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24日 05: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理財週報
理財週報研究員 汪江濤
太平洋係申購華銳風電栽了。太平洋證券、人壽、集團、財險等8路自有、受託資金,申購741萬股首日便蝕6781萬元。
5隻新股18日集體破發,重演歷史。每每二級市場大幅調整,“三高”新股便份紛高臺跳水。比如2319點時,148元定價的海普瑞,就曾引領新股破發潮。
打新熱情已是大不如前。新都化工網下申購中簽率高達18%,僅5.5倍申購;新都化工、鴻路鋼構、亞太科技的網上中簽率均超2%。參與詢價的配售對象驟減,一般都只有三四十家,發行PE呈下降趨勢,萬和電氣創下49倍發行PE新低,中位數在60多倍。年初先鋒新材的123倍、雷曼光電的131倍,已成明日黃花。
多數受訪詢價機構回應説,會反思一級市場策略,尋找安全邊際。但在我看來,此番表態有點言不由衷。一旦市場好轉,很可能好了傷疤忘了痛!
一位投行負責人對我《華銳風電為什麼-9.59%,它的價格如何定出來的》一文評論説,“IPO高價是公地悲劇,非技術性改革能解決”。一名保代向我講述其眼中的中外投行定價能力差異:國外投行有長期資産管理經驗,手握大量實力客戶,定價能力強很多。而國內所謂IPO定價,考驗的是投行談判溝通能力——我理解為“找托”。國內新股定價儘管正在與國際接軌,但還有漫長的市場化漸進過程。
依我看來,如果説市場化定價、風險收益均衡的理念,已為投資者之共識(詢價對象言之鑿鑿,稱破發是市場化現象),那麼,如何實質有效地推進新股發行改革和定價機制完善,當是接下來的重要市場實踐。作為市場重要參與方的券商,也將在這場資本實踐中,迎接定價銷售能力大考。
2009年6月,證監會啟動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當時的指導意見提出,淡化窗口指導,推進市場化價格機制形成。其後,于2010年11月啟動的二次發行改革,又從機構投資者的報價配售約束、詢價機構範圍擴大、上市時間縮短等方面,作出進一步的制度安排。
這兩次改革,有兩點值得關注。其一是“買方對賣方的約束力”,其二是“中止發行制度”。但在實踐中,這兩點都未有效執行。譬如“中止發行”,在我印象中從未發生過。保薦人再怎麼弱,也要找到詢價要求的20家“關係戶”。而在企業端,重首發募資、輕上市後融資的短視思維,也沒有改變。
平安證券總裁薛榮年,親力親為投行業務多年。在其為本報撰寫的“100位投資家親筆信”中——我在此提前部分披露,薛總預測:“也許未來3-5年,證券發行將由核準制過渡至註冊制。那時真正考驗投行的將是資産估值定價和股票銷售能力,全國能做投行的券商可能不會超過30家,投行界將進入銷售為王和品牌至上的時代”。
果真若此,中國券商投行界到彼時也將吐氣揚眉。至少再遇“李國慶大戰大摩女”時,也有個牛逼的圍觀——這叫啥破事啊?敢和我投行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