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拯救動物,就是拯救人類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01日 00: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黃賓

  近來女兒越來越愛貓了,這不禁讓我有些擔心。

  近幾個月來,8歲的女兒每天都會到樓下去喂三隻流浪貓。那是一隻母貓和它去年剛生的兩隻小貓,女兒給它們起了名字:慧慧、莉莉和靈靈。

  小貓們很可愛。

  一聽到女兒的聲音,它們就會立刻從草叢裏、棚頂上、帶刺的灌木叢中,飛快地、奮不顧身地衝上前來。秋冬的午後,當我們在樓下陽光裏看書時,它們也會偎到我們腳邊,膽大的莉莉甚至愛上了我家紫色的板凳,喜歡臥在上面曬太陽。一位養貓的大媽説,它們並不全為了吃,而是和你們要好。有一天晚上回家,才走到大門口,黑暗中就躥出幾條黑影來迎接我們,要知道那離它們的營地還老遠呢。那時真有一份喜悅和感動,貓給我們帶來了不少樂趣。

  女兒很喜歡它們。她積攢下來的零花錢平時捨不得花,卻願意不斷掏出來去買“昂貴”的貓糧。她每天都記著去喂它們。她還很為貓媽媽慧慧擔心。

  因為自從小貓長大以後,慧慧時不時會消失一兩天。整天就聽女兒在念叨“慧慧怎麼又不見了”。我跟女兒説:“你一天就見它們一面,三四天見不到都是很正常的。”這才耳根清凈許多。

  可那天女兒跟我説:“慧慧已經不見5天了!”我的心一沉,感到凶多吉少。我在小區裏轉了一圈,也沒找著。後來托了打掃衛生的阿姨四處找。又過了一天,女兒欣喜地告訴我,慧慧找到了!原來它掉進了小區偏僻處的一個窨井裏,爬不上來,是用一塊板才把它拖上來的。再見到慧慧時,瘦了,但還算精神,有一種失而復得的憐惜。這才知道人和這些小生命之間,原來這麼容易就能産生感情。

  按説女兒對小動物有愛心、做事有責任心,是很讓人欣慰的事情,可我這做爸爸的卻越來越擔心:那兩隻小貓好像也是母貓,等這三隻流浪貓再生小貓,女兒能照顧得過來嗎?等到貓又生貓,可怎麼是好?

  於是人貓之間,彼此喜歡,卻又糾結。記起北京的愛狗大媽張呂萍對瞪著她看的狗狗説的口頭禪是:“你們看沒了我的幾百萬,看得我孤身一人,看得我沒有退路。”

  因為喜歡貓狗,真會搞得這麼慘嗎?那是真的。

  1995年前,張呂萍原是一個涉足房地産、餐飲業的成功商人,資産千萬。1995年,國家“限養法”出臺,愛狗的張呂萍“不得不”接收了一大批熟人、熟人的熟人“甩包袱一樣”扔掉的狗。

  而養了五六十隻狗的她被鄰居、社區視為威脅,從此攜貓帶狗開始了雙井、十里河、大興、門頭溝、小湯山的“逃難”歷程。2004年,她終於在小湯山擁有了佔地43畝的合法新居———“北京人與動物環保科普中心”,到目前收留的流浪、殘疾貓狗達400多只。其中,有不少是她已養了10多年的老狗。“一隻也不能死”(指非自然死亡),是她的信念,也使她欲罷不能,只能竭力慘澹維持下去。

  張呂萍的付出是一般人無法承受的,但無疑是讓人敬佩的。在此我要指出的是,她收留了400多只流浪貓狗的背後,也就意味著有那麼多人遺棄了這些貓狗。

  縱使你有千般理由,舊城改造、城鎮化、SARS,或是它重病纏身了,都不能成為遺棄的理由。作為主人,你既然養育了這個小生命,就要對它負責,不管生老病死。這也是我至今沒下決心去養一隻貓狗的原因。

  聖雄甘地曾經説過,對待動物的態度,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標尺。確實,經常出現虐殺動物的現象,有些地方至今仍存在活吃動物的陋習等,這都在提醒我們,為動物立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另一方面,我要説的是,對待動物的態度,也是人類文明的標尺。

  考察人類與動物的關係史,人類對動物不負責任的態度,可以説由來已久。

  我們看到的,總是人類對於地球資源貪婪地無休止地攫取,只是為了獲得更多的物質享受,美其名曰創造物質文明,就去難以逆轉地毀壞森林、水質和大氣,使得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使得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瀕臨滅絕。

  作為地球的主人,我們難道不該負起責任來嗎?

  雖然,人類對於自身的問題已經有所警覺:1991年簽署了《生物多樣性公約》,1997年又簽訂了《京都議定書》,但十分遺憾的是,人們對環境問題的嚴重程度還抱有幻想。我們看到,從哥本哈根到坎昆,一系列國際會議開得如此跌跌撞撞、舉步維艱。國家之間、族群之間,美好的共同願望是存在的,但達成共同行動的路途是漫長的。

  新年來臨之際,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想一想,自己可以做些什麼,少浪費些、多環保些,以給我們的兒孫多些生存的機會。

  當我們面對一個個倒下的動物,那些生存要求和人類相似的動物,我們一定要明白,動物的危機也是人類的危機,拯救動物其實就是拯救人類自己。

  《第一財經日報》全年訂閱價3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