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經濟學家爭議北京房屋限購令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20日 09: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財新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吳敬璉認為,房屋限購令突顯調控政策不協調

  【財新網】(記者 楊哲宇) 北京房屋限購令讓19日出席中國經濟50人論壇年會的經濟學家們感到不解。

  16日,北京市政府公佈了樓市調控令,首次規定:外地人在京購房,必須提供在京連續五年繳納社保或個稅的證明,並不得購買第二套房。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表示,現在調控政策“挺亂的”。他以北京房屋限購令為例指出:貨幣是央行發行的,意味著給了國民承諾,貨幣是可以購買商品的,可是,地方政府突然限制購房。限制購買資産後,貨幣只能追逐消費品,政府又提出要努力管理通脹預期。這位資深經濟學家表達了哲學煩惱:“預期是主觀的,而票子發多了是客觀存在。如果我們控制不住存在,卻硬要控制意識,各種政策怎麼協調?”

  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建從完善市場機制的角度提出了擔憂。他説,“十二五”期間要重視解決體制問題和發展問題。本輪金融危機後出現了“國進民退”:“保增長”産生國進,“調結構”出現民退。“最近北京又出現了房子不讓外地人買了,市場機制很大程度上從房地産退出了!”在他看來,這兩個問題一個是因為反危機,一個是因為土地短缺。但解決方式均非長久、正確之道。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以“局部資本管制“來解釋限購令一定的合理性。“作為一個過渡性安排,可以堅持。”因為如果房市完全依賴市場,代價可能很大。但是,他又指出,魔鬼藏在細節中,北京市限購令的一個重大缺陷是把戶籍放在核心位置,這就會把炒房的一部分利潤,轉移給倒買倒賣戶籍的人,房市投機卻沒有控制住。

  他建議,限購令淡化戶籍色彩,增加工作、居住等方面的實際標準,時間要求不必五年,有兩年應該夠了。“讓溫州和山西的炒房資金在北京待兩年,成本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