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7日 10: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法制日報
質量標準缺失 行政執法無據 檢測技術落伍
對於紅木傢具市場的亂象,行政執法面臨着難取證、難檢測、難查處等法律問題。更重要的是,這個行業的國家標準至今還沒審批下來。沒有標準,法律上很多都難以對上號
目前在木材市場上,紅木種類之一的紅酸枝一般每噸四五萬元,而一噸“白皮”不過七八百元,價格相差五六十倍。在傢具中摻入“白皮”,會降低生産成本,於是一些廠家故意不按標準去除“白皮”,而是用“白皮”來冒充價值上萬元甚至更高的紅木原料,經過上色和描畫花紋等多道“化粧”工序,使白皮與真正的紅木傢具合為一體。這幾乎是一個行業性的潛規則。
有質監人員認為,對於紅木傢具市場的亂象,行政執法面臨着難取證、難檢測、難查處等法律問題。更重要的是,這個行業的國家標準至今還沒審批下來。沒有標準,法律上很多都難以對上號
不久前,中國紅木傢具行業2010年度總評榜頒獎。這個有着紅木傢具行業“奧斯卡”之稱的大獎,評出了2010年中國紅木傢具行業十大新聞。然而,一個月前曾引起市場轟動的紅木傢具“白皮事件”卻未在榜上。
2010年歲末,福建省仙游縣6成以上紅木傢具摻白皮出售事件被媒體曝光,此事讓這個具有“中國古典工藝傢具之都”美譽的紅木傢具發源地陷入輿論漩渦,飽受爭議。對此,福建省古典工藝傢具協會秘書長林愛新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給發展過快導致魚龍混雜的紅木傢具行業澆了一盆恰得其時的冷水。”
據了解,近年來,紅木傢具行業一邊享受着價格暴漲的狂歡,一邊“消化”着消費者和媒體的冷嘲熱諷,用林愛新的話説,這個資歷尚淺的行業,已經以世人無法想象的速度進入了興盛時期。以仙游為例,古典工藝傢具在4年前的産值僅為5億元,但到2010年已經是100億元了。然而,這種非正常興盛的問題已開始顯露:價格漲跌無度、質量問題頻出、管理制度滯後、行業標準缺失。
“白皮”料“抹黑”紅木傢具
幾家傢具企業的生産車間裏,放着一件件光身(外表尚未加工)傢具,工作人員隨便挑一件,就會有“白皮”夾雜其中,甚至佔到整個零部件的60%。它們等待着專門負責“化粧”的工人前來上漆上色,喬裝打扮,然後流向市場,最後以高昂的價格被消費者買回家中。這是一個多月前,媒體所曝光的紅木傢具行業“潛規則”。
根據中國紅木標準,紅木為紫檀屬、黃檀屬、柿屬、崖豆屬及鐵刀木屬樹種的心材。紅木傢具,就是以此類木材為原料製作的傢具,因其色澤溫潤、造型典雅、結實耐用等特點受到消費者的青睞。近年來,材質珍貴、資源稀缺等因素更是讓紅木傢具成為了收藏界的投資新寵。
“白皮”,就是紅木的邊材,與心材相比密度小、抗壓力低,如果傢具的表面和主體結構混入大量“白皮”,幾年後就會被蟲子蛀蝕,不僅影響紅木傢具的美感,還將減弱傢具牢固性,縮短傢具使用壽命。
據媒體報道,目前在木材市場上,紅木種類之一的紅酸枝一般每噸四五萬元,而一噸“白皮”不過七八百元,價格相差五六十倍。在傢具中摻入“白皮”,會降低生産成本,於是一些廠家故意不按標準去除“白皮”,而是用“白皮”來冒充價值上萬元甚至更高的紅木原料,經過上色和描畫花紋等多道“化粧”工序,使白皮與真正的紅木傢具合為一體。這種伎倆除了被用在紅酸枝這類中檔價位的紅木傢具中外,也被施於一些大葉紫檀、小葉紫檀和黃花梨等名貴紅木傢具中。
有關專家認為,由於紅木名貴,在一些配件上使用白皮是可以理解的。但由於市面上含“白皮”的傢具與不含“白皮”的傢具價格相差甚多,且消費者對紅木傢具認識不足,所以大多數商家並不會將是否含有“白皮”這一信息告知消費者,更不會將它作為定價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