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6日 01: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譚薇
持續半個多月的埃及騷亂日前呈現出偃旗息鼓的跡象,然而,正當動蕩漸息、人心回穩之際,位於首都開羅的埃及國家博物館卻爆出一聲晴天霹靂:包括“鎮館之寶”法老雕像在內的18件天價文物不翼而飛,另有70余件文物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壞。
飛天大盜竊走天價文物
埃及國家博物館擁有包括圖坦卡蒙葬禮面具在內的12.5萬件文物,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收藏地,也是埃及考古發現的精華所在。然而,愈演愈烈的開羅騷亂卻令這座昔日固若金湯的博物館成為無數盜賊覬覦的對象。無論是重兵把守,還是群眾自發巡夜,似乎都無濟於事。
埃及文物部長扎伊 哈瓦斯(Zahi Hawass)透露,光顧國家博物館的飛天大盜頗具藝術眼光,絕非傳説中誤打誤撞的小毛賊,他們專挑價值最高的文物下手,共盜走18件無價之寶,其中包括兩座圖坦卡蒙法老的鍍金雕像,其中一座描摹出這位埃及歷史上最著名也最神秘的法老驅使鬼神、禦風而行的威儀,另一座則生動地再現了當年圖坦卡蒙法老擲魚鏢取樂的情景。
其他失竊的木雕、石雕及工藝品亦是價值不菲、舉世罕見的珍貴藏品,最令人矚目的當數法老阿肯納頓及其妻奈費爾提蒂的石灰岩雕像:前者其貌不揚,甚至給人一種怪異之感,後者素有埃及史上最美王后之稱,正在為手持神臺的丈夫製作祭品。這組來自公元前14世紀的雕像為研究古埃及的祭祀習俗及史上最“叛逆”法老阿肯納頓的宗教改革運動提供了珍貴的史料,具有極高的宗教與藝術地位。
從現場的痕跡來看,竊賊于1月28日趁亂從防火梯登上屋頂,腰繫繩索飛身入館,然後大肆洗劫。“他們可不是隨便碰運氣的小毛賊。”開羅美利堅大學的埃及文物學家薩利馬 伊克蘭(Salima Ikram)在接受路透社記者採訪時指出,這些飛天大盜一開始就盯上了價值最高的鎮館之寶,對於略微遜色的其他文物幾乎不屑一顧。
哈瓦斯稱,目前博物館已開始著手修復受損的70余件文物,警方亦對此案展開調查,並制定了“追蹤有前科的嫌疑人”的偵查計劃。
失竊文物何時回家?
“是時候回家了。”一些市民對解放廣場上遲遲不願散去的示威者喊道。這是日前發生在開羅的真實一幕,“和平過渡”似乎不再是奢望,然而,失竊的國寶究竟什麼時候才能回家?
“世界文物交易市場是廣闊且開放的,它從不理會那些批評的聲音。”美國波士頓大學考古學家裏卡多 埃利亞(Ricardo Elia)指出,文物掠奪擁有一段極為悠久的歷史,並將在可預見的未來繼續保持活躍。
更重要的是,這些失竊的國寶很可能會堂而皇之地出現在各大拍賣行乃至國家級博物館中。正如系列電影《奪寶奇兵》中,華盛頓國家博物館館長馬庫斯 布羅迪(Marcus Brody)直截了當地告訴“文物大盜”瓊斯那樣,博物館向來秉持“英雄不問出處”的原則,該出手時就出手。
最有力的證據是,19世紀末,埃爾金勳爵出使奧斯曼帝國,為了給後輩留下一些“好東西”,他將帕臺農神廟中的一套頭飾據為己有,埃爾金的“遺産”——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精緻的工藝品——至今仍陳列在大英博物館中,希臘政府年復一年申請完璧歸趙,卻只是徒勞。
對此,西方政府的辯詞通常是:文物在這兒可以得到更好的待遇。不幸的是,這個狡猾的藉口並非全是謊言。哈瓦斯曾憤然回應:在埃及發生文物掠奪的概率已是微乎其微,文物只有回歸故土才是最安全的。日前發生的國寶失竊案無疑是給這位文物部長的當頭一棒。
即使沒有這場騷亂,哈瓦斯的論斷也很難令諸多對盜墓新聞習以為常的本土考古學家信服。這些歷史文獻鮮有記載的“無主之寶”往往是文物販子瘋狂爭奪的對象,一旦出土便會立刻現身於比利時或瑞士的文物市場——這兩個國家目前尚未簽署禁止販賣被盜文物的國際條約。
對於業內人士來説,這早已成為司空見慣的現象。畢竟,2003年,巴格達博物館的楔形文字牌匾從失蹤到出現在eBay上也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現在,真正令哈瓦斯頭疼的是,從贓物到合法收藏,文物販子究竟給失竊的國寶留下了多少時間?
《第一財經日報》全年訂閱價3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