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21日 03: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近日,來自日本內閣府的數據顯示,2010年日本名義國內生産總值為5.4742萬億美元,比中國少4044億美元,在美國、中國之後排名世界第三。
消息一齣,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世界各國媒體的熱議。鼓掌者有之,潑冷水者有之,振奮者有之,焦慮者亦有之。正如英國《金融時報》評論所説,中國經濟總量超過日本是意料之中的,但是成為現實之後還是讓人們感到震撼。世界將重新打量中國,並且以一種新的方式與中國打交道。實際上,中國GDP躋身世界第二這個新聞點,不僅促使世界重新認識中國,也在提醒中國認真審視自身發展。
一如人們面對這個新聞的複雜心情,這一變化本身也包含了複雜的含義。筆者以為,應一分為二地看,看到成績,更看到問題;看到希望,更看到挑戰;不可妄自尊大,但也無需妄自菲薄。
一方面,中國GDP總量超越日本,標誌著中國世界經濟地位的提高,這也是當代世界經濟史上自1968年日本超越聯邦德國晉級世界第二以來,又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節點。這一歷史性變化的背後,是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多少代中國人艱苦奮鬥的結果,是中國經濟長期保持迅猛發展勢頭的一個自然結果。即便在2000年左右時,中國經濟的規模還僅為日本的1/4,其時外界認為中國需要25年才能趕超日本。但中國僅僅用了10年就趕上來了。30年來,中國GDP年均增長9.8%,是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速的3倍多,對於一個有著13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國家來説,中國在世界經濟排名榜上的每一次躍進,都有著近乎“挾泰山以超北海”的神奇。
另一方面,更應冷靜地看到,這個“世界第二”,還是一個成色不足、水平較低的排名成績。從中日比較角度而言,總量超越並非全面超越,差距和不足依然存在甚至醒目。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0年發佈的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人均GDP是3566美元,而日本人均GDP為39573美元,是中國的10倍以上。兩國之間富裕程度還有很大差異,同等購買力下,日本人均收入是中國的五倍。中國的産業結構明顯落後於日本,即使是同一産品在産業鏈上的結構和地位與日本也存在著較大差距。此外還有創新研發能力、勞動力綜合素質、能耗水平……中國的差距與不足,與其成績一樣也是顯而易見的。
從中國自身發展來説,達到GDP總量世界第二這麼一個高度,可以説是負重奮進、步履艱辛。中國經濟正處於艱難的轉型階段,高速發展過程中依然較多地依靠高耗能、高污染、勞動密集型産業支撐,發展方式仍未徹底告別粗放,經濟結構需要進一步優化調整,單位GDP所消耗的能源、資源還相當高,經濟與社會、經濟與民生發展不協調的問題日益凸顯,老百姓期待“做大蛋糕”,更加關注“分好蛋糕”。日本法政大學王敏教授説:“GDP猶如一本存摺。存款的加減本身並無意義。問題的關鍵在於社會能否可持續發展,國民能否安居樂業。”追求可持續發展,努力讓國民共享發展成果,對日本是這樣,對中國更是這樣,而且已經成為決定發展前途的關鍵問題。
正如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所言,GDP是衡量一國經濟實力的核心指標之一,但並不是唯一指標。中國有13億人口。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組織數據,中國人均GDP在世界排名第100位左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按照每人每天1美元的聯合國標準,中國仍有1.5億貧困人口。中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的屬性沒有變,中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
這種清醒的自知,或許用中國領導人經常講到的“乘除法”會更好理解。再大的總量,除以13億,都會變成一個小數目;再小的問題,乘以13億,都會變成一個大問題。對中國的GDP和發展問題,亦當作如是觀。
如果打開歷史的視野,追尋GDP與中國國運的關聯,就會發現,GDP並不能説明太多問題,而國家所處的發展軌道決定了興衰成敗。1840年鴉片戰爭時,中國GDP佔全世界的25%—30%,總量居世界第一,但那時候中國的人均GDP只有英國的1/5。對於那時閉關鎖國、僵化落後的中國來説,再大的經濟總量,也不能實現國家的強大,於是“天朝上國”崩潰于西方的堅船利炮面前。170年之後,中國歷經“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在危亡與救亡、困頓與奮鬥之中,已經走出歷史圍城,艱難地重返世界經濟舞臺的中心。
今天的中國,是一個改革開放、文明現代的國家,正以其自身的發展,堅定地融入世界,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審視中國發展的歷史方位,明辨世界格局的變動趨勢,我們會發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已經是大勢所趨,而中國的發展依然機遇與挑戰並存,成就與問題一體。中國,依然在路上。(詹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