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成都統籌城鄉之變:改革需要多少錢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27日 16: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財新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實現成都統籌城鄉改革的目標需要很多錢,官方和民間對此有不同的説法

  【財新網】 (記者 鄧海)正在推進的成都統籌城鄉改革,獲得了廣泛關注。改革的基本目標包括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要實現這個目標到底要多少錢?錢又從何而來?

  成都有600多萬農民,要解決城鄉保障體系和公共服務差異問題,確實需要很多錢。對此,官方和民間有不同的説法,且相差甚遠。成都市統籌委的一位官員説,即便是政府內部,就錢的問題也曾有過激烈爭論,然而通過算賬,都覺得不差錢。

  官方:成都改革水到渠成

  “錢不會有問題,自2003年啟動改革以來,我們已經投了七年的錢,城鄉居民享受的公共服務已經基本相同。”這位官員舉例説,2003年到2006年,成都財政投向“三農”的錢為137億元;2007年,達到117億元;2008年,147.5億元;2009年192億元。

  成都的一份總結材料稱,“七年來全市對‘三農’的投入年年保持成倍以上的增長、投入力度之大、覆蓋範圍之廣、受益群眾之多,前所未有。”他説該做的基本都做得差不多了。

  成都公佈的《關於全域成都城鄉統一戶籍實現居民自由遷徙的意見》中,明確提出了戶口隨著人動,實行登記制,即使是在城市租房居住,也可以落戶;同時,對成都城鄉居民統一實行住房保障制度。

  在保障房這一塊,這位官員説,現在還無法預知這項改革每年會有多少農民會到城市落戶。“但我相信,人們的流動是理性的,目前成都城鄉人均收入差距為2.62:1,在西部地區算是很低的了,成都不會出現大規模農村居民涌向城市的現象。同時,現在城市和農村的居民,該納入住房保障的已經納入了,不會産生太大的變化,無需大的投入。”

  按照成都市統籌城鄉改革的方案,到2020年全市城市化率將達到70%,有160多萬農民需要轉變為市民。屆時,除了城市化進城正常吸納的農民,將有百萬以上農民需要通過修建城區新居工程和農民新型社區,來完成城鎮化。

  按照人居住房35平方米計算,成都市到2020年還需要修建3500萬平方米左右的住房;如果每平方米建築成本按1000元計算,投資總額將達到350億元。當然,肯定會有多種融資渠道,有財政資金、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政策吸納的民間投資等,但是每項大概會佔多少,前述成都官員稱成都還沒有預測。

  這位官員認為,成都今後已基本不用每年再向農村投入幾百億元,因為改革目前已經水到渠成了。既然城鄉公共服務都均等化了,農民也不見得就往城市跑,因為此前農民落戶城市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城鄉保障和公共服務體系存在問題。

  學者:改革穩定性面臨挑戰

  四川大學副校長趙昌文也給成都改革算了一筆賬。2010年,他曾在成都市發改委主辦的刊物上撰文指出,成都統籌城鄉改革的模式主要依靠較好的經濟基礎和公共財政資源的高強度推進,具有組織動員能力強、短期見效快的明顯優勢,但其推進速度過於依賴公共財政資源,持續性、穩定性和推廣性都面臨挑戰。

  2003年成都在教育的一般預算支出為17.52億元,醫療衛生為6.62億元;2007年時,則分別達到49.5億元和16.2億元。根據趙昌文在文章中的測算,在2003年至2007年用於教育和醫療衛生的一般性預算支出平均增長值分別為16.2%和25.1%。假設2009年至2018年用在兩個方面的財政一般性預算支出分別按現在的平均速度增長,則其資金總需求分別為1439.1億元和847億元。這還不包括2019年和2020年的資金用量。

  趙昌文通過類似的方法,計算出在2009年至2018年的社會保障資金總需求為3405億元,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為16408.8億元。這同樣不包括2019和2020年的資金用量。

  如果按照趙昌文的方法來計算,在2018年前,成都每年僅住房、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等幾個方面,每年需要的錢不低於2000億元。這比成都2003年到2009年實際每年投向三農的錢的總和還多三倍以上。而2009年,成都全年的財政收入才1200多億元。

  同時,成都區縣的財政也並非不缺錢。《關於全域成都城鄉統一戶籍實現居民自由遷徙的意見》提到,“分區域統一城鄉三無人員供養標準和低保標準,在2015年前,實現全市同一區縣統一城鄉低保標準。”之所以有五年過渡期,就是因為區縣的財政存在保障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