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後市糧價溫和可控 緊防資本借機炒作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1日 06: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證券時報證券時報網 官方微博 var tblog_skin=6;//設置模板 var tblog_channel=31;//設置suda統計參數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據新華社電

  乾旱威脅下的我國糧食市場,正處於風口浪尖。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扶持糧食生産的10條措施。當前旱情對糧食市場有何影響?“國十條”會産生怎樣的效果?後市糧價何去何從?

  “含金量高,針對性強,覆蓋面廣;速度之快,力度之大,密度之高,出乎預料。”針對促進糧食生産的“國十條”,南方糧食交易市場總裁助理熊學華如是説。

  農業部有關人士表示,從擴大抗旱補助,到提高稻穀最低收購價,表明國家促進糧食生産、穩定物價的著力點,已從此前單純北方小麥産區的抗旱,擴大到了小麥、玉米、水稻三大主要糧食作物的扶持,實現了從“單純抗旱”到“綜合促糧”的轉變。

  “這是一套政策組合拳,有利於減少農民的災害損失,穩定農民種糧的收益預期,提高種糧、管糧積極性。”熊學華説。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李國祥説,在政府高度重視穩定物價的背景下,依然提高稻穀最低收購價,這透露出強烈的經濟信號:國家不會通過打壓原糧收購價來穩定物價。

  “這與加息控通脹、限購穩房價的調控是截然相反的。”李國祥説,這表明政府穩定物價的宏觀調控,堅持“有保有壓”的思路。

  由於受旱情等災害影響,被稱為“百價之基”的糧價,2011年走勢將會如何?作為世界最大的小麥生産國,我國北方乾旱已引起國內外市場關注。春節前後,國際期貨市場農産品價格大幅上漲,2月9日,國內期貨市場強麥已突破3000元/噸。有關國際組織發表預警稱,中國乾旱可能對世界糧食市場造成衝擊。

  但李國祥等專家認為,中國和世界糧食市場素來隔著“防火墻”,二者之間互相略有影響,但不存在決定性的關係。2010年,國際麥價因俄羅斯等地災害全年上漲近45%,但國內麥價僅上漲5.1%。

  權威人士表示,由於中國對糧食安全的高度重視,其遠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的糧食庫存消費比和95%的自給率,將力保中國自身的糧食供應。中國糧食産量已首次實現“七連增”,這是政府調控市場的重要砝碼。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今年我國實現夏糧豐收仍有一些積極因素,如政策信號強,有利於減少災害損失;播種面積略有增加,春灌用水有一定保障等。“冬小麥目前生育進程才到一半,中後期迴旋餘地較大,奪取夏糧豐收是有希望的。”

  “由於國內外糧價均處於歷史高位,加之大量糧食庫存和抗災成效的顯現,預計今年我國糧價呈現‘溫和可控’的波動態勢。”李國祥説。

  但有關專家提醒,要提防投資客借旱災炒作糧價。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説,由於當前市場流動性過剩,必須加強監管,防止炒家拿旱災當題材,在期貨市場大肆炒作,帶動現貨市場跟漲,從而放大災害的減産預期,加劇糧價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