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強興華
這是一個飛速前進的年代,新的事物、新的現象層出不窮,相應地,新的詞語也在不斷涌現,真給人以目不暇接之感。去年的新詞“給力”已經登上了大雅之堂;“官二代”、“我爸是李剛”之類的詞語,也在網絡上飛速傳播著,其豐富的內涵,不用我解釋,“你懂的”。辛卯將至,新舊交替之際,對於那些以前常挂在嘴邊的一些詞語,我們也不妨盤點一下,看看其背後的真正涵義,再“展望”一下它們的“未來”。
“出口創匯”一詞當産生於改革開放之初甚至更早。在這一詞語背後所反映的其實是經濟上的不平等,雙重的不平等。首先是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不平等。按照一般的經濟常識而論,你賣給別人商品,別人就必須要向你支付對等的貨幣,何“創”之有?至於是本幣還是外匯,那要看你交易的對像是誰,也沒有必要單單強調一個“匯”字。之所以會出現“出口創匯”這個詞語,是因為那個時候我們能夠向國際市場提供的商品為數不多,手裏缺外匯,而咱們又需要人家外國的東西,這樣,出口創匯才成為一種值得炫耀的經濟行為。至於這裡創匯的成本多少,我們來不及過多考慮,反正官方挂出的外匯牌價總是遠遠低於黑市上的價格,而能夠大體上反映創匯成本的外匯交易市場的出現,還是後來的事情。這是第一重不平等,體現的是中國當時參與國際市場能力的薄弱。第二重不平等體現在國內市場的容量有限上面。當時我們的國力孱弱,整個社會消費能力有限。也就是説,僅僅依靠國內市場,支撐不起來國家經濟的騰飛。這樣,就需要倚重國際市場,要把東西賣給外國人,咱們的經濟才有出路。這樣,就有了“外向型經濟”。其中最為典型的是那種“兩頭在外”,原材料是外國的、市場是外國的,連設計方案也是外國的,我們只賺取微薄的加工費。
如今,三十幾年過去了,情況早就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第一,我國的外匯儲備已近3萬億美元,早就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國家所曾經擁有的外匯儲備量,可以説是外匯資源已經極大豐富。在這種情況下,那些過多的“匯”不“創”也罷。第二,長期處於國際産業分工的低端,只製造不創造,帶來的只能是微薄的加工收入和更多的環境污染以及資源、能源的大量消耗,還有就是對整個民族創造力的壓制。事實證明,僅僅止步于中國製造是不能支撐起中國經濟騰飛的,這與當年缺少外匯所帶來的問題是一樣的,是同一個問題在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的不同表現。顯然,現在問題的關鍵早已不是能不能創匯,而是能不能創造,即能不能創造智慧財富。在目前的經濟發展階段,單純強調創匯已經毫無意義。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們已經明白,發展的目的沒有別的,就是增加我國國民的福利。要實現這個目的,就不能再對國內的市場採取歧視的態度,反而應該更加重視國內市場。確切地説,就是要合理地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但目的只能有一個,即提高居民的消費能力,表現在經濟現象上,就是要增加國內市場的容量。在這種情況下,一味強調“出口創匯”、“外向型經濟”還有什麼意義呢?
然而,現實的情況卻並非如此。比如説出口退稅政策。這一政策的本質,是拿中國的國民收入補貼外國的消費者,是重視國際市場而輕視國內市場的表現。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前,我國已經在逐步降低甚至取消一些行業的出口退稅。金融危機爆發以後,這一舉措停止了,對於某些行業的出口退稅又恢復了,個別行業的出口退稅率甚至高於危機爆發前的水平。危機爆發已經有年,國內、國際上的經濟形勢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是到了應該對出口退稅政策進行重新、全面審視的時候了。在日本市場上出售的茅臺酒只不過是840元一瓶,遠低於國內市場。你總不能説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吧?再比如,農産品的出口問題。同樣是面對國內蔬菜大幅度上漲,韓國、印度的做法是在停止此類商品出口的同時,通過減免關稅、增加政府補貼的方式來增加蔬菜的進口,而我國的做法卻是在一如既往地補貼出口,其目的何在呢?是增加出口創匯嗎?有人説,補貼蔬菜出口是為了增加農民收入,這與事實決不相符。生産出口蔬菜的農民並不比另外的農民富,國家的補貼沒有裝進農民的腰包。中國不是一個可耕地面積富裕的國家,鼓勵對外出口農産品與中國的國情不符。這裡面,一定有“出口創匯”的陳舊思想在發揮作用。在經濟形勢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的今天,筆者認為,“出口創匯”這一詞語應該退出歷史舞臺,發展“外向型經濟”也要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