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大冶有色因銅“增色” 中色橫刀奪愛中鋁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28日 08: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文華財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文華財經(編輯整理 劉娜)--據第一財經日報1月28日報道,中國鋁業公司(下稱“中鋁”)希望將銅板塊也做成國內行業龍頭的難度再次增加。這家央企曾試圖整合的國內第四大銅冶煉廠商大冶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大冶有色”),最近被另一家央企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有色”)拿下。

  本報記者獲悉,中國有色日前已與湖北省國資委在武漢簽訂了《關於對大冶有色的增資擴股協議》。“我們看好銅産業,希望延長這個産業鏈條。”中國有色黨委副書記許樹森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目前還有許多細節尚在談,所以尚不能公佈投資資金和股權。”

  接近中國有色的一位知情人士則向本報透露,中國有色此次是控股大冶有色,同時還有一家煤電公司參股。

  眾央企覬覦

  根據協議,中國有色將支持大冶有色早日成為年銷售收入過千億的國際一流銅企業。大冶有色董事長張麟在當天的簽約儀式上表示,將以增資擴股為契機,借鑒中國有色先進的管理理念和良好的資源開發平臺,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參與海外資源開發,不斷轉換經營機制,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升核心競爭力。

  2010年,大冶有色的陰極銅産量達到30萬噸、銷售收入超過320億元,分別是“十五”期末的2倍和5倍。截至目前,大冶有色的銅冶煉産能高達40萬噸,在全國銅行業中,公司陰極銅産量排名第四,銷售收入排名第三。目前,大冶有色是國內五大銅原料基地之一。

  受中國銅資源緊缺限制,銅目前是國內幾大金屬當中唯一供不應求的品種。多年以前,中鋁就希望通過收購大冶有色的前身大冶有色金屬公司切入這個産業。

  2004年10月12日,湖北省政府與中鋁在武漢簽約。根據當時雙方的合作協議,湖北省將其所持有的大冶有色金屬公司87%凈資産劃轉給中鋁,大冶有色金屬公司成為中鋁的控股子公司。但是這一紙協議並沒有成為雙方的約束,由於種種原因,中鋁最終未能成功收購大冶有色。在重組大冶有色無望之下,中鋁選擇重組了排名第三的雲南銅業集團。

  6年以後,中國有色與湖北省簽約。

  在選擇中國有色之前,2008年大冶有色曾與長江電力建立戰略合作關係,雙方確定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對旗下大冶股份進行投資。長江電力計劃通過旗下北京長電創新投資公司對大冶股份投資20億元,前期出資10億元已到位。合作投資後,大冶有色將繼續保持對大冶股份的45.61%控股地位。

  但是除了資金外,長江電力在有色金屬行業並不具備與大冶有色互補的資源。有色金屬是國家重點鼓勵整合的行業,大冶有色在銅行業雖然排名靠前,但是與前三名的江西銅業、銅陵有色和雲南銅業依然有較大差距。目前江西銅業冶煉産能高達90萬噸。

  銅資源嚴重制約了大冶有色的長遠發展。2009年,大冶有色銅冶煉原料結構中10%為自産礦,去年前三季度其原料結構中更是只有6.71%為自産礦。

  中國有色延長産業鏈

  在銅資源方面,中國有色有一些優勢。

  中國有色目前的銅精礦大部分來源於公司絕對控股子公司中色非洲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經營的讚比亞謙比希銅礦,該銅礦是國家發改委批准在境外開發的第一個有色金屬礦山。2003年 7月28日,謙比希銅礦建成投産。

  中國有色在國內也有一個銅礦。2006年,撫順紅透山銅礦併入中國有色。該礦資源較豐富,截至 2009 年底,紅透山銅礦保有地質礦石儲量952萬噸,其中含銅37.61萬噸、鋅51.04萬噸。

  中國有色去年一份票據募集説明書介紹,中國有色已擁有的資源量含銅 535 萬噸、含鋅 170 萬噸、含鎳 70 萬噸、含鉛24萬噸、含鈷15萬噸、含金100噸,鋁土礦資源量約1.6億噸;正在跟蹤的項目資源量含銅約2750萬噸,含鉛鋅 4500萬噸,含金約500噸。

  擁有大量資源後,中國有色開始籌劃産業鏈的延伸。2009 年 9 月,中國有色重組了山東省最大的銅材加工企業——奧博特銅鋁業有限公司,後者主要生産高精度空調製冷銅管和大型高精度銅合金板帶。山東省將奧博特公司80%的産權無償劃撥給中國有色。

  相對於中鋁、五礦集團等大型央企而言,中國有色規模較小,迫切需要發展,如果不迅速壯大,不排除被其他大型央企整合。去年,中國有色資産規模才首次突破500億元,營業收入首次突破450億元。

  一旦成功整合大冶有色,中國有色將增加數百億元的銷售收入,同時可以打通銅産業鏈條。

  中國有色表示,在“十二五”規劃中,中國有色將湖北省列為國內重點投資區域之一,計劃進一步擴大投資,在湖北建設銅及稀貴金屬的綜合性有色金屬生産基地,進一步延伸産業鏈,發展深加工産業和再生資源産業,提升産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