提高原煤的利用率,尋找新能源。
去年,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能源消費大國,中東局勢緊張后,我國現在每天購買原油要比最近一次調價前多花費5000萬-6000萬美元。目前,我國從中東和非洲進口的原油佔到我國原油進口總量的60%左右。去年,我國原油進口2.39億噸,同比增長率17.5%左右,對外依存度接近55%,石油安全形勢進一步加劇。去年我國原油全年平均進口油價為每桶61美元,相當於每天支付4億美元進口原油。如果國際油價上漲10%,就相當於今年每天進口石油需花費5億-6億美元,相比調價前每天多花5000多萬美元。也就是説,如果中國當前成本繼續大漲,那麼,很可能誘發經濟二次探底,同樣,美國和歐洲比中國處境更難,因為他們有著嚴重的債務危機,我們的債務沒有明示,但是,去年徵稅八萬億還很緊張,很多地方通過賣地來填補窟窿,可見我們的債務也可能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