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百思買敗在“買斷經營”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28日 07: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晨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在美國,消費者買個電視想貨比三家恐怕要開上幾個小時的車,但在中國,你卻大可以舒舒服服在百思買體驗了最新上市的數碼相機,然後漫步到隔壁的太平洋(601099),用便宜幾百元的價格拿下。

  作為全球最為知名的消費電子零售商,百思買曾經希望以自己的經營理念重塑中國家電市場的面貌,但它還是低估了中國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和本土連鎖商的龐大網絡。“百思買的模式不是不好,只是它還不適合今天的中國。”一位本土家電連鎖商的高層人士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買斷經營”水土不服

  供應商擔心業績下降

  在22日宣佈閉店之後,百思買在上海幾家辦理退款的門店天天被消費者圍得水泄不通。雖然有失望、抱怨,但不少消費者還是對百思買最為標榜的服務給予了肯定。百思買的賣場與本土家電賣場的區別顯而易見:沒有大量鮮艷的促銷標簽讓人眼花繚亂,不使用廠家派來的促銷員,商品不按品牌而是按品類來陳列,在洗衣機的四週會安排銷售橡膠手套、晾衣架等周邊産品,在數碼相機的旁邊搭售數碼照片打印機等等。這種不同由百思買的經營模式決定——買斷經營,通過較低價格買斷廠家的産品,並主導定價權,自己招聘促銷員,為消費者提供無偏向的導購。

  然而,這種模式為何不能取悅中國的供應商和消費者?國美電器一位高管告訴記者,2005年,他們曾到美國考察百思買等外資家電零售商的經營模式,“美國家電市場品牌集中,消費發展階段也不同,買斷經營可以,但中國市場的情況有很大不同”。

  這位人士表示,一方面,買斷經營對於終端的資金要求更高、風險也更大,另一方面,雖然買斷現款現貨受供應商歡迎,但中國家電品牌分散,供應商們擔心百思買的無偏向性導購雖然減輕了他們的人力支出,但實際上也切斷了他們對終端的控制,可能造成品牌業績下降。“我們現在採取的方式是30%的商品經營接近百思買的方式,但同時也讓廠家派駐促銷員。”這位人士表示,本土賣場發展了20年,有一套更適合中國的經營策略。

  ■“掙的多花的多”

  高價格與蝸牛擴張

  對於消費者而言,問題顯然出在價格上。買斷經營的一個直接結果是高投入、高成本,百思買並不像本土家電賣場一樣,有廠家的返點、進場費等不確定收入並將收益讓渡給消費者。

  “從財務報表上看,百思買的綜合毛利達到25%左右,本土家電零售商的這一指標多在16%、17%左右,但兩者的凈利潤率卻基本持平。簡單地説,就是百思買掙的多,花的也多。”一位本土家電企業負責人如是説。比如,百思買的門店租金和裝修費用無法轉嫁給供貨商,支付賣場聘用的促銷人員的工資也是不小的成本,百思買甚至需要自己掏錢購買樣機,承擔折舊損失。定位高端的百思買也不願捲入價格戰。然而在中國,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遠遠超過對服務的興趣。

  高昂的投入、運營成本和本土家電零售商數千家門店形成的巨網,抬高了百思買的擴張門檻,使其5年來在中國的門店數量僅為9家。規模做不上來,採購價格就沒有優勢。

  在百思買宣佈閉店之後,大部分本土家電製造商反應平淡。“量太小了。”索尼、LG的工作人員接受記者採訪時不約而同地説。

  ■利用百思買失敗做營銷

  外資家電商吸取前車之鑒

  百思買“走麥城”並沒有讓外資家電零售商因此退縮。在百思買宣佈閉店兩天后,外資電器連鎖萬得城宣佈其在中國的第二家門店開張,並利用百思買的失敗做起了營銷。它在上海報紙上刊登廣告:“過了2月22,他們退出了,我們給你定心丸”。並作出承諾,從“他們”那裏購買的産品,萬得城將提供維修質保等服務。

  不過,在挖對手墻腳的同時,“萬得城們”無疑也修正著自己的中國策略。萬得城中國CEO湯旺濤表示,核心策略之一是提供“本地低價保障”。百思買中國的大部分決策和操作都來自全球總部,導致其市場決策僵化緩慢。對此,湯旺濤強調,萬得城採取“分權模式”,即權利下放,門店店長擁有自由的採購權和定價權,這一模式將使門店保持決策靈活、價格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