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30日 09: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
距離兔年春節尚有幾天,浙江青田縣新大街上的中國銀行熱鬧非凡,該縣25萬餘海外僑商將他們在外辛苦打拼一年賺來的外匯寄回家鄉,一場“資金春運”大戲漸入高潮。
據青田僑辦介紹,青田縣48萬人口中,有25萬人常年在海外經商,其中尤以歐洲居多。從去年12月中旬開始,青田縣各銀行門口就開始人頭攢動,不少留守家鄉的老年人拎著密碼箱,要把兒女從西班牙等國匯過來的歐元取出或者結匯,幫助兒女在國內投資、購房,或用於建設家鄉的公益事業。臨近春節,銀行業務量出現井噴,由於資金量過於巨大,常見櫃臺上、地面上,500元一張的歐元被疊成一捆又一捆。因排隊者眾多,銀行不得不提前一小時開門,又往往推遲2小時都無法打烊。
青田隸屬於浙江麗水市,據統計,麗水其他8個縣市區的所有本外幣存款加起來,尚不及青田一個縣的五分之一。坐擁雄厚的民間資金,使得國內眾多銀行削尖腦袋爭相進入,在素有 “僑鄉華爾街”之稱的青田縣城新大街,短短300米不到,就有中國、浦發、建設、工商、台州泰隆5家銀行在此設點,去年一年,又有中信、溫州、浙商、建信、義烏稠州商業銀行、農村村鎮銀行等一擁而入。根據金融業相關規定,欲在青田縣級市開設支行,必須先在青田所屬麗水地級市開設分行,這意味著,上述已成功在青田開設支行的銀行,都付出了不惜在地級市開設分行的額外成本。而且,由於競爭過於激烈,青田各銀行為拉外匯存款,歐元匯率一般都比中國銀行牌價平均高出1到2個百分點。
在葡萄牙經商的青田人徐定陸還告訴記者一個奇特現象青田可以説是中國唯一一個跟著歐洲經濟形勢走的縣城,“你看,去年和前年,青田的房價都沒怎麼大漲,原因就在於歐洲經濟形勢不好,極大程度抑制了青田人在家鄉投資置業的積極性。而在前幾年歐洲經濟繁榮時,青田人賺得盆滿缽滿,房價堪比省城杭州,縣城鉑金地段的房價甚至高過每平方米3萬元,一般地段均價也都在1.5萬元左右。”
在溫州,這種現象更突出。“走出去發展”是溫州的最大特色,現在溫州有175萬人在國內各地經商辦企業,有63萬溫州人在世界各地創業發展。溫州人在海外建立了230多個僑團組織,創辦15個中國商品城、5個工業園,形成了遍佈海內外的營銷網絡。
每到春節前,遍佈世界各地的230多萬溫州人把一年辛勞所得匯回老家,形成了令人嘆為觀止的春運資金流2007年春節節前的最後15天,海外溫州人通過銀行匯至溫州的外匯超過1億美元,折合人民幣7.7億多元;而根據溫州市人民銀行每月發佈的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餘額統計,2008—2010年連續三年的春節期間,該市外匯存款餘額均會出現5億—10億美元的增長,人民幣存款餘額的增長更達500億—1000億元之巨。溫州日報金融條線記者尤成勇説,該市“資金春運”的高峰一般出現在節前半個月。這半個月內的任何時候,到各銀行網點辦理匯兌都必須做好打 “持久戰”的準備排隊超過半天是常事。
放眼整個浙江,“資金春運”的規模將更為龐大。有多少浙商在省外發展?這個數字大約是600萬。他們創造了多少商品和附加值總和?去年答案是接近27000億元,等於浙江省去年一年的GDP總值。浙江省金融辦負責人説,藤蔓再長,終究瓜落故土,如何用好、用足這一天量資本,是浙江當下亟待解答的課題。
記者手記
再造資本蓄水池
浙商“不差錢”。然而當下溫州卻正為投資不足所困當地分析人士説,以春節期間為代表的資本回流,只不過把溫州作為一個過境碼頭,稍作停留即走。炒房、炒煤、炒棉、炒股、投資油井、介入風險和創業投資基金……溫州資本對本土投資的“不忠”,令當地政府倍感尷尬。
不僅是尷尬,溫州正在體味資本外流的苦澀。當下,溫州在緊鑼密鼓地推進基礎建設、産業升級、城市管理、城鄉統籌、生態保護……無不需要資金。可問題是,越來越多的溫州人對外投資時,往往以在溫州的企業為殼進行融資,導致對本地資金的強大抽離。同時,由於要素資源聚集的不足,又讓溫州金融機構缺乏與其名聲匹配的創造力。缺乏持續的活水,蓄水池難起漣漪。
溫州市金融辦相關負責人認為,為溫州城市再造資本蓄水功能,除了大環境營造,還需從金融角度善治:
首先,培育一批地方一級法人金融機構,在全國甚至全球範圍吸引更多金融企業、投資財團、民間資本、服務機構、仲介組織,促進溫州形成多層次的金融格局、集聚金融資源、發揮杠桿作用。
其次,推動金融産品創新。不僅要引導金融機構大力發展林權抵押、農房抵押、海域權抵押、商標專利質押貸款等創新業務,更要著眼于“大金融産品”的創新。
第三,拓寬民間投資渠道,引導大量富餘社會資本和新增信貸流向實體經濟、創業投資、産業投資集聚。政府試圖通過國有企業重組打造硬環境的同時,更要通過各種制度創新,建立“汰舊促新”為導向的現代市場經濟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