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日國民移籍使領土爭端複雜化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24日 07: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時代週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劉檸

  據日本共同社2月20日報道,越來越多的日本人將籍貫遷入了與俄、韓、中有領土爭議的北方領土(俄稱南千島群島)、竹島(韓稱獨島)、尖閣諸島(中國名為釣魚島)及衝之鳥“島”(中方認為是“礁”,日方則堅持是“島”)。截至1月,已有約520人辦理了遷移手續。其中,遷入名義上管轄尖閣諸島的沖繩縣石垣市的約有20人。1月26日出版的右翼雜誌《SAPIO》的卷首彩色插頁,是一幅釣魚島的照片,照片上注有字號很大的一行字:“我的籍貫是尖閣諸島。”

  為什麼日本民眾可以把戶籍遷到這些實際上罕有人居住的地方呢?原來,按照日本法律規定,國民有遷徙自由,任何人,只要將自己的“住民票”等必要文件向所擬遷居的地方政府機構備案,便可自由改變籍貫。

  雖説諸如此類的行動都是不折不扣的民間行為,但在同一個時期,如此濃密的民間行為的背後,卻也折射了某種地緣政治張力及日本國內社會思潮對這種張力的本能性反應。眾所週知,日本與中、俄、韓之間均有主權爭端。去年9月發生釣魚島撞船事件後,日本輿論對釣魚島問題的熱度陡增。緊接著,因俄國政要在所謂“北方四島”上的強硬姿態,再次刺激了日本,加上明言日美安保不適用於南千島群島的美方立場,使日本的反應更加激烈,甚至不無某種“悲壯”的情緒化色彩。然而,在現狀的條件(包括日本憲法在內的法律環境等)下,日本政府幾乎無牌可打,一籌莫展。隨著國內經濟蕭條的加劇和民主黨政權在政治上的“漂流”,日本在東北亞地緣格局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可能越來越邊緣化。

  不能排除國民的自發行動背後有與政府互動的一面。事實上,這種官民互動歷來是日方謀求在釣魚島問題上維持“實效控制”的有效策略之一。2003年,日本媒體曾爆出過政府向某位聲稱是“島主”的國民長期租賃釣魚島及其附近的南北兩個副島,並將其中之一轉租給美軍作靶場的猛料。日政府的動機其實很簡單,無非是通過不斷對主權的宣示、論證、操作,在國際社會強化“實效控制”的印象,以期達到“實效取得”之目的。

  眾所週知,中日之間在釣魚島問題上始終有一個法律約束,即所謂“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擱置”原則。但是,包括去年的撞船事件在內的一系列事實表明,經過兩代人之後,雙方對該原則的理解和應對上産生了不小的“溫差”,日方甚至有不承認此約束的輿論。而只有雙方都回到原點,才具備以對等立場,公平、理性地解決爭端的前提條件。從這個意義上説,任何一方,無論是激進的純民間行動,抑或是拿所謂民間説事、旨在法理推進的官民互動,不僅無助於問題的解決,還會使問題複雜化。

  作者係學者,日本問題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