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張海英:不怕農民囤糧就怕熱錢炒糧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7日 02: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張海英

  去年下半年以來,華北、黃淮區域持續的罕見旱災,使得被稱為“百價之基”的糧價漸漲。記者在山東調查發現,現在的收購價比年前漲了不少,但還是收不上來糧,農民手裏即便有糧,也壓著不賣。有收購商囤糧,也出現部分加工廠“斷糧”現象。

  (2月16日《每日經濟新聞》)

  受乾旱、嚴寒等極端天氣影響,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內糧價呈加速上漲態勢。而且,國際糧價指數在連漲7個月後,在今年1月創下歷史新高。國內外糧價的不斷上揚,再加上當前全國受旱面積繼續擴大,農民不賣糧,收購商囤糧,加工廠“斷糧”,這些現象是不可避免的。

  為此,不久前國務院出臺十條措施促進糧食生産穩定糧價。這十條措施可以説相當全面、給力,但我發現,缺少了關鍵一條——打擊熱錢炒糧。眾所週知,去年的熱錢製造了“蒜你狠”“逗你玩”“姜你軍”等熱詞,讓公眾見識了熱錢炒作的可怕,在糧價預期上漲的情況下,對熱錢炒糧不能不防。

  有人或許認為,糧食與“蒜你狠”等不同,炒作需要大量的資金,而且有國家儲備糧可平抑糧價,熱錢炒糧的可能性要小。其實,只要有利可圖,熱錢照樣會涌進糧食市場,像炒作“蒜你狠”一樣炒高糧價。山東收購商囤糧,其實就是熱錢炒糧的先兆。

  儘管我們的貨幣政策通過加息、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等不斷回收流動性,但要意識到,在投資渠道匱乏、房地産投機受阻、股市不景氣的情況下,依然有大量的閒散資金沒有出路,而極端天氣和國內外糧價上漲又為炒糧創造了條件,因而,不排除熱錢在糧食市場興風作浪。

  讓人憂慮的不僅是製造了“蒜你狠”的國內熱錢,國際熱錢欲爭奪中國糧食定價權更讓人憂慮。據悉,隨著2008年中國關於限制外資企業進入糧食流通領域的世貿組織過渡期的結束,已牢牢掌控了中國大豆60%定價權的外資糧商,又把目光投向了中國的其他糧食産業。如何避免糧食市場外資壟斷的蔓延,成為當前重要命題。

  在糧食的産業鏈條中,從農民、收購商到加工廠、批發零售環節,都會抬高糧食價格。比如,農民看到糧價上漲不願賣糧,加劇了糧食供應的緊張氣氛;收購商大量收購並囤積以牟利,對糧價上漲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批發零售環節加價也會抬高糧食價格。

  但我以為,這個鏈條中最可不怕的是農民囤糧。因為農民囤糧的原因很簡單,只希望多賣一點錢,政府一旦提高收購價農民就可能賣糧,與收購商企圖通過囤糧實現暴利的目的截然不同,與熱錢快進快出來套利更不同,因為熱錢炒糧不但不會促進糧食生産,而且還會哄抬糧價加劇通脹預期。而農民囤糧則有利於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促進糧食生産。因而,對農民囤糧不必驚慌,但對收購商囤糧、熱錢炒糧急需要警惕,警惕主要糧食重演“蒜你狠”“逗你玩”的價格鬧劇。尤其是,要警惕大筆熱錢與糧食收購商串謀一起鬨抬糧價。

  有學者曾指出,現行的2004年通過的《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存在很大漏洞,熱錢可以合法地大舉買賣糧食。而且,旨在建立國家農業安全體系的《農業法》也已不能適應形勢,需要修改。可見,熱錢炒糧存在制度上的漏洞。我們要確保糧價穩定和整個物價穩定,不僅要打擊炒糧,控制熱錢,更要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