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中西部發力綜合保稅區 內陸變身國際港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1日 01: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李秀中

  我國中西部地區綜合保稅區建設已駛入快車道,積極承接國際産業轉移。

  2月25日,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通過國務院聯合驗收組的驗收,即將封關運行。此前的2月14日,國務院正式批復設立的西安綜合保稅區,成為我國第15個綜合保稅區。

  2010年,中西部接連新設三個綜合保稅區,分別為重慶西永綜合保稅區、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和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而此前已經設立的綜合保稅區大多集中在東部。

  不過,相關專家認為,現在設立的綜合保稅區更多是在“先行先試”,問題與機遇同在。

  複製沿海地區經驗

  綜合保稅區集保稅出口、保稅物流、口岸功能于一身,是目前國內功能最全、政策最優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國外貨物入區保稅;國內貨物入區視同出口,實行退稅;保稅區內企業之間的貨物交易不徵增值稅和消費稅。

  國家發改委外經貿所所長張燕生表示,綜合保稅區是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國家希望這些地區成為比較開放,或者是最開放的自由貿易場所。沒有保稅區,進口貨物出了機場就得徵稅,出口貨物出境了才能退稅。

  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表示,綜合保稅區的設立有利於這個地區開展加工貿易,發展外向型經濟。而在中西部地區設立綜保區就是鼓勵內陸地區向外向型經濟發展,承接國際産業轉移,促進中西部地區發展。

  周世儉表示,去年全國實際利用外資中,85%在東部沿海地區,而中西部地區只有15%。但是,中西部地區增長速度非常快,在中西部地區建立綜合保稅區,實際上有利於中西部地區招商引資,這也是東部沿海地區走過的道路。

  以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為例,在建成的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範圍內,已有英特爾、富士康、戴爾、德州儀器、莫仕連接器等20多家企業入駐,投資總額22.3億美元。成都高新區有關負責人表示,這個區域在封關之後,投資的總額基本上會在現在的基礎上翻一番。到2015年,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將形成5000億元産值的IT産業集群。

  綜保區探索中前行

  目前全國有9家已經封關運行。

  不過,張燕生表示,現在設立綜合保稅區很像1980年設立經濟特區的情景。當時,國家給予經濟特區的優惠政策就是先行先試,培育市場經濟體制。而現在綜合保稅區就是要試出一個不走私、規範的、自由參與國際交換的場所,“就看誰能趟出一條道路來”。

  綜合保稅區的前身就是保稅區。張燕生介紹,2003年,全國15個保稅區轉型成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等不同形式,後來又整合成同一種園區,即綜合保稅區。

  上述成都高新區負責人表示,隨著加工貿易業務,特別是內陸的貿易業務逐漸向高新技術企業集中,企業對加工製造、現代物流和國際貿易協調發展的需求不斷增加,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國務院的領導也是要求要整合海關的區域。目前的綜合保稅區作為海關的監管區域全面整合的一個目標,應該説在國家進一步的改革開放中處在一個最前沿。

  張燕生表示,綜合保稅區理想的發展目標就是自由貿易園區,但是現在還沒有做到。什麼叫自由貿易?雖然現在保稅區內進口保稅,出口退稅能做到,但是還涉及到海關、國檢、邊檢,金融、外匯的監管等一系列問題。

  不僅如此,“很多園區的經濟效益、開放效益需要解決。現在任何一個綜合保稅區和中國香港、新加坡還是有明顯的差距。”張燕生表示,現在已經設立的綜合保稅區都在同一起跑線上,沒有一家可以算是成功了,都是試驗的過程中。要做到自由貿易園區,在中國就能實現比較完全的國際化,還需要繼續試驗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