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24日 09: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2010年四季度以來,由於國際糧價大漲,G7國家物價上漲趨勢也終於顯現。一些國家的CPI已超過警戒線(2%),歐元區和英國漸漸進入了“負利率”區間,截至2011年1月底,英國的CPI已經接近4%,負利率環境已經確立,該國央行升息壓力很大;歐洲央行也很尷尬,因為CPI指數已經多月走在警戒線以上。市場在2月中旬曾經判斷歐元區和英國隨時可能宣佈加息,從保增長轉向抗通脹。
在西方各國央行都出現較為激進的“鷹派”言論之時,美聯儲卻穩坐釣魚臺,一再表示將繼續穩步實施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繼續刺激經濟復蘇,直到花完6000億美元為止,期間不受物價上漲趨勢干擾。美聯儲之所以坐得穩,關鍵點不在美國沒有通脹隱憂,而是因為美聯儲判斷這一輪通脹的起因主要是由糧價上漲推動,而美國是産糧大國,國內農産品市場會基本穩定,甚至會因為國際糧價上漲而獲利;另外,美國近期的宏觀經濟數據時好時壞,説明經濟復蘇的基礎還不紮實。因此,它樂見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和其他國家率先加息,在絕大多數國家都進入加息週期之後,美國可憑藉“息差”優勢取得匯率優勢,爭取更多的國際市場份額,為經濟復蘇再助一把力。
可以這樣説,正是由於美聯儲決定按兵不動,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的決策者們才更舉棋不定。很明顯,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單兵突進式的加息,尤其是沒有美聯儲配合的反通脹,再激進的措施也可能是事倍功半。熟知金融規律的人都知道,一旦決策加息,就不是加一兩次能夠起作用,必須連續加,追著通脹走一段,會使很多經濟門類受損,這是需要勇氣的:貿然進入加息週期,很可能使歐元區和英國再次拉開與美國的距離,甚至陷入滯脹,那麻煩就大了。
正是由於市場在判斷各國央行何時加息的問題上很糾結,2011年開年後的近兩個月,整個國際投資品市場都反反復復,上下震蕩雖然劇烈,但卻難以走出趨勢性行情。
中國春節前後,國際風雲突變。繼埃及、巴林等國家出現局勢動蕩後,利比亞局勢動蕩急劇升級,整個國家近乎癱瘓。産油國的局勢動蕩終於“掐斷”了向歐洲和世界輸送原油的管子;更不幸的是,新西蘭第二大城市2月22日突發大地震,整個城市受損嚴重,該國鐵定不會加息,被牽連的澳大利亞也不會繼續加息。就在同一天,原油暴漲7美元/桶,很可能再漲,全球通脹趨勢有可能從農産品價格上漲推動,迅速地轉為由原油等資源品價格上漲推動。那些指望今年二季度糧價回落,帶動CPI回落的西方國家央行,這一次的如意算盤可能要落空了。
油價的上漲不僅會威脅歐元區、英國,也會殃及美國,提升美國的通脹率。我預計,如果中東産油國局勢動蕩再度蔓延,原油價格將很快達到110美元/桶,歐美英的通脹率有可能被拉高兩個百分點。遲遲不願意加息的歐美英央行真將陷入兩難,三大央行的加息週期真的臨近了。22日早晨 (歐洲時間),歐洲央行官員舒默針對通脹預期發表講話,誓言歐洲央行不會跟隨美聯儲行動,很可能在3月改變“口吻”,這提升了歐洲央行最快3月後加息的預期。
而我預計,舒默的講話仍然是“喊話”,是為了嚇阻通脹預期,什麼時候宣佈加息,是否進入加息週期,還會有反復。中東局勢動蕩雖然很可能繼續蔓延,甚至導致更大的産油國也出現麻煩,由油價上漲推升的通脹上升預期肯定將加強,但目前仍然可以將它看做是短期意外現象,還不足以迫使歐洲央行立即行動,即使行動,美聯儲和英國央行也不會立即跟進。因為中東局勢動蕩蔓延不僅會推升短期通脹率,更會對全球經濟造成極大的中長期負面影響,對經濟復蘇尚處於脆弱階段的歐美英經濟造成直接、沉重的打擊,全球股市21日~22日暴跌就是證明;歐洲央行發表激進言論,股市沒有多大反應也是證明——21日~22日歐洲股市暴跌,舒默講話後歐元大幅度反彈,歐洲股市卻反彈很乏力。雖然有鷹派,但對於三大央行的首腦來説,真按電鈕,還有所顧忌。相對於歐洲來説,美聯儲和英國央行更可以再扛一陣,繼續沉浸在“中東局勢動蕩是暫時的”幻想之中。實事求是地講,與絕大部分原油需要進口的歐元區不同,美國和英國有更強的對抗油價短期上漲手段——美國可以動用原油儲備,英國則可以增加北海油田的産量,起碼可以多扛一陣子。
相對於英國央行,美聯儲可能更能扛,而且會“死扛到底”——一直到6月份,買完6000億美元的國債再看情況而定。一個更深層次的思考是,此輪由油價推升的通脹無疑是又一次“類金融危機”,是又一輪全球經濟地位排序的“大洗牌”,誰扛住了,誰就可以保住目前的經濟地位,甚至再上臺階。抗通脹需要經濟實力,是一次真刀真槍的挑戰。而從目前局勢看,最先挺不住的一定是債務危機纏身的歐元區,是歐洲央行,而這或許是美聯儲希望看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