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易綱:獎出限入老思路要改變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27日 18: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世紀》-財新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貿易順差過大是通脹之源,“十二五”中國經濟擴內需、調結構、減順差、促平衡,刻不容緩

  【財新網】“貿易順差過大是通脹的源頭。”2月26日,央行副行長易綱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CMRC中國經濟觀察”第24次報告會上提出這一看法。

  易綱進一步分析稱,經常項目或貿易順差過大,使得人民幣升值壓力較大,為了保持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央行必須購回美元,從而被迫投放基礎貨幣。較多的貨幣推高了通貨膨脹,進而物價上漲。

  他認為,“十二五”期間,中國經濟擴內需、調結構、減順差、促平衡,刻不容緩。至於具體政策措施,易綱提出了一個包含“12味藥”的中藥藥方,包括內需擴大一點、社保增加一點、環保和節能減排嚴格一點、資源價格改革推進一點、匯率彈性增加一點等。

  如此藥方,易綱認為,是因為中藥比過激措施更好。“根據這麼多年經驗,什麼都做一點,效果更好。”易綱表示。

  轉變經濟增長模式,或者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類政策意圖十多年前就已寫進中國的政府文件宣示,但是中國經濟結構失衡依然沒有明顯改變。易綱認為,“十二五”期間,原有的工作思路需要改變。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外匯儲備少,便採用“獎出限入”政策,認為“出口是佔領人家市場,進口是佔領我們市場。”目前,很多地方政府仍然鼓勵創匯,但是創匯已經使國際收支極不平衡。

  到2010年底,中國外匯儲備累計為2.85萬億美元。易綱稱,中國央行拋出了近20萬億元人民幣來對衝。為鎖定過多流動性,央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發行天量央票,但是付出了很大成本。

  易綱分析,發達國家量化寬鬆政策使得中國經濟陷入一個“怪圈”。首先,這增加了貨幣供給,用於購買中國廉價商品的資金也增加,但是把污染、能源消耗等棘手問題留給中國。同時,中國出口增加,貿易順差擴大,外匯儲備不斷增加。但發達國家採用零利率政策,使得中國外匯儲備投資的收益面臨較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