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記者 高超
本報訊 國家統計局總統計師鮮祖德昨日證實,根據最新的消費結構統計情況,統計局啟用了新的CPI統計方案。鮮祖德強調,新的統計方案更客觀,但不存在拉低CPI的情況。證券界人士認為,由於近年來食品價格一直是推高CPI的最大動力,經過此次修正之後,CPI上行的壓力會大為緩解,“豬肉漲價引發加息”之類的情況會有所減少。
CPI結構修正 有助緩解通脹預期
可靠消息稱,更新後的CPI統計方案將隨一月經濟數據一同公佈。據本報記者了解,在新的CPI權重構成當中,居住類、醫療保健類、娛樂、教育、文化方面的權重上升,食品的權重出現下降。
在過去幾年的時間裏,由於農産品價格上漲推升CPI進而引發嚴厲宏觀調控政策的現象不時發生,這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獨有的一道風景線,但這種看似“深奧”的反饋鏈條卻越來越受到詬病。
“豬不生仔靠加息來治”的原理在很多人看來都是一頭霧水,而其背後潛藏的深層次誘因在於“管理通脹預期”。如今,CPI結構得以修正,變化劇烈的農産品價格對CPI的貢獻度呈下降趨勢。多位受訪的投資界人士均認為,短期內,這對證券市場上的通脹預期有緩解作用。
看清大趨勢 誰也逃不掉的通脹
雖然CPI的結構變了,短期內的數據或許會有些“低於預期”,但筆者要提醒投資者,通脹是一個長期的大趨勢,是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副産品,對此應該有清醒的認識。
首先,從成本推動的角度看,國內低端勞動力的無限供應以及與之相對應的廉價商品暢銷全球的局面正在發生深刻轉變。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將直接加大生産企業的成本,企業最終不斷試圖向終端消費者進行“轉嫁”。
其次,隨著國內市場經濟的發展步入成熟期,企業實體廣泛採用的競爭策略也在發生巨大的轉變。市場上經過精心包裝的高價“差異化商品”日益增多,而質優價廉的“大路貨”卻越來越沒有廠商願意生産。記者在日常的調研中對此有深刻體會,比如阿膠的價格兩年可以漲幾倍,原先一兩塊錢就可以搞定的低價抗病毒和感冒藥正被越來越多靠鉅額廣告樹立起來的同質化“新藥”所取代。這種因企業追求高效益而引發的定價策略調整,正在各行各業蔓延。筆者認為,這才是今後通脹最大的推手。
通脹對股市有時也是利好
我們也要看到,通脹對證券市場並不完全是利空。近期股市在對“1月CPI將創新高”的預期做出充分消化之後大幅放量上攻便是例證。説通脹的好話,需要一些勇氣,但事實確實如此。
其一,通脹環境下,包括居民儲蓄、場外炒樓資金在內的各路社會遊資需要避險,在房地産市場看不到空間的情況下,股市似乎成了最大的出口。
其二,物價的上漲在各行各業上下游之間傳導,企業的名義銷售額被通脹虛增。比如原先賣一噸棉花才能收回的貨款現在只要賣半噸便完成任務。對於那些處於毛利擴張階段的企業,價升量增的美妙格局只有在通脹的環境下才會發生,而這正是大眾投資股市所夢寐以求的標的。
當前的股市上漲,與通脹也許沒那麼多關係。但請記住,CPI已成浮雲,不要再迷戀低通脹。
《投資快報》發自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