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財政整頓將抑制經濟增長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2日 00: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上海證券報 官方微博 var tblog_skin=6;//設置模板 var tblog_channel=31;//設置suda統計參數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財政整頓將抑制經濟增長

  一、全球經濟復蘇仍然脆弱

  金融危機爆發後,世界各經濟體空前一致地採取了大力度的財政、金融刺激政策,以期刺激國內需求,推動經濟增長。但隨著刺激政策的陸續退出,各經濟體的內部需求並未完全恢復,實體經濟的發展仍然缺乏活力。美、日等發達經濟體,雖然繼續實行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並直接或間接地干預匯率,但外部需求增長遠遠低於他們的預期,國際收支的不平衡依然存在。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全球經濟復蘇將持續推進,雖然下行風險有所上升,但不會出現嚴重的全球性經濟下滑。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仍將是引領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復蘇速度繼續領先於發達國家。而高失業率將成為發達國家未來面臨的主要社會經濟挑戰,G20成員國確立的“實現強勁、平衡和可持續的經濟復蘇”目標,需在全球範圍內加速解決內部與外部的雙重失衡問題。

  IMF最新預測,2010年和2011年,全球經濟增速將分別達到4.8%和4.2%,與早先預期基本一致。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將分別增長7.1%和6.4%,其中,中國的經濟增長預計將達10.5%和9.6%,繼續在世界經濟中保持領先位置。而發達經濟體的增長率將只有2.7%和2.2%,

  2007年以來的世界經濟增長率(%)

  ■

  二、金融危機將會對貿易造成持久的影響

  過去40年,世界各國共發生了169次銀行和債務危機,通過跟蹤這些危機後的進出口變化發現,在危機後的頭兩年,進口往往急劇下降,即使在中期內仍然疲弱不振。相反,出口相對不受影響。經常賬戶逆差較高的國家往往經歷較大幅度的進口下降。同時,危機還伴隨著較大程度的貨幣貶值、較高的匯率波動性和相對疲弱的信貸狀況。

  因此,IMF預測,遭受金融危機打擊的發達國家的進口在幾年內都可能低於危機前的水平,經常賬戶逆差的縮小會持續一段時間。過去高度依賴發達國家外部需求的經濟體今後需要促進國內需求以支持增長。2010年,貿易正從全球經濟衰退中較好地恢復,但仍未彌補危機期間的損失,發達經濟體尤其如此。IMF初步預計,2011年,世界商品和服務貿易量將增長7%,比2010年的11.4%回落4.4個百分點。

  三、財政整頓的宏觀經濟影響

  為了恢復財政可持續性,許多經濟體需要削減預算赤字。為了對財政整頓的效應作出更準確的估計,IMF重點研究以削減赤字為動機的加稅和削減支出的情況。分析表明,財政整頓在短期內通常抑制經濟增長。在削減相當於GDP 的1%的預算赤字後兩年內,國內需求下降約1%,失業率上升約三分之一個百分點,凈出口通常會增加,總體影響GDP會下降0.5%。

  有多種因素通常能緩解財政整頓的短期影響。首先,中央銀行通常下調利率,貨幣貶值。這有助於緩解對消費和投資的影響,並促進出口。其次,當市場對財政可持續性較為擔憂時,財政整頓的成本較小。第三,與通過加稅進行財政整頓相比,削減支出的整頓帶來的陣痛較輕,因為削減支出後中央銀行會更大幅度地降息。

  但從長期看,財政整頓對産出有正面影響,特別是債務減少可能使實際利率和償債成本下降,使今後減稅成為可能。這將通過促進私人投資而提高長期産出。但在當今環境下,財政整頓的短期負面影響可能比通常情況下更大。在許多經濟體,中央銀行只能提供有限的貨幣刺激,因為利率已經接近零。此外,如果許多國家同時調整,産出損失可能更大——因為所有國家無法同時降低本幣價值和增加凈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