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時評:樓市調控既打拳又療傷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22日 15: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深圳新聞網-晶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樓市調控光打拳還不行,還要“療傷”。這個傷,不是房價的傷,而是畸高的房價對社會經濟造成的傷,是社會公平的傷

  畸高的房價是一頭怪獸,對社會經濟既有秩序和未來發展的傷害不言而喻。為馴服這頭怪獸,在國十條、國十一條的基礎上,國務院辦公廳再次下達了進一步做好房地産市場調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坊間稱為“國八條”。今年頭兩個月,加息步步緊逼,房産稅“敲山震虎”,而各地在本月中旬之前,又紛紛出臺住房限購實施細則。

  截至20日,北京、上海、成都、南京等多個城市對限購作出規定,區別只是限購的程度以及對象的甄別。有的強調了非本地戶籍,有的只要求有社保或是納稅記錄即可。而各地限購政策的一個明顯的共同點就是,各城市都執行了“國八條”規定的購買第二套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於60%,貸款利率不低於基準利率的1.1倍”的政策。同時,銀行業監管部門還加強對商業銀行執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情況的監督檢查,對違規行為要嚴肅處理。在監管上,比以往力度更大。

  這一系列的措施,是馴服房價怪獸的組合拳,又是動用金融杠桿,又是稅收手段,又是行政指令,可以説這套組合拳打得密不透風且虎虎生風。雖然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但其政策導向的信息是明確的。尤其是,在遏制樓市非理性投機行為的同時,對居民的正當需要並不造成影響。比如,在一個家庭擁有幾套住房的認定上,以往各個城市“自説自話”、含糊其詞,現在,各城市多采取“認房”原則,也就是説,如果有購房資格的家庭賣掉一套房,只要總套數不超過限購套數,可以重新再買一套。這就意味著,此輪限購並不影響居民正當合理的改善性需求。

  當然,樓市調控光打拳還不行,還要“療傷”。這個傷,不是房價的傷,而是畸高的房價對社會經濟造成的傷,是社會公平的傷。從昨天開始,住建部將陸續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計劃單列市簽訂《保障性住房目標責任書》。目前,住建部已經向地方政府下達“死命令”,所有分配完成的目標任務,必須在2011年10月31日前全部開工,否則主要領導將遭到從約談到行政處分乃至降級、免職的嚴厲懲罰。如果各地真能完成向住建部立下的“軍令狀”,那麼,這一“療傷”的補藥既保障了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又增加了供給,將從根本上逆轉導致樓市失衡的供需關係,可謂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