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1日 13: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網-齊魯晚報
眼下東西部地區對農民工的爭奪,本質上仍然是對廉價勞動力的爭奪。在這種爭奪中,與其説看到了勞動力價值的增長,不如説看到了提升農民工權益之艱難———工廠仍然希望通過賺取工人的廉價勞動維持現有發展模式,城市仍然希望靠農民工的廉價勞動維持既得福利。
□本報評論員 張金嶺
春節後,各地頻現招工難現象。其實,這種現象並非是今年突然出現的,近幾年已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現過。
事實上,招工難只是個表面現象,因為和招工難同時存在的,還有一個就業難———這才是我們面臨的真問題。未來,我國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依然存在,城鎮新成長勞動力和大量失業人員需要安置,中國每年就業崗位的缺口有一千多萬,勞動力供大於求依然是主要矛盾。儘管部分地方出現招工難,但勞動力供大於求的總體格局沒有改變。專家預測,未來15年內勞動力的供求總形勢是:就業壓力比預計的要大得多,勞動力供給比預計的也要多得多,就業形勢依然嚴峻。
現在總體上是就業難,而不是招工難。其實,所謂招工難,只是針對農民工這個特定群體而言的,基本不包括大學生和城鎮新增勞動力等其他就業群體,對這部分就業者來説,是就業難而不是有業不就。因此,所謂招工難,真相是招廉價勞動力難。
眼下,無論是城市服務業,還是製造業,都仍然把農民工當成維持行業生存的廉價勞動力資源。多少年來,正是農民工的廉價勞動,支持着餐飲、家政、娛樂、商業物流、建築等行業的發展,更支持着製造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産業的發展。在這些行業裏,即使農民工每個月只能拿到一千多塊錢的收入,但相比於從事農業勞動的收益,仍然是有吸引力的。由於城市和其他勞務輸入地不必考慮為農民工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務和公共産品,把農民工事實上排斥在城市化的大門外,因此,無論是城市化還是工業化,都是在把農民工的廉價勞動轉化成製造業服務業的利潤和城市福利之後,再讓農民工回到鄉村,在土地上尋求社會保障。所謂招工難的背後,掩蓋着的正是這樣一個巨大的社會問題。
眼下東西部地區對農民工的爭奪,本質上仍然是對廉價勞動力的爭奪。爭奪的籌碼,無非是工資高一點或低一點,無非是為農民工提供的福利多一點還是少一點,無非是派沒派大巴到勞務輸出地接農民工去上班,在這種爭奪中,與其説看到了勞動力價值的增長,不如説看到了提升農民工權益之艱難———工廠仍然希望通過賺取工人的廉價勞動維持現有發展模式,城市仍然希望靠農民工的廉價勞動維持既得福利。因為迄今為止,還沒有哪個爭奪農民工的地區或城市,包括東部經濟發達的地區和城市,願意向農民工提供教育、住房、醫療、失業等方面的保障,讓農民工享受和當地居民同等的社會待遇,把提升農民工的權益作為吸引農民工的條件,説白了,這種爭奪本身,仍然是對廉價勞動力的爭奪,是希望靠外來廉價勞動力維持本地經濟的高增長,換取暫時的繁榮。一些地方對現有發展模式的這種路徑依賴,極有可能消解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內在動力,可能使加快城市化進程的目標化為泡影。
破解招工難的治本之策,就是為農民工提供和當地居民同等的社會待遇,讓農民工更多地分享城市化和工業化的紅利。靠賺取人口紅利維持高增長的時代必將終結。隨着新一代勞動者對提高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隨着人們對公平正義的訴求越來越強烈,那種靠賺取人口紅利維持經濟高增長的發展思路,已經越來越不合時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