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石油綠鷹”折翅 歐佩克應對油價破百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23日 08: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利比亞撬開了油價飆升的天花板。

  1月22日,Nymex主力期貨合約衝上了95.39美元/桶,漲幅達6.3%,創下2008年10月以來的高點;而北海布倫特油價更是達到108.70美元/桶,更創出2008年9月以來的最高價。

  “這一切都源於市場對利比亞局勢的擔憂。”看著Nymex亞洲盤走勢曲線,東方油氣網副總經理鐘健嘆息道。

  國徽上有一隻胸前有綠盾的雄鷹的利比亞,是OPEC重要産油國之一,有“石油綠鷹”之稱。“事實上,利比亞的石油産量、出口量在全球石油供需中所佔的比重並不大,但市場卻將這個事件的影響力無限擴大了。”鐘健説。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石油公司在利比亞區塊利益並不大,主要是鑽井、勘探企業在當地服務。目前各石油公司以撤回人員為主,暫採取觀望策略。

  對目前油價的上漲,有專家表示是炒作所致。但歐佩克方面已緊急會商,商討出臺平抑油價的對策。歐佩克各成員國則已私下開足馬力生産。

  中資油田變數

  此次危機中,當地受衝擊最大的並非近年來在海外攻城略地、屢見戰果的中國石油企業。

  “在利比亞,我們國家的區塊利益並不大,主要是一些鑽井、勘探企業在那裏為業主單位提供技術服務”,張抗説。

  來自中石油的信息顯示,2005年中石油集團與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簽訂了17-4區塊風險勘探合同, 17-4區塊位於利比亞西北部地中海沿岸Pelagian盆地海上,水深200~400米,面積2566平方公里。

  這也是中國石油企業在當地最大的油田開採項目。據中石油內部人士稱,經過幾年的勘探,該區塊目前尚未開始大規模開採,“尚需進一步獲取數據”。

  這位人士評價説,利比亞對外商投資石油行業的政策是目前全球主要産油國中最好的,外資石油企業不但可以按照協議獲得份額油,而且利比亞政府還不限制外資的投資比例。

  “這是伊拉克、伊朗等主要産油國所不可能接受的。2009年我們與伊拉克政府簽署的三個油田開發協議,都是由外資公司投資開採,開發出來的産品全部歸伊拉克石油公司所有,外資企業只是按合同獲取服務費。比如魯邁拉油田是2美元/桶。”上述中石油高層説。

  隨著此次政局的動蕩,利比亞對外石油政策是否會發生變化,這是誰也無法預料的,因此中國三大石油集團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目前均暫時採取觀望態度。

  “目前以撤回工作人員為主,至於下一步投資計劃,要看時局變化而定。”22日晚,三大集團的總部人士均向本報記者表示。

  炒作狂潮

  利比亞位於非洲北部,除沿海地區及南部山區外,其國土大部分均沙漠。

  自1950年代發現油田後,由於區位優勢,這裡成為歐洲重要的石油供應地,《BP2010世界石油産品統計報告》顯示,2009年利比亞剩餘石油可採儲量為58億噸,當年石油日産量約160萬桶(約24萬噸),僅佔當時全球石油貿易量的2%左右。

  “但是由於利比亞石油幾乎全部出口,而且主要出口到歐洲,因此它在歐洲原油市場中所佔份額較大。一旦出現供應中斷,將給歐洲市場的供應平衡造成一定的壓力。”國內石油研究專家張抗説。

  也正因為如此,目前代表歐洲油價的北海布倫特價格要遠高於代表美國油價水平的Nymex價格,而不像2009年以前那樣——北海布倫特價格總是較Nymex低幾美元/桶。

  來自外電的消息稱,利比亞政府甚至動用了迫擊炮等重型武器鎮壓騷亂人群,這引發了更大規模的政治危機;利比亞東部的Al-Zuwayya部落威脅説,除非政府停止“鎮壓示威者”,否則他們將在24小時內停止向西方國家出口石油。

  似乎,石油綠鷹已經折翼,歐洲即將面臨供應中斷的風險。

  “其實這只是一種市場預期,不懂行的人總認為會造成供應中斷,從而瘋狂做多油價;其實即便是19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中,全球石油市場的供需也是大體平衡的”,張抗説。

  據了解,以沙特阿美為例,該公司官方公佈的目前剩餘産能仍達400萬桶/天,即使利比亞完全停産,全球石油供需平衡也不會出現大的缺口。

  “2%的産量受到影響,在期貨市場上卻能造成6%、甚至更高的油價漲幅,都是投機資金在興風作浪”,張抗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