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1日 01: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氣象局局長鄭國光直擊當前氣候熱點
旱情還將持續多久?面對氣候變化對農業日趨加重的影響,“十二五”期間將如何積極應對?人工增雨究竟是福是禍?
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在北京白石橋附近的中國氣象局辦公樓裏,正在為提案忙碌作準備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
記者:近年來,乾旱、暴雨、低溫等極端天氣已成為我國糧食生産恒定的挑戰。特別是“七連增”之後,天氣在糧食生産中所佔的籌碼越來越重,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鄭國光:氣象條件一直是影響我國糧食産量波動的重要因素。近年來,我國平均每年因氣象災害造成的糧食損失已超過500億公斤,其中水旱災害造成的損失達77%以上,尤以乾旱為重。
1983年至2006年,我國平均每年農作物受旱面積2500多萬公頃,佔整個農業受災面積的一半以上。1997年、2000年和2001年等特大乾旱年,旱災造成的糧食損失分別佔當年糧食總産量的9.6%、13.0%、11.8%,對糧食生産造成較大影響。
此外,冷凍害、颱風等都對糧食生産造成重大影響,因氣象災害導致的單種糧食産量波動可達20%左右,嚴重時可達30%以上。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波及範圍廣,影響更趨嚴重,糧食生産面臨更大的威脅和不穩定性。
記者:應該採取哪些措施?
鄭國光:全球氣候變化使得我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綜合能力均面臨較大挑戰。加強薄弱領域基礎建設,提高適應氣候變化的綜合能力迫在眉睫。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農業的脆弱性最大。因此,應當把適應氣候變化作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優先戰略,把促進農業生産和保障糧食安全作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首要任務,著眼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著力增強農業抗禦自然風險能力。
記者:最近,人工影響天氣成為網絡上的熱詞。利用人影作業緩解旱情,效果多大?
鄭國光:科技是手段,但科技也不能神化。人工影響天氣是指合理利用氣候資源,在適當條件下通過人工干預的方式實現增雨(雪)、防雹、消霧、消雲等目的的活動。這其中,“適當條件”尤為重要,需要一定的雲和降水條件,目前還無法做到晴空條件下人工造雨。
根據國內外大量科學試驗長期統計結果表明,人工催化增加的降水量一般為自然降雨量的6%~25%。從國內各地區目前所上報的作業評估效果看,增雨(雪)效果都在此範圍內。
記者:不少人質疑人工增雨(雪)帶來的“後遺症”。它是否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作業是否安全划算?究竟是福還是禍?
鄭國光:這點可以完全放心。中國的人工增雨主要採用的乾冰、液氮、碘化銀等催化劑具有很高的成冰能力。乾冰、液氮汽化後成為二氧化碳和氮氣,它們都是空氣的組成部分,不會造成污染,碘化銀用量極小,也不會造成環境污染。
目前,我國各地從事人工增雨(雪)所使用的大都為從部隊、民航或國內航空公司租用的飛機,增雨火箭彈型號不同,每枚價格為1200~2500元不等,每次天氣過程每個火箭作業點一般使用3~15枚。據統計,我國人工影響天氣的投入産出比為1:30~1:50。
氣象部門將通過加強管理,加強人員培訓,科學設計作業方案等方式,將發生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在未來幾個月,氣象部門將繼續組織安排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抓住一切有利時機開展跨區域飛機與地面立體化人工增雨(雪)作業。(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