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8日 02: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最低工資】 座談會上,北京市工商聯副主席、市政協委員李少華在發言中表示,最低工資給勞動密集型企業帶來很大運營壓力,建議不上調,這在代表委員中引起爭議。
現場 調工資讓老總“心驚肉跳”
發言過程中,北京市工商聯副主席、市政協委員李少華説,“我不同意北京市繼續上調最低工資”,他表示,這將給勞動密集型企業帶來很大的運營壓力。
“每次一上調,我們就心驚肉跳。”李少華是北京市三替城市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他以自己經營的物業公司為例,企業員工人數有6000多,每上調一次最低工資,涉及其公司近七成員工。公司運營成本會提高18%,而我們的利潤最高15%。李少華表示,接受服務的單位大多有財政預算,因此臨時調整物業價格也不可能。“我不光是為我的企業發出呼籲。”作為市工商聯副主席,他表示北京大部分非公企業都受最低工資上調的影響,也多次向他反映這個問題。
在昨日下午的小組討論中,工會界別的委員們主動提及了李少華“不漲最低工資”的提法,立刻在小組中引起了熱議。一位女委員對李少華的建議感到很不解,“竟然有政協委員出來反對提高最低工資。”她認為,在北京市最低工資標準不高,仍存在部分低收入職工的情況下,老總委員們的聲音有些自私。
討論過程中,工會界別的委員們也認為,李少華的提議代表了相當一部分“老總”的看法,“這説明最低工資上漲的阻力很大,即便能上調,肯定會有企業不執行這個標準”。
回應 用這種方式帶動産業調整
在前日市政協全會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市政協社法委副主任、市總工會原副主席侯小麗也提到,提高最低工資對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影響比較大,這些企業的成本主要集中在人力,最低工資上漲後,容易引發這部分企業不履行。因此她提出建議,政府可出臺一些減免稅收的政策,對這些企業的經營成本上漲進行部分補貼,相當於“化稅為薪”。侯小麗委員還建議,“十二五”期間,北京最低工資應達到社會平均工資40%的水平。
昨日,市政協全會小組討論現場,市人保局參會人員表示,最低工資是強制的調整方式。今後,北京將加大最低工資的調整力度,並帶動其他崗位、産業的調整。她提到,“十二五”期間,北京的最低工資將達到職工平均工資的40%。“這是個動態目標,因為平均工資每年也在漲,會考慮物價、就業情況等多方面因素。”據北京市統計局統計,2009年北京職工年平均工資為48444元。
這位負責人提到,還將考慮艱苦崗位的工資提高,比如夏天高溫津貼,井下補貼等,通過一線工人的崗位補貼充實最低工資。同時,今年我們還是要加大協商力度。集體合同中列入工資協商內容進行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