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理財 >

大學生創業逐漸趨於理性選擇 科技創業佔主流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24日 10: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作為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的首批受理點之一,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復旦分基金近日發佈了一份自2005年至2010年的運行報告白皮書,報告顯示,6年來,通過分基金成功註冊的81家企業中,僅有四分之一的企業保持了盈虧平衡,創業者中一半是碩士研究生,科技型企業仍佔大學生創業企業的主流。

  據介紹,復旦分基金從2005年開始成規模扶持大學生創業起,到2010年已經組織過10期評審項目,共受理261個創業團隊的申請,評審通過113個創業項目。在初期曾出現過創業熱潮,如1期有39個申請項目,終審通過29個;2期有89個項目申請,3期也有39個項目申請。而從第4期後,申請者則逐漸趨於理性,每期的申請項目總數基本保持在5個以上,20個以下,終審通過的項目也保持在3~7個。

  從最初的創業熱潮到如今的理性選擇,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的創業者,都仍然面臨著來自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壓力。而他們一致認為,創業最重要的,歸根結底還是在人本身。

  僅1/4企業保持盈虧平衡

  據統計,在已經註冊的81家企業中,産生銷售收入、穩步發展的有40家企業,大多已申請專利技術保護或完成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其中,只有20家保持盈虧平衡、穩步運行;還有20家企業則經營虧損,但仍在發展中。此外,有8家研髮型企業還處於研發週期內,暫無銷售收入,原因主要在於項目本身發展所處的階段實驗週期長、資金要求高或市場要求不同所遇到行業壁壘等。這類研發項目還大多與高校關聯性較高,在資金成為瓶頸的情況下,對於高校的實驗資源依賴性較強,並可得到高校內導師的指導。

  此外,有7家企業的經營出現困境或停滯不前,還有24家企業已經退出市場,主要原因是創業時項目準備不充分,産品無法很快得到市場的認可,在資金缺乏的情況下,也未能及時隨市場發展和需求而進行有效調整。

  從基金的退還情況上看,有21家企業完成全額退還基金,3家企業分期退出,全額退出企業中,屬經營狀況良好、完全具備回購能力的企業有11家;項目終止或發展不利、但有能力回購的企業9家;另有1家企業未經營,以轉讓方式出售公司實現基金退出。

  復旦大學産業化與校産管理辦公室副主任趙文斌總結,創業者在各個階段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創業3個月的階段,關注的是怎麼樣拿到訂單,和員工更好地交流;6個月、9個月的時候,很多企業開始出問題,如市場沒有想象的那麼好,團隊也出現問題;一般到12~18個月時,企業相對比較穩定,能看得出原先的項目能不能做、做到什麼程度、碰到什麼挑戰。到第三年左右,就要開始找資金、拿貸款了。

  創業者家庭壓力大,社會認同度不夠

  中國青年報記者試圖採訪兩家正處於失敗、苦苦掙扎中的企業時,這兩位創業者考慮再三,都拒絕了採訪請求,他們中的一位到現在還是瞞著家裏人創業,為了不讓父母發現,是一邊打工,一邊開公司。

  上海復歌科技有限公司營銷總監郭為認為,創業者最大的困難是“讓別人知道我們”,他們需要社會認可。作為“海歸派”回國創業,他也曾遭到母親的強烈反對。

  2009年創業,曾承包過上海世博會湖北館項目的復翔公司CEO封華覺得,純粹的大學生創業比較艱難,最好要有技術優勢,而且一方面要有自身心理上的準備,另一方面也需要獲得家人精神上的認可與支持。

  去年創業的陳一(化名)開始沒有得到父母的支持,“父母的期望是讓你考個好學校,找份好工作,結婚生子,沒有想到你會去創業”,他覺得這是父母的正常思維,“但你不能完全按照他們的思維去走,要和他們溝通,後來父母就慢慢接受了。父母是現實的、關心你的,要讓他們知道你在做什麼,做成什麼樣子,了解你的成長。”

