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楊紅旭:房價調控需更給力 住房改革要再攻堅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8日 17: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聞晨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歲末年初,上海房地産市場成交量保持活躍態勢。 2011年房價到底何去何從,新一輪房地産調控會否到來,成為令很多人迷惑不解之事。昨天,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010年全國房地産數據,從中或可一窺全國和上海樓市的走勢。

  去年全國房價漲了多少?房價是個焦點話題,然而房價的漲幅卻一直是筆糊塗賬。整體來看,2010年全國一手房成交均價為5033元/平方米,同比2009年上漲7.4%,證明房價仍在高位運行。嚴厲的樓市調控並未使房價下跌,不過國家文件中也從來沒説過要讓房價下跌,去年4月 “國十條”的核心要義就是“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

  所以,去年的房地産高壓政策,並非像很多人認為的那樣,純屬“空調”,客觀地講,還是住建部部長姜偉新的表述比較準確:房地産市場投機性需求得到一定抑制,調控取得一定效果。不可能不讓房價漲,但調控政策要做的是,讓房價飛的速度放慢。

  按統計局口徑,2010年上海商品房(包括辦公樓、商鋪、純商品住宅、動拆遷安置房)成交均價為14000多元/平方米,比2009年上漲5%左右。當然,很多人會質疑,説這個價格低估了。那要看統計的是什麼類別的房子了。如果單單針對市場化的商品住宅,那麼2010年單價已超過2萬元大關,比2009年上漲三成左右。

  與股市相似,在分析樓市時,成交量有時比成交價更重要。 2010年全國一手商品房成交量比2009年增加了一成。這意味著什麼?不好也不壞。去年調控得厲害,但成交量仍在頑強地增加,只不過增幅已明顯變小了。這就是調控的一個功效——如果沒有調控,成交必然更加火爆,從而助推價格飆得更高。

  那麼上海成交量是何表現?絕對可用“慘澹”來形容。按統計局口徑,2010年上海所有一手房的成交量,比2009年大減近四成。全國31個省級地區中,只有西藏的跌幅比上海更大。如果只算市場化的商品住宅,那就更“慘”了,同比暴跌五成左右。由此證明,2010年的調控讓上海樓市的成交量“很受傷”,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商品房供應量不給力,二是部分不合理的投資投機需求撤退了,但部分合理的自住需求也變得猶豫和觀望——只怪房貸政策太苛刻,認房又認貸,即便是以前用貸款買過房子,現在手中沒有一套房子,那麼再買時也算你第二套房,首付至少五成、利率1.1倍。

  在這種情況下,新一輪房地産調控是否會像部分人認為的那樣隨時來臨?筆者認為不大可能。誠然,前段時間溫總理再次強調,要繼續讓房價回到合理水平,可到底“合理水平”是一個什麼水平,誰也説不清。2011年,通貨膨脹將繼續盤踞高處,人們存款繼續是負利率,人民幣升值還會車輪滾滾向前進,海外遊資依然垂涎中國房産,即便是繼續限貸限購,也不太可能支撐得起“房價會大跌一半”的坊間判斷。

  去年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環比上升0.3個百分點,和11月份漲幅持平,説明近兩三個月房價漲幅得到控制,預計管理層對房價走勢還會繼續觀察一段時間。

  眼下,政府需做兩檔事。一是繼續抑制投機性購房需求,二是加大保障房建設,尤其是,要儘快健全住房保障的機制和體制。正如近日上海兩會上俞正聲書記所言:住房如果拿不出一個解決問題的長遠機制,上海的人才優勢將喪失殆盡,如果公租房租金遠遠低於成本,這種租賃房的體制不可能持久。全國同樣面臨這些問題,比如在公租房的問題上,重慶靠財政投入大建特建,未來會否出現福利化分房時代的某些弊端(政府不得不年復一年地在公租房維護運營上面投錢),也還存疑。因此,調控房價與推進住房制度改革,必須“兩手抓”才行。(作者為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