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房地産非理性繁榮增加經濟軟著陸難度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5日 08: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社論

  春節是那些久處宏觀層面的觀察者了解中國基層的好時機。儘管觀察無法獲取數據的支撐,只是耳目所及的感受,但各處綜合而出的表象可能更有利於認識這個現實世界的真相。

  根據諸多人返鄉觀察所得的共識,在二三線城市,諸如餐廳服務員、建築工人等崗位工資明顯大漲,比之三四年前幾乎翻了一倍,而民間消費也越來越繁榮,比如餐館、超市顧客盈門,道路上汽車擁擠。但從事實業的工廠主或個體戶大多反應不佳,成本的高速增長幾乎已經侵吞了盡可能的利潤空間,而在私營部門工作的年輕人也在夢想尋找機會進入體制內就業,從而反映出勞動力價格上漲與市場疲軟的態勢。

  然而,最突出的現象是人們對房地産的情有獨鍾,只要有固定的工作,二三線城市居民幾乎都有房産,稍微中産一些的家庭,相當一部分擁有2套以上的住房,這也是逃離“北上廣”的誘惑所在。因為與一線城市過高的房價不同,二三線城市除部分高檔商品住宅外並沒有漲到讓人望樓興嘆的地步,人們的生活比較舒適而壓力很小。

  在一線城市主要是富人或職業投機者炒房,而二三線城市則是規模龐大的中産人士,如公務員、國企員工與商人等,參與者甚廣。二三線城市樓市投資性更明顯,因為這些城市以龐大的公務部門人口為主要部分,而各個公務部門幾乎都有自建住房,因此,若算上此前的房改房以及目前價格較低的自建住房,相當一部分人還有餘力購買地段較好的商品房。

  這種投資特徵原因複雜,首先是城市化過程中,一些部門建設新的價格遠遠低於市場的單位宿舍樓,因此,這些部門的家庭有能力繼續支付第二或第三套住房的首付與按揭。其次,由於通脹預期明顯,大部分人受到社會輿論或市場觀察影響,將儲蓄投資房産,房價上漲幾乎是全民共識。其三,攀比心態嚴重,儲蓄節儉不再是美德,擁有更多的住房或者好地段的住房才是有本事的標誌。

  之所以敢於超前攀比消費,主要是在二三線城市的居民有一個頑固的信念,那就是中國經濟將持續增長而不會停滯,這是他們樂於囤積地産的重要原因。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增長基本未曾遭遇大的起落,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被中國政府成功應對後,更加深了中國百姓對於政府調控經濟能力的信任,普遍存在樂觀的情緒,從而鼓勵他們在通脹預期下投資住房或超前消費。

  目前,透過這些現象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截然不同的景象:在一線城市過高的房價與不足的供給阻礙了龐大的剛性需求,政府一再出手打壓房價而無效,而在二三線城市則存在大規模的投資性過剩,普通家庭也參與到囤積住房的運動之中;一方面中國存在越來越明顯的産能過剩與成本上漲的矛盾,威脅到經濟增長,另一方面,盲目樂觀的情緒在蔓延。

  這種市場預期的分裂是危險的信號,造成預期紛亂的原因是公眾與市場對於政府調控經濟能力的信任與依賴。正是公眾堅定的認為中國政府將有能力與方法刺激經濟繼續高速增長,才鼓舞了大規模的家庭投資房地産,即使這個城市的供給已經出現過剩也不停止,更危險的是,公眾將投資房産視為戰勝通脹唯一的理財方式。

  不幸的是,中國經濟的宏觀調控已經進入進退兩難的階段,通脹預期在加強,而經濟增長潛力在減弱。也就是説,如果要抑制通脹,則可能令經濟增速下滑,這會能進一步打擊投資,並將房地産拖入風險之地。但如不抑制通脹,只會鼓勵各地的投資住宅的熱潮,從而可能出現大規模的過剩,進一步增加風險並禍及金融。可以説,中國實體經濟由於産能過剩而面臨瓶頸,大規模的城市化帶來的基礎設施投資與房地産開發也漸入尾聲,中國應該做好軟著陸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