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1日 02: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上海證券報 官方微博 var tblog_skin=6;//設置模板 var tblog_channel=31;//設置suda統計參數
⊙記者 朱周良
2月9日絕對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交易所並購日”。在倫敦證交所宣佈與多倫多證交所合併僅僅數小時之後,全球最大的股票交易所紐約泛歐交易所亦宣佈,正在與德意志證券交易所進行深入磋商,有望合併組建新的全球交易所老大。
與倫交所主動“迎娶”多倫多交易所的交易不同,紐交所和德交所的牽手更多有些“下嫁”的意味。根據雙方的聯合聲明,並購後的新公司將由德交所的股東控股,持股比例達到59%至60%。而且,新公司實體的註冊地將選在荷蘭,而非美國的紐約。
如果交易完成,將意味著已有219年曆史的紐交所首度由外國人控股。對於作為華爾街乃至美國資本主義重要象徵的紐交所而言,這樣的改變實屬罕見。
按照協議,此次並購將完全通過換股方式進行。新公司將設兩個總部,分別位於紐約和法蘭克福。一旦合併完成,將形成一個跨越美國、德國、法國、荷蘭和葡萄牙的全球最大證券和金融衍生産品交易平臺。在該平臺上市的上市公司市值可達15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股票市值的28%。而集團旗下的衍生品市場則多達11個。
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週四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此次合併交易對紐交所來説是一個防禦型的舉措。因為隨著納斯達克等電子交易市場的快速發展,仍未完全電子化的紐交所日益感受到壓力。另一方面,盈利能力更豐厚的衍生品交易的迅速壯大,也給紐交所等專注于傳統現金股票業務的交易所帶來生存危機。
對於紐交所放棄在新公司中的控股權,謝國忠倒並不認為很不正常。他表示,對交易所而言,更重要的還是在於監管權的歸屬,交易所本身的所有權只是經濟利益的分配問題。不過,專家也提醒説,考慮到這一交易的龐大規模和象徵意義,要最終成行還需經過美歐雙方的層層監管審批。
招商證券香港董事總經理溫天納注意到,隨著上市資源和交易份額爭奪戰的日漸升溫,全球交易所正掀起新一輪的並購大潮。很多交易所都選擇了強強聯手,避免惡性競爭,在全球市場壟斷自身的優勢。溫天納表示,這對亞太地區的交易所也會帶來啟示。
港交所的發言人10日表示,如果條件成熟,該交易所也願意與適合的夥伴展開闔作,但目前並未發現任何重大的聯盟機會。幾個月前,新加坡交易所剛剛宣佈出價83億美元,收購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的全部股權,有望打造亞太地區第二大證券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