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1日 07: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證券時報證券時報網 官方微博 var tblog_skin=6;//設置模板 var tblog_channel=31;//設置suda統計參數
有代理商宣稱數十元即可投資農産品;業內人士建議加強監督管理
證券時報記者 遊石
乾旱題材讓整個農業板塊火了一把,當然更引發政府部門對於物價形勢的擔心。為抑制市場過度投機,國內期貨交易所近期紛紛提高投資門檻。但另一邊某些大宗交易市場代理商卻借機攬客,向投資者推銷低門檻的現貨産品。
近日,農業股和農産品期貨大幅上漲,在期貨、股票的QQ群裏,不時出現一些電子現貨交易平臺的宣傳資料,稱農産品正面臨歷史性投資機遇,最低僅需幾十元即可以從事交易。
據某代理商介紹,電子現貨才推出不久,屬於新興市場,主要交易白砂糖、玉米、油菜籽、小花生、大豆和大花生等農産品,其價格波動受供求關係,天氣和氣候的影響,容易把握。農産品電子現貨與股票相比,具有杠桿、T+0和雙向交易機制,收益快,是較為適宜的理財産品;和國內期貨相比,農産品電子現貨門檻低,適合大眾投資者投資,並有獨立夜盤,白天沒有時間的工薪族也可以晚上操作。
該代理提供的宣傳資料仲介紹,以投資10000元為例,剔除掉手續費因素,在股票市場上可以買10元股票1000股,股價漲3%賺300元。如果在某大宗市場上買粳米,可以做140批(相當於股票單位“手”,每批保證金70元左右),實際操作動用70%資金買100批,當粳米價格漲3%(10.5元)時,可以賺1050元,該筆收益相當於投資股票收益的數倍。並且門檻也非常之低,理論上買賣粳米只要70元左右,而一些小的品種只需要十多元訂金。
“現在正是很好的農産品投資時機,開戶後馬上就可交易。但建議不懂電子現貨的投資者初始用少量資金學習,公司有老師免費指導,等熟悉後再追加資金。” 營銷人員表示。
繼去年7月,俄羅斯、烏克蘭因乾旱減産,限制小麥出口後,10月份以來,我國北方小麥主産區也遭受嚴重旱災。嚴峻的農業生産形勢引發對糧食産量下滑和通貨膨脹的擔憂,農産品市場又開始新一輪炒作。2月8日,央行突然宣佈加息,2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促進糧食生産,但當天,也就是國內各市場節後恢復交易的首日,以小麥為首的農産品價格即出現了暴漲。
為控制物價,抑制市場過度投機,去年“國十六條”就明確提出要加強農産品期貨和電子交易市場監管。事實上,國內期貨交易所已于前期紛紛提高投資門檻,在取消手續費日內交易單邊優惠措施外,不少品種保證金大幅上調至歷史超高位水平。受此影響,農産品期貨的持倉和成交量都明顯下降。另有消息稱,監管部門還可能考慮擴大農産品期貨合約的規模,並在商品期貨推行投資者適當性制度,以將多數投機散戶擋于門外,防止市場過度炒作。
但在大宗電子現貨交易市場上,證券時報記者卻注意到了一些代理商借機以低投資門檻、高回報噱頭攬客的情景。
業內人士介紹,由於缺乏市場管理主體,近年來電子現貨發展一直比較混亂。在此情況下,某些電子現貨市場的會員代理商和會員運作極不規範,存在信息誤導、承諾回報、代客理財、甚至盜用客戶密碼、挪用客戶資金、惡意炒單等行為。而且一些現貨市場為了快速發展,縱容代理商採用傳銷式的營銷,層層許諾給下級高額返傭,導致一些沒有風險能力的投資者誤入市場,産生虧損後糾紛不斷。
2009年底,國家工商總局發佈232號文,要求“全國禁止新設立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市場”;2010年初,商務部也發佈了《中遠期交易市場整頓規範工作指導意見》;2010年6月底,在國務院的統一部署下,商務部、發改委、法制辦、證監會、銀監會、工商總局和公安部七部委聯手組成調查整頓小組深入一些地方的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市場進行現場調查整頓。
但業內人士建議,有關部門還需進一步強化對此類電子現貨市場的監督管理,尤其在制度設計上,急需建立多層次的監管體系,規範下面的代理商和經紀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