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經濟臺滾動新聞 >

[今日觀察]又加息了(2011.2.9)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09日 23: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CTV-今日觀察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專題:2011年經濟運行數據

    時隔幾月,央行再度加息,存款、房貸、利率上調給百姓生活帶來哪些細微變化?《今日觀察》正在評論。
   
    主持人(史小諾):大家好!今天是春節長假之後上班的第一天,首先要代表《今日觀察》欄目給觀眾朋友拜個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心情愉快!
    央行昨天晚上宣佈加息的消息佔據了今天眾多媒體的頭條的位置。那此次加息老百姓到銀行存款能增加多少錢?還房貸的人要多還多少錢?存款怎樣存更加地核算?房價能否降下來?在未來加息還會繼續嗎?
    今天演播室的評論員是馬光遠和張鴻。首先一起來看一下相關新聞。
   
    2月8號晚,兔年春節長假的最後一天,央行宣佈自9號起上調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利率0.25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相應調整。調整後一年期存款利率達到3%,一年期貸款利率達到6.06%,這是央行今年首次上調利率,也是2010年以來第三次上調利率。兩次上調利率分別是在去年的10月19號和12月25號,在此次調整方案中,人民幣活期利率從0.36%上調到0.4%,這也是2008年11月以來活期利率首次上調。除活期外的其他檔次存款利率上調幅度都大於0.25個百分點,上調幅度最大的是5年期,由4.55%上調到5%。
    貸款利率上調幅度則相對較小, 6個月及1—3年貸款利率加0.25個百分點,3—5年加0.23個百分點,5年以上加0.2個百分點。加息後如果您是儲戶,存款10萬元,分別存活期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兩年、三年、五年,一年的利息分別增加40元、350元、300元、250元、350元、350元和450元。如果您想轉存,銀行工作人員提醒市民應算好轉存臨界點。具體來看,三個月定期存款14天、半年期23天、一年期35天、兩年期72天,三年期92天,五年期176天以內轉存比較合適。
    如果您有房貸要還,以首套房貸100萬元20年期限為例,在此次加息前,月供為7396.98元,加息以後為7514.72元,相差117元,貸款總利息由77.52萬元增加到80.35萬元,增加了2.83萬元。
    兔年首個交易日,A股低開收跌,上證綜指收于2774.07點,下跌24.89點,跌幅0.89%,深圳成指收于11807.93點,跌幅1.53%,金融、地産板塊大步下跌。
   
    主持人:其實剛才這個片子已經給我們簡單的算了帳了,這個存貸款利息的增加,老百姓,尤其是算小帳的老百姓,還有很多的老年人肯定會非常關心。因為自己存在銀行裏面的錢,它存款的這個利息會增加多少。
    張鴻:對。
    主持人:還有就是還貸的老百姓可能會比較關心,兩位在這裡首先給我們算一筆帳好不好,剛才片子算過了,但是這個走勢再給我們清晰地捋一下。
    張鴻(財經頻道評論員):這個其實新聞裏面帳算得已經很清楚了,我們在微博上把這個題一挂出來,馬上就有跟帖的,我看老馬也轉帖了,是吧,然後馬上就有網友説這個影響很大,我每年要多還好幾萬。
    主持人:對。
    張鴻:這多還好幾萬這房子可就夠大的,因為一個月才,你要貸款一百萬的話,可能才多還一百多塊錢。
    主持人:對。
    馬光遠:可能利息都翻倍了。
    張鴻:可能這房子挺大,然後還有一個説,説我本來是選擇的還貸利率遞減,就是我今年在年輕力壯的時候我多還,然後等年老的時候我少還點,結果今年比去年還的可能還要多,所以這個會受到影響。還有一個叫錢奴,我管他叫錢奴,為什麼有錢還奴呢?因為就是我們通常説的負利率,就是你存款存了一年,你的這個利息的收入跑不過物價上漲的幅度,CPI,所以現在你看一年期的漲到3%,按照去年如果一年的話是3.3%。
    馬光遠:3.3%。
    張鴻:基本上算是保本,你不要指望你存1年期你就掙錢,但是存5年期你已經掙錢了,對吧。
    馬光遠(財經頻道評論員):2年以上基本掙錢,2年3.9%,3年的是4.5%,5年以上應該來説的話差不多就是負利率的這種影響基本上沒有了。
    張鴻:對。
    馬光遠:大家也願意存錢了,不會把錢從銀行裏搬到外邊去,以前買房的跟今年買房也是不一樣的,因為按照利率調整的話,以前買房的這個利率調整要到明年才能生效,但現在買房是立即就要受到這個影響。
    主持人:我們再來説一下今天的股市,從今天股市的走勢來看,兩位分析一下這個老百姓和機構的分析者對於加息的反應是否比較正常?
    馬光遠:基本上來説的話,跟我們前面算帳的反應是一樣的,你比如説這次加息的一個特點是不對稱的加息,普遍的存款的利率的上調,要比貸款利率要高一點,也就是説主要是吸引大家把錢存在銀行裏面,不要受這個負利率的影響,所以這個對銀行股影響非常大。這次我們看到在整個股市總體來看的話,上市整個是下跌了24點多,沒有迎來開門紅,銀行股、地産股的表現都應該來講的話,都是非常慘澹的。整個地産股是全線的下跌,銀行股也是,所以這個我們可以體現出,這次貨幣政策無論從心理層面來講,還是從簡單從算術題來講的話,都達到它預期的效果,因為非常突然。昨天我記得外邊鞭炮還在響,我聽到有人説加息了,趕快給我打電話。
    張鴻:就不放炮了。
    馬光遠:對,一下子放炮可能還在繼續,但説明這個所起到的警示作用,不僅僅體現在數字方面,不僅僅體現在我們算帳層面。
    張鴻:對。
    主持人:我們看到從去年10月到現在將近5個月的時間,已經是央行第三次加息,那麼加息的目的和它具體的影響會是哪些?接下來我們通過一個片子一起來進行了解。
   
