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9日 13: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期貨日報
龔萍
阿根廷作物區天氣似有好轉,但小幅減産預期不變
近期,巴西的良好天氣維持不變,關注的焦點依然在阿根廷中北部作物區上。南美大部分地區的玉米授粉已接近尾聲,大豆于1月中旬進入灌漿期。
短期來看,極端炎熱乾燥的惡劣天氣暫時消退,進入灌漿期的大豆和處於授粉後期的玉米所受不利影響略有減弱。上週五至週日,阿根廷出現降雨,尤其是週日(1月16日)布宜諾斯艾利斯省一帶的降雨量達到5—25毫米,局部地區甚至超過了25毫米。經過短暫的停歇後,雨水將於週三(19日)再次“光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降雨量與上週日相當。
長期來看,未來一季度阿根廷的降水將與常年持平,降雨偏少的異常情況可能不復存在。國際氣候預測研究所(IRI)最新公佈的季度預報顯示,2011年1月至3月,巴西和阿根廷的降雨量基本接近歷史正常水平。
但是,這些好轉並不足以改變2010/2011年度阿根廷作物産量預期,前景仍不樂觀。首先,播種期和幼苗期遭遇的持續性高溫乾燥天氣對作物的破壞是不可逆的,而且阿根廷的玉米在前期炎熱的天氣下已經完成授粉,高溫會抑制花粉活性,授粉質量已受到影響,玉米單産水平下降的可能性較大。其次,短期預報的降雨量沒有達到令人驚喜的程度,難以徹底緩解旱情;長期預報的不確定性較大,尚未兌現的消息不足以緩解擔憂情緒。因此,好轉的天氣只是降低了阿根廷作物的減産幅度,預計2010/2011年度阿根廷作物將小幅減産,幅度不超過10%。
中國
北方冬麥區旱情持續發展
河南、山東、河北等重要的冬小麥主産區正在經歷一場秋冬連旱。自去年10月以來,黃淮、華北地區降水異常偏少,氣象乾旱迅速發展。截至1月18日,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山西、山東、安徽、江蘇和湖北九省市出現不同程度的氣象乾旱,河南、山東大部地區已達特旱等級。氣象專家稱,水汽條件較弱,既沒有明顯的偏南暖濕氣流北上,也沒有偏東風從東部海域輸送水汽,是華北、黃淮地區難以形成降水的原因。預計未來10天內,華北大部、黃淮等地仍無降水,氣象乾旱區旱情將持續發展。
儘管氣象乾旱持續發展,但是國家氣象中心1月12日的農業乾旱監測顯示,河北南部、山東南部、河南中部和南部、安徽北冬麥區部、江蘇北部等地的農業乾旱尚屬輕度。
氣象乾旱是指持續性異常乾燥天氣導致缺水,而引起嚴重水文不平衡,最明顯的表現是降雨量持續低於某一正常值。農業乾旱則是指在農作物生長髮育過程中,因降水不足、土壤墑情過低、作物得不到適時適量的灌溉,致使供水不能滿足農作物的正常需要,而造成農作物減産。農業乾旱與降水、土壤墑情、土壤質地、氣溫、作物品種及乾旱發生的季節等因素都有關,因此氣象乾旱並不等價于農業乾旱。
粗略估算,目前我國北方冬小麥受旱面積分別為山東2781萬畝(約50%),河南2700多萬畝(約35%),河北515萬畝(約15%)。受土壤土質、耕作方式和灌溉條件等多重因素的疊加作用,冬小麥苗情呈現複雜分化態勢,受災程度不一。保墑能力差的沙質土地裏苗情偏弱,未澆越冬水的地塊裏麥苗發黃,而經過灌溉的粘土地裏小麥普遍長勢良好。現在冬麥區已進入越冬期,小麥基本停止生長,需水量小,土壤水分蒸發也小,因此目前的旱情對小麥最終單産的影響有限。只要小麥返青前能有效補水,不出現秋冬春連旱的極端情況,我國2010/2011年度冬小麥大幅減産的可能性較低。
上週五,主流媒體紛紛報道這次乾旱的嚴重程度,持續已久的北方冬麥區旱情也終於再次刺激了鄭州小麥市場的做多熱情,強麥主力1109合約放量大漲,持倉量幾乎翻番。不過截至週二收盤,強麥價格尚未超越前期高點。
其他地區
澳大利亞天氣暫時好轉,後期還將有強降雨
本週,澳大利亞東部的天氣轉好,暴雨天氣暫停,沿海地區可能有5—25毫米的小到中雨。雖然洪水開始逐漸退去,但是洪災帶給澳大利亞的損失不會消失。預計澳大利亞棉花將減産10萬噸以上,棉花出口量也將下滑8%—10%。澳大利亞統計局表示,2010年11月份澳大利亞小麥出口量急劇下滑44%,截止到去年11月30日,澳大利亞小麥庫存總量為845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了16%。
澳大利亞洪水與拉尼娜現象關係密切。澳大利亞科研人員稱,目前澳洲東海岸附近的太平洋海水溫度已經達到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值,這會給昆士蘭州的上空及北澳大利亞地區帶來大量水汽,預計強降雨還將持續數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