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22日 15: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CPI數據調查員:回鍋肉是必查項目
物價調查員楊紅正在採集信息。劉亮 攝
國家統計局20日公佈數據,2010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3.3%。CPI數據是怎樣出爐的?是誰在採集這些數據?20日上午,華西都市報記者首次跟隨國家統計局成都調查隊物價調查員,在建設路農貿市場全程見證了物價信息採集的全過程。
農貿市場 採價
豆製品就要採集4樣
楊紅是成都市的一名物價調查員,20日上午9點,她準時來到建設路農貿市場。“今天天氣不錯,生意還好吧?”在一家糧油店,她與店主寒暄著。“老樣子了,你辛苦了。”店主也熱情。攀談中,店主給她介紹了當天的價格:漢香米2塊1,珍珠米2塊6,楊紅摸出一部手機,把這些價格一一記錄在上面。
告別糧油店轉身進入喧囂的菜市場。“王姐早”、“李哥好”,楊紅滿面微笑與攤主們打著招呼,在擁擠的攤位間來回穿梭,豆腐、豆芽、豆干、豆皮,僅豆製品一項就要採集這4樣價格。
再來到豬肉檔,楊紅介紹説,豬肉也要採集4項,分別是豬腿、五花、豬肝和豬腰。
一邊採集價格她一邊介紹,在農貿市場她要採集60多個項目,她的工作還包括超市、旅遊業和餐飲業甚至還有加油站。楊紅説,每個省採集的項目有相同的大項,也有不同的小項。
討價還價 真實
還跟在買主後面偷聽
説起這份工作,楊紅很是驕傲。這看起來簡單的事一開始並不容易,攤主店主們經常隨便報價,遇到心情不好的還時不時來個“天價”,你還不能跟別人急,只能一邊與攤主們套近乎一邊宣傳物價統計的重要性。在關係沒有建立起來的時候,有時為了掌握真實價格,她只能跟在買主後面偷聽。聽一家不行,還要多聽幾家。關係建立起來後才開始定點採集。採集價格時還不忘討價還價,她説只有這樣採集的價格才能真實反映市場價。
“農貿市場上各種蔬菜等品種的價格,由於調查的時間不同,價格差異很大,所以按國家要求我們必須按時來調查。因此,建設路農貿市場每次調查價格都是定在上午9點—10點,每個月要調查6次。”楊紅説,天氣變化對市場的價格有相當大影響,比如這幾天南方大面積的降雪和凍雨,從外地來的蔬菜價格漲幅就比較大,“所以這種時候就要買本地菜,這都是竅門。”
3G手機 先進
數據直髮國家統計局
看到記者對她的手機好奇,楊紅把手機打開給記者介紹,這是她的制式裝備,看似普通卻另有玄機。
這是一款專門調製的3G手機,裏面定制好了表格,只需要把採集的數據填上,就可以直接發送到國家統計局。國家統計局通過GPS直接反映出採集地點,採集時間等數據。楊紅説,過去沒有這個裝備時全是手工填表,填好後逐級上報,國家得到數據的時間相對滯後,而現在是與市場同步。
精確的時間、地點、價格的直接反映,可以讓統計部門迅速掌握價格的變動水平和變動程度。
1200多項 繁瑣
回鍋肉也是調查指標
據了解,像楊紅這樣的物價調查員,成都市僅有7名,都是經過國家統計局成都調查隊嚴格培訓,他們要跑135個調查網點。在全省40個市縣,有近200名專職調查員,還有上千名的輔助調查員,通過4494個調查網點來提供調查價格的數據。他們不僅要調查柴米油鹽醬醋茶,還要調查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交通、通訊、醫院、文教等行業。調查對象包括8大類消費品,每類消費品下又有不同分類,僅基本分類就有262類,每個分類中有1至25個用來採價的商品,被稱作“代表規格品”。國家統計局要求特大城市的代表規格品不少於600種,每年會做相應調整。
在成都市,每月要對100多個調查點的1200多種商品和服務項目進行物價調查,這些項目並不是隨意抽取的。居民“消費量大”的商品要優先選擇,還要選擇“質量好,貨源穩”的商品,品牌不能太集中,商品的價格變動也要有一定代表性,當然,每年的種類也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在成都,回鍋肉就是一項指標,而在蘭州,拉麵卻成了不可少的採集項目。另外,在成都,擔擔面、鐘水餃、夫妻肺片以及鐘點工、擦皮鞋、配鑰匙等都是比較有特色的採集項目。
公眾陌生 神秘
常被誤認為商業間諜
國家統計局四川調查總隊消費價格調查處翁慶智處長説,過去由於統計調查部門對社會公眾關注的部分民生指標宣傳不夠,公眾對有關居民消費價格的數據感覺很模糊,對於數據的來源更是不清楚,就採集數據而言還有很多誤會。
翁慶智給記者講了這樣一件事:某日,調查員小王到一家商場採集商品價格,他拿出採價卡和筆,從日化商品開始採價。突然,從小王身後傳來厲聲喝斥:“嗨!你抄我們商場的價格幹嘛?”“我在採價啊!”小王一邊回答一邊繼續工作,結果他很快被保安和營業員請到了商場經理辦公室,後來經過與調查隊核實,小王才洗清了商業間諜的”罪名”。(劉建) (來源:華西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