    此次加息的原因包含了眾多因素。
    今年以來,全球氣候異常導致糧食等農産品價格上漲,本月3號,聯合國糧農組織發佈報告稱,全球糧食價格指數已經連續7個月上漲,今年1月全球食品價格指數達231點,環比增長3.4%,這是糧農組織自1990年開始統計食品價格以來出現的最高值。
    此外,持續的負利率,勞動力與資源品價格上行,國內流動性依舊寬裕,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不斷發酵的通脹預期也成為此次加息的重要原因。而促使央行此次加息的另外的一層原因則是,1月份過快增長的信貸規模。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説,從1月份信貸規模超萬億元來看,市場對流動性的需求仍很強烈,春節前央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到19%,使得銀行資金面吃緊,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在短短一週內,從略高於5%一路跳升到7%—8%,創下4年來新高,這表明僅僅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而不加息,簡單調整資金供給,而不調整資金需求,並不能根本解決問題。
    巴曙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這一次上調利率我想很重要的一個原因,1月份整個信貸投放增長很可能還會比較快,而且1月份的物價因為氣候的原因,因為可能春節的原因,很可能會創出新高,同時近期的境外的一些商品價格也出現了明顯的上漲,所以綜合幾個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對1月份的這個物價和通脹壓力作出了一個政策調整,一個政策的反應。
    不僅在中國,今年以來為了應對通脹,全球一些新興經濟體掀起了一股加息熱潮,秘魯央行1月7號加息25個基點,到3.25%,泰國央行1月12號宣佈加息25個基點,到2.25%,韓國央行1月13號意外加息25個基點,到2.75%,巴西央行1月19號決定加息50個基點,到11.25%,印度央行也在1月25號宣佈加息,進入2月,印尼央行也宣佈加息。
   
