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27日 03: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謠言粉碎機】
最近,有媒體記者報道説,在市場上買來濕麵條,點燃之後,就能燃燒,且散發出皮毛燒焦的刺鼻味道。記者認為,這種麵條被添加了食用膠、檸檬黃、蓬灰、複合磷酸鹽等化工産品。還有人據此闡釋説“吃這樣一碗麵,就等於吃掉一隻塑料袋”。可燃麵條,真的這樣恐怖嗎?
麵粉的主要成分是澱粉和蛋白質,這兩種有機物都是可燃的,麵粉自然也可燃。麵粉加工場所嚴禁煙火,也是因為乾燥的麵粉能夠被點燃。或許有人會説,雖然麵粉可燃,但如果麵條是濕的它又怎麼能點得著呢,肯定是添加劑在作怪。為了實際驗證相關情況,謠言粉碎機調查員進行了一次實驗,使用的材料中,麵糰來自拉麵館,饅頭和米飯來自學校食堂。
這些材料被分為ab兩組,每組有一條細面、一條粗面、一條麵片。a組馬上用打火機加熱並觀察現象,b組則在 24分鐘後進行同樣的實驗,目的是為了比較當麵條乾燥度不同時是否會有不同的現象。結果,兩組中六份麵條都能夠被點燃。實驗中,a組總要被加熱一會兒才能開始燃燒;b組需要的加熱時間則短得多;兩組中都是粗麵條最難被點燃,麵片最容易被點燃。
謠言粉碎機調查員還發現,不管麵條原來濕潤與否,燃燒部位的附近都是乾燥的,也就是説這些麵條都經歷了一個“受熱失水-乾燥-燃燒”的過程。它很好地解釋我們觀察到的實驗現象:乾燥的b組比濕潤的a 組更易被點燃,因為被火加熱失水的時間縮短了;表面積與體積之比越小的麵條越不容易燃燒,這與水分蒸發及熱量傳導均有關係。
由此可見,麵條能被點燃是麵粉的性質決定的。我們無法據此判斷其中一定“含有添加劑”,也不能説明它不含添加劑。
最初報道此事的記者還提到另外兩個情況“灰燼很硬”和“發出刺鼻氣味”。不過,麵條的余燼若發黑髮硬而不是灰色粉末,説明有機物還只是碳化了而已,沒有完全燃燒。與此同時,蛋白質點燃後都會有“皮毛氣味”。若麵條中蛋白質含量高,燃燒後出現皮毛氣味也屬正常。實際上蛋白含量越高,麵條越筋道。製作中式面點多使用“中筋麵粉”,其蛋白質含量在9.5%-12%。如果需要進一步提高蛋白質含量,可以添加雞蛋和骨湯。此外,食用膠也是改善口感的方法之一,其中的食用明膠,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質。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麵條在點燃後發出刺鼻的氣味。
可見,即使在報道者的測試中,被點燃的麵條出現了灰燼發硬、氣味刺鼻等現象,也都尚不足以據此判定這些麵條的製作不適合食用,更無法得出“吃這樣一碗麵,就等於吃掉一隻塑料袋”的結論。
我們必須承認,過量過度使用添加劑的情況的確不少。在利益的驅使下,也有不少不合格的添加劑進入了市場。例如,食品用明膠可能會被不法商人以工業用明膠來代替。後者由廢皮革製成,重金屬嚴重超標。此類食品安全問題還需依靠職能部門強力監管才能避免。
□lalunasun(果殼網謠言粉碎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