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經濟臺滾動新聞 >

陳德銘:擴大進口 實行內外並舉的方針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22日 13:3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CTV-環球財經連線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記者:陳部長,這次胡主席訪美,我了解到的情況,美國的這些工商界、企業界人士是特別地興奮,他們做了很多積極的準備,也有很多的期待。

    陳德銘:我相信一定是這樣的。我從兩個數字説明:第一,去年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已經超過了一千億美金,它的增速是美國對其他國家增速的兩倍,美國不可能丟掉這塊中國市場。第二,這使美國看到它的主要的一些産品的供應,比如飛機、大豆,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它不能丟掉這些東西。其實從更深的意義上講,中美兩個國家從大的産業結構來衡量,有競爭的一面,但是更多的是一個互相替補和互相補充的一面,這就決定了這個地球的兩端的兩個大國,一定是必須加強合作的,否則是對誰也不利的,美國不管他們的政治家怎麼説,美國的商界,美國的人民一定會覺得和中國進行合作,對他們更有利。所以我們之間的合作是一種各種要素和客觀的存在決定的。

    記者:我記得上次和您做專訪的時候,您當時也跟我説過,説有的時候覺得很委屈,面對美國對中國的一些壓力,關於中國再平衡、中國要儘量減少順差等等,您説很想在美國買一些東西,但是美國人不賣給中國,在這方面的這種困擾是不是還存在?

    陳德銘:應該説依然存在。美國總統提出了五年出口倍增計劃,但是他沒有很詳細的做法。最近美國在12月9日,去年公佈了四個法案,這四個法案對一些國家給予了貿易的便利,這些國家包括它的同盟國37個,包括以色列和阿爾巴尼亞這樣特殊的國家,還包括125個可以在出口限制産品放寬審批的,加起來是164個國家,我們沒有在裏面,所以我們仍然被歧視性地排在164個以外。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跟我討論出口的平衡是無從談起,因為我想買的東西,你不賣給我,你的進口上又大量需要我的價廉物美的東西,我們很難討論這個問題。但是即便這樣,這種狀況也會長期存在。我們還是要正常地應對下去,所以我們一方面繼續向美國提出應該取消對中國的出口,特別是高技術産品的限制。另外一方面,我們也會增加購買一些美國的産品,包括消費品。

    記者:這個擴大進口對您來説是最大的難點嗎?

    陳德銘:我們的貿易政策會從過去的鼓勵出口為主,轉向現在在保持外貿穩定增長的同時,擴大進口,實行一個內外並舉的方針。應該説擴大進口的難點,除了美國、歐洲對我們的限制以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要保護國內的産業,特質是幼稚的産業,我過多地進口農産品,要考慮農民的承受,進口工業品,要考慮工業的承受。
記者:您説到保護國內的一些産業,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都十年了,有一些保護是不是也應該逐步地淡出?

    陳德銘:這十年可以説是我們建國以來,或者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最好、速度最快、質量最高的十年,這説明中國進一步的開放是完全必要和可行的。所以我們將來會換,我們需要拿一些利益去換另外一些利益。這就是大家一個博弈的過程。比如過去我們還沒有到需要西方服務業對我們大量開放,金融業對我們大家開放,所以那個時候我們更多從保護我們金融的角度出發。但是現在我們的工商銀行已經成為全球最大、利潤第一的行,我們的建行、中行都在世界的前十位,我們就需要美國和歐洲對我們開放,允許我們的金融機構去設點,這方面他們對我們還是有很多的玻璃門設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