    主持人:我們首先會注意到這次加息的一個時間點,它是在春節長假之後的,春節長假的最後一天,還有距離上一次的加息是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那麼這個時間的結點的選擇上會有什麼樣的特點嗎?
    張鴻:上一次是聖誕假期,這一次是春節假期。
    主持人:對。
    張鴻:所以有人説這是不是以後這個加息都選擇在假期的最後一天啊,當然這是個玩笑,但是這次它有一個特殊的原因,我覺得它可能和最近一段時間北方的持續乾旱是有關係的,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注意到這樣一個新聞,就是今天溫總理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裏面,專門研究農業生産,就研究促進農業糧食生産的這樣的一些措施,為什麼呢?因為已經好幾個月乾旱了,北方的冬小麥的主産區,受災面積。
    馬光遠:我看到有人評價説,這個山東的乾旱是200年來難得一遇的。
    張鴻:對,農業部有個統計嘛,説北方八省的冬小麥受災面積是佔了35.1%。
    主持人:農産品價格會上漲。
    張鴻:對,所以大家的預期是這個,而且在期貨市場上已經表現出來了,而且聯合國糧農組織也有一個數字,有一個東西叫食品價格指數,達到231%,而且這個指數是1990年創辦的,這是最高,達到最高值。而且他們相關經濟學家分析説未來幾個月可能還要走高。所以這個,就是除了我們説控制物價啊什麼的,這個的預期可能是我們突然加息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點。
    主持人:馬老師是否同意這個觀點?
    馬光遠:馬上應該説11號要公佈1月份的數據了。
    張鴻:對。
    馬光遠:這個數據由於受季節性因素,特別天氣因素,這個天氣除了中國的這個乾旱以外,全球事實上從去年四季度,冬季到現在氣候一直不正常。
    主持人:對。
    馬光遠:在整個全球的糧食價格都産生了很大的影響,也就是説不僅僅是中國在預防通脹,全球性的通脹也可能一下子到來,我們看到這個央行加息以後,緊接著全球的大宗商品價格期貨指數馬上大幅下挫,這個説明呢全球包括中國在內。
    主持人:今天的數據已經出來了嗎。
    馬光遠:對,已經出來,下挫非常厲害,到1.5%,説明這個包括中國在內的這種全球的對未來通脹的預期在大大加強,而且我們知道在春節期間,溫家寶總理兩次提到通脹的問題,2月1號團拜會的時候講“要堅決地抑制物價過快上漲”,那麼2月2號的時候特別提到“今年要把抑制物價的過快上漲作為經濟領域的頭等大事”,這個高度我覺得是近幾年來很少見的。
    張鴻:對。
    馬光遠:那麼如果我們考慮到上一次通脹的這個週期,就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前,那麼一個加息週期來看的話,這一次加息跟央行以前的很多舉措我發現不太一樣,因為央行以前在加息的時候我們老在期待,説馬上要加息了,馬上要加息了,但是就是不加息,這一次我們期待它肯定會加息,但是沒有想到在假期還沒有過完呢,鞭炮還沒有……
    張鴻:突然加班。
    馬光遠:突然加班,加息,所以這次預示著無論是從國內來看,還是從國外來看的話,整個大家對全球未來可能面臨的通脹的預期大大加強了。
    張鴻:對。
    主持人:那麼在未來一段時間,加息是否會進入一個通道,一個軌道,是否會成為一種常態?那麼加息這把“雙刃劍”怎樣使用會更加地靈活?更加地穩妥?稍候我們繼續討論。
   
    未來是否還會加息?百姓投資理財該如何應對?《今日觀察》正在評論。
   
    主持人:歡迎繼續收看《今日觀察》,從昨天晚上央行宣佈加息到今天,一天的時間裏,專家學者也是在各家媒體上發表了自己對於加息的不同的觀點和解讀,接下來通過一個片子我們一起來了解。
   
    專家學者熱議央行今年首度加息。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的觀點是:我們應該在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逐漸加息,並且允許人民幣今年升值5%,以遏制通貨膨脹,並避免資産泡沫的形成。
    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認為:今年以來全球氣候異常導致農産品價格上漲,未來可能對我國物價上漲形成較大壓力,而目前的負利率水平也並未由於上兩次加息而得到改觀,因此,央行果斷加息符合市場預期。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認為:此次加息符合預期,估計存款準備金率2月底或3月初還會調整。加息的大環境基於流動性的管理和經濟的過熱程度,加息是控制經濟偏熱的手段和房地産調控的手段。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吳曉求認為:央行此次加息抑制通脹的政策導向意圖明顯,但政策效果還有待觀察,從長遠看控制物價還要增加産品供給。他表示,央行此次加息後銀行資金成本已經很高,未來緊縮空間有限,政策會趨於穩健。
    玫瑰石顧問公司董事謝國忠表示:央行此次還是小步微調,負利率短期仍難緩解,後期還有加息動作。他指出,隨著節前國家一系列的樓市調控政策出臺,一線城市樓市已經進入了下降週期,調整週期至少要維持三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高級研究員余永定認為:中國不僅應當抑制“熱錢”進入,還需要注意正常渠道的資金流入。中國需要澄清一個概念,我們以前非常注意抑制“熱錢”流入,通過所謂正常渠道流入的資金我們還是鼓勵的,但現在這兩種流入資金的區別正在減少。
   
