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秦曉:行政手段打壓房價不能長久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28日 18: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早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早報訊 2月23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招商局集團原董事長、博源基金會理事長秦曉在香港接受了《財經》記者的專訪,對高房價和宏觀調控等公眾關心的熱點話題闡述了自己的不同見解。秦曉同時透露,在即將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上,他將提交關於加快利率市場化的提案。

  財經網24日報道了上述消息。

  關於高房價,秦曉認為,有兩個因素造成了高房價:一個是稅收,1993年分稅制後地方事權財權的不匹配,導致地方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必然推高土地價格,房價就便宜不了;另一個因素是流動性過剩。

  秦曉還對當前一些非市場化的做法提出了批評。他認為,有關部門以各種行政手段試圖迫使市場就範的做法,已成為近年宏觀調控的習慣之舉,並有常態化之勢,長此以往,政府轉型更加遙遠。

  “以強硬的行政手段打壓房價,短期內房價可能下降,但是行政手段不能長久,也不可能最終解決住房問題。”秦曉説。

  在秦曉看來,中國過去30年賴以增長的紅利將在未來30年消失,中國經濟再次站在歷史關口,重啟改革進程的時機已經到來。秦曉呼籲,改革政府職能,改變“發展主義政府”的角色;堅持三十年的改革共識,推進市場化改革。

  秦曉現年64歲,去年8月“因年齡原因”卸任招商局集團董事長。

  近兩年來,或親自撰文,或接受訪談,秦曉一直在闡述他的中國現代社會轉型觀: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一直是在追求物質層面的“現代化”,而非價值層面的“現代性”。

  去年,秦曉的兩次演講備受關注。其當時的演講內容與財經網昨日披露的專訪內容頗有重合。

  當年5月9日,在劍橋大學中國同學會論壇上,秦曉發表演講時稱,“我不贊同時下的所謂‘中國模式論’,並對其表現出的民族主義和排斥歐美文明的情緒保持警惕和擔憂。”他説,中國經濟的發展呼喚新的改革議程,在新一輪的經濟改革中應以政府職能轉換為中心,重點推進“要素價格市場化、國家資本社會化、土地收益分配公正化”等。同年7月19日,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畢業典禮上,秦曉發表題為“秉承普世價值,開創中國道路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使命”的演講。認為國企沒有企業家的秦曉表示,中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應有序地、公平地將龐大的國有資産分散到民眾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