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每經記者 劉明濤
司爾特破發!新都化工破發!亞太科技破發!5隻新股上市當日全部破發!
本週5隻新股相約1月18日上市,這原本是一個“要發”的日子,卻成為投資者心中永遠抹不去的傷痛——開盤全部破發,不少跌幅超過20%。
這是新股嗎?市場譁然!
然而,投資者不得不承認,A股史上最慘烈的新股破發潮已經來了。
截至1月20日收盤,今年來上市的21隻新股中已有14隻破發,破發率高達66.67%。IPO新規後發行上市的64隻新股,也有34隻破發,破發率高達53.13%。
面對新股市場一片“綠油油”的場景,投資者不禁想問,是誰動了打新不敗的“奶酪”?在市場、資金、詢價等諸多因素中,誰才是引發這波最慘烈新股破發潮的罪魁禍首?
最慘烈破發潮
去年底,當齊峰股份、英飛拓率先破發時,誰也沒有想到“山洪”會就此暴發。
今年以來,新股如同吃了“瀉藥”一般,輕則後市破發、股價微跌,重則開盤破發、股價暴跌。亞太科技、新都化工、風範股份、華銳風電、西泵股份、海立美達等跌幅超過10%的新股屢見不鮮。
打新者與機構紛紛割肉逃跑。
IPO新規完善詢價過程中報價和配售約束機制,提高單個機構獲配股份數量,擴大詢價範圍等。不難看出,監管層最終目的是要規範詢價制度、完善市場體制機制。但是,從目前實施效果來看並不理想。
從去年11月末的涪陵榨菜到如今的風範股份,滬深兩市已經發行上市了64隻新股,其中34隻破發。
在64隻新股中,市盈率過百的新股到處都是,機構漫天報價的行為,並沒有因IPO新規的發佈而得到有效抑制。
高詢價或為“元兇”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在機構網下詢價過程中,不少基金、券商都存在著高詢價行為。本期週刊,記者將為投資者梳理出機構詢價“八宗最”。
市場對新華信託的高詢價習以為常,這家機構參與了44隻新股詢價,其中,對20隻新股的報價遠超平均水平。被其重點“關注”的對象不少逃不過破發的命運;南方基金、華泰證券、華林證券雖然高詢價次數不多,但是被他們“看中”的新股似乎中了“魔咒”一般,多數破發,實在令人驚訝;作為國內大基金公司之一的博時基金,其詢價水平也令人不敢恭維。
漫天要價最終還是付出了代價——中小投資者網上打新損失慘重,而網下成功配售的機構同樣面臨巨大的浮虧。記者統計,無論是社保、基金,還是券商自營盤,不少在這輪破發潮中,蒙受過賬面損失。
截至1月20日,今年網下成功中簽獲配新股的各路機構,累計賬面浮虧已經達到1.33億元。這其中,中小板新股破發最為慘重,機構在中小板新股的網下配售股份浮虧金額高達1.52億元,而在創業板新股上則浮盈1929.26萬元。
詢價尚有漏洞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IPO新規雖然擴大了詢價機構的範圍,但這不能完全解決高詢價的問題。
記者發現,在新規剛剛實施前期,中小板新股發行價並不高,比如涪陵榨菜、老闆電器、天廣消防都在25元以下。然而,從最新的統計數據看,機構網下高詢價行為,有逐步增多的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機構詢出的價格高得離譜。分析人士指出,機構高詢價的原因,可能是預計到其他機構將採用比較謹慎、理性化的詢價策略,故採用高詢價策略擠掉競爭對手,以保證自己能夠參與搖號配售。
業內人士提醒,一旦這種詢價發行的策略被更多的機構掌握,那麼網下詢價自然將水漲船高。
日前,深交所總經理宋麗萍表示,破發是新股發行體制改革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現象。她因此呼籲,相關環節在新股發行上必須採取自律措施。
也許,只有找到更好的詢價方式,讓詢價系統更加合理、完善,才能遏制住新股大面積破發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