    主持人:那剛才我們也是説到了像利率的調整它是一種,就是加息是利率調整的一種工具。
    張鴻:對。
    主持人:所以它肯定就是一把“雙刃劍”,如果説它可以很好地抑制通貨膨脹或者是防止經濟過熱,那麼它的反面將會是怎樣的?
    張鴻:其實我們任何一個政策都是“雙刃劍”,無非就是我們選擇它的時候,要讓它最鋒利的那一面對準敵人,比如説如果我們把物價,把通貨膨脹當做敵人的話,那就是更多的去傷害這個通貨膨脹,而不是傷害我們自己,所以這個選擇尺度非常重要。
    主持人:要靈活使用,適當使用。
    張鴻:對,我們這個幅度並沒有那麼大,那可能傷害我們自己的是什麼呢?比如説這個出口企業,肯定會受到影響,對吧,尤其沿海一些中小的那些企業,本來他們這個元氣剛剛恢復,剛剛恢復,對吧。還有一個就是剛才余永定教授也談到了,就“熱錢”的這個流入,因為你這邊的利息一增加,本來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就很大,然後那就鼓勵,等於在鼓勵外邊的資金進來,那我們能不能有好的辦法應對這些“熱錢”。還有呢,就是説有一些成本可能會因為加息而上漲,有一些他貸款買的房子是出租出去的,所以你看他成本增加了吧,他成本增加以後他會幹什麼呢。
    主持人:租金上升。
    張鴻:對,他會把這個轉嫁到租金,那其他其實也是一樣的,説這個成本會不會也轉加到某些産品上去,還有一個就是,我們通過加息吸引了更多的錢進到銀行裏,從投資領域,比如説從股市進到銀行裏,那事實上也從消費市場可能也會進到銀行裏,就是説當我們在鼓勵促進消費的時候,那是不是加息其實對消費也是,雖然很小的一個傷害。
    主持人:會因為存錢多而減少消費嗎?
    張鴻:對。
    馬光遠:對,整個現在大家談論最多的就是,這一次開市加息,兔年開市是不是中國的貨幣政策進入一個加息的週期,會不會成為一個常態。
    張鴻:對。
    馬光遠:事實上我們如果看上一次加息週期,上一次加息最早2004年10月,然後緊接著就是兩年沒有加息,到2006年到2007年12月,這是一個加息週期,這個加息週期呢,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從2點幾,最後加到4點幾,現在我們加息應該來講的話,算上上兩次才剛剛開始,一年期存款利率已經到3%,如果説到上一次的高點4.14%,存款利率到4.14%的話,那麼對應的CPI是6.9%,但是這一次如果我們算這個帳的話,意味著今年可能也會加息,但是如果我們把遏制物價過快上漲的任務,如果我們考慮的艱巨一點,長期一點,那麼放到兩年的週期裏邊我們來看的話,那麼今年最多我認為可能最多加兩次,然後到3……
    張鴻:也就是最多還有兩次。
    馬光遠:對,到3.5%我覺得已經到頂點,因為還要把所有的“彈藥”要留在明年,如果萬一明年整個全球的通脹上漲的話。
    主持人:還有空間。
    馬光遠:你如果沒有“彈藥”的話,那麼你沒法再往上加了。
    張鴻:你是説先讓這個“子彈”先飛一會兒。
    馬光遠:對,我的意思説,已經3.0%已經是比較高了,因為整個負利率情況已經做改變,但是今年整個加息的週期裏邊,還有一個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就是房價因素,那麼在上一個週期裏邊整個房地産泡沫雖然大家一直在説,一直在説,但是對整個宏觀經濟的影響,負面影響沒現在這麼大,所以現在應該説是一把劍對準兩個敵人,一個敵人是通脹,但是第二個最主要的房地産,因為我們整個房價的調控正處於第三波的週期,那麼房地産本身能否穩定影響“十二五”整個我們經濟結構調整,産業轉型的任務能不能完成。所以今年整個週期來看的話,如果説房地産整個的價格表現,還有它的調控的效果不明顯的話,可能就是一個蹺蹺板,如果説物價往下走的話,但是房地産仍然沒下來的話,不可避免地仍然要進行加息,所以從這個週期來看的話,我認為説現在已經進入一個從緊的週期,進入了一個加息的週期,應該説這個並不言之為過,但是整個加息的幅度可能沒有我們想像那麼大,不會到四到五次,我覺得今年有兩次,明年再有兩次的話,整個貨幣政策本身的這種靈活性就能夠體現出來。
    張鴻:我看市場上普遍的專家預測好像都是上半年可能還會有一到兩次的加息,然後下半年再看看情況怎麼樣可能還會放鬆一點,如果有效的話。
    馬光遠:但是整個物價,我的感覺因為比如説以去年為例,我們大家判斷認為上半年比較厲害,下半年會逐漸的回落,但事實上認為貨幣投放量,包括全球性的一些因素,導致去年下半年反而成了一個物價往上走的一個高點,那麼今年會不會成為這一點,我覺得這一點並不可能排除,所以究竟加息的“彈藥”是在上半年投放,還是“子彈”在下半年打出來,我覺得現在還不敢説,因為下半年究竟會怎麼樣,如果美國經濟復蘇比較快的話,下半年我覺得不能排除説出現全球救市以後的這種最大的負面效應就是通脹效應出現,現在歐洲已經出現了,它的CPI的這種漲幅已經超過了央行的預期了。 如果説全球性的通脹來臨的話,下半年的物價走勢我覺得真的不好説。
    主持人:那接下來我們再來聽一下財經頻道特約評論員,他們有怎樣不同的觀點。
   