  復蝶公司的徐亦新覺得,自己遇到的最大問題是社會對大學生創業的認可度還不夠。公司拿到東風電動車的流水線檢測項目時,只能通過代理商的資質才能得到客戶的認可,打出大學生創業的概念後,客戶反而對企業産生一定的擔憂。

  上海復樂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薛源與徐亦新有同樣的擔憂。公司2010年剛創辦,由於團隊成員也多有工作經驗,目前也多依靠以前的關係和渠道和其他企業合作。

  趙文斌説:“大學生創業最大的問題是技術和市場結合得不好,從根兒上説,是獲得信息的能力、渠道不夠。”

  科技創業佔主流,有工作經驗佔優勢

  數據顯示,在復旦分基金資助的81家創業企業中,以科技創業為主。其中,僅電子信息類就佔56.7%。創業企業申請的專利數量也達到202項,其中發明專利151項,佔74%;獲得軟體著作權40項;兩家企業獲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6家企業獲得企業質量體系認證;4家企業獲得軟體企業認定。

  在81家企業的創業負責人中,碩士以上的學歷約佔3/4,其中,博士19人佔23%、碩士41人佔51%。在創業的碩士生和博士生中,有許多是在實驗室裏就跟隨導師或自主承包過項目,接過生意的;有的在學習階段已經做出産品,待成熟後進行産業化;也有許多創業者有過工作經驗,後來回到高校讀碩士或MBA等。

  徐亦新2001年從上海電機學院自動化專業本科畢業後,曾在英特爾科技等幾家公司工作,直到2009年8月,和幾個夥伴創立了復蝶公司,現在還是復旦大學2009級MBA的學生。公司的幾個創始人都有工作經驗,徐亦新覺得,有工作經驗的人再來開公司,比大學生要成熟,而且在企業中學習的東西也比大學裏的更實用。

  2008年畢業後,陳一沒有直接創業,而是在一年之內換了6份工作:“因為一直想著要創業,所以沒有安安心心地做一份工作,是抱著想對行業情況、市場環境多加了解,增加經驗的心態去工作的。”他工作過的單位,就包括一家剛剛進入中國市場的世界頂尖的企業,在這家企業,他看到換了好幾任老闆,市場做不起來,市場流動也出現問題,“正好可以學習企業的初創期該做些什麼”。另一方面,在工作中,他也學到了人際關係和溝通技巧。

  創業最本質因素在人

  在這81家企業中,還有一個特別的現象:發展較好的20多個項目幾乎全都偏離了最初的發展方向。

  李軍是比較典型的例子,公司從2006年成立開始,已經轉換了5次方向。2006年還在復旦大學軟體學院讀碩士研究生的李軍,最初做的是移動金融,開辦“扣貝網”,售賣網上優惠券;做著做著,覺得自己的優勢在技術,於是轉而做純互聯網;後來“錢花完了,又不得不轉型”,2008年,他開始做網上定制服裝,提供量體裁衣的襯衫、西服定制服務,公司開始有盈利,可以足夠養活家庭。經過幾個回合的折騰,最後“又回到了自己擅長、喜歡的行業——移動商務”。李軍坦言,最大問題就是贏利,“沒有人一下子就能看清市場,就像蛇的蛻皮,這是個必經的過程”。

  趙文斌説,這種現象反映,創業企業的發展關鍵還是看人,校産辦在評審項目時,注重項目,更注重看創業者是否有企業家精神,“我們的任務就是把有企業家精神、企業家特質的人找出來”。

  這一説法也為很多創業者所認同和強調。陳一認為:“人是教不出來的,要上了戰場才會打仗。困難是正常的,是走在路上必然碰到的障礙,比如河上的橋斷掉,前面有山攔著,但你所要知道的是你想要去哪,碰到障礙時要想辦法解決,大不了繞繞路嘛。”

  郭為説,之前在基金會的培訓有6次,答辯至少有3次,一開始教室都擠滿了人,到後來慢慢的就只有十幾個人了,都是決心想創業的,“這就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