    連平(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加息目前還是處在這一輪的上行週期過程當中,我們覺得未來利率還可能會有上調,上半年也可能再加一到兩次,物價上漲的速度在今年比去年要加快,在這種情況下面,一年期的存款利率水平從去年的2%多一點,進一步提升到3%到3.5%,這樣的一個區間,我們覺得是比較合適的,所以我們覺得未來超過4%,在短期內可能不大容易看到,但是在3.5%左右,這個還是有可能看到的,那麼這樣的利率水平對於經濟增長,對於抑制通脹,改善負利率的狀態等等應該説都會發揮作用。
    譚雅玲(中國外匯研究院院長):本身我們的加息對策跟外部的主要貨幣美元、歐元或者其他主導貨幣的利差在明顯的加大,近幾天人民幣升值的預期非常強烈,加息利差的空間加上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又存在可能給我們的控制力和未來我們的風險把握度帶來很大的難度。我覺得(加息)抑制通脹的作用應該是有限,這一輪的通脹是跟投資的因素和投機的因素有很大的關係,跟流動性也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單用一種工具想達到政策的初衷我覺得難度非常艱難。尊重現實,揣摩現實,再找出政策的對應是關鍵,而同時你的組合性應該進一步地加強。
   
    主持人:好,關於這樣一個老百姓非常關心的加息的話題,我們再來聽一下網友的評論。
    “雲落枯砂”説,“加息吸儲使資金回流,既能夠縮減流動性,抑制通貨膨脹預期;同時也減少居民購房熱情,從緩解供需矛盾上,支持目前的房地産調控,投資市場過熱的局面將得到一定控制,符合‘池子理論’。”
    我們再來看看“開化飛躍”,他説“管理通脹預期央行加息,説明穩健的貨幣政策向我們走來,我認為加息可以抑制流動性過剩,可以適當地平抑高漲的物價,也是對新國八條的肯定和補充,我支持加息,長期負利率必須更改,未來我希望房價能夠下降一點,物價不要再漲,工資漲幅能跑過CPI。”
    我們再來看看這位“四川甘蔗”,他説“此次加息對老百姓的存款增加了信心,但是也對想要貸款創業的人增加了壓力和難度。”肯定會是這樣的。
    那麼如果未來還會繼續的加息,比如説一到兩次,那麼對於普通老百姓,或者是説對於我們中小企業家來説,他們在未來這段時間裏面,他們的投資,他們的理財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張鴻:剛才最後一位網友,其實他的建議讓我覺得很感慨,因為他説我如果創業的話可能成本會加大。
    主持人:增加。
    張鴻:所以我想我們在未來加息的時候,能不能考慮區別對待,就是比如説這些中小企業解決就業,解決未來這個工資收入,解決未來消費的主力軍,能不能給他們一些利率上的優惠,正因為他們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那批人。
    主持人:對。
    張鴻:所以説當他們壓力更小一些,可能中國的經濟壓力會小一些。
    馬光遠:選擇性的加息,在對一些行業加息的同時,對中小企業不再加息,降低他們的成本,我覺得這韓國也在做,當然有保的部分也有壓的部分,比如説這個房價,事實上從第三波調控本身來講的話,今年事實上這個從政策本身的表述來看的話信心非常足,要堅定不移地遏制房價過快上漲,説得非常明白。加息應該能給它加一把勁,所以説我們在保證中小企業,保證我們整個貨幣流向的同時,因為中央整個在貨幣政策流向上來講的話,就要流向中小企業、流向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