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新股密集破發:報價失誤問責機制亟待建立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4日 09: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張志斌

  隨著週四華銳風電和秀強股份在上市首日即遭遇破發,一時之間,新股上市破發成為了A股市場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那麼,新股如此高密度的破發對股票市場、對投資者而言是否全都是壞事呢?在筆者看來,這一現象的出現是明顯的利大於弊。

  誠然,新股破發對部分投資者而言,一二級市場的價差收益確實將受到一定的損失,但就整個A股市場而言,新股破發卻將起到大幅提升市場資金使用效率的作用。

  此前,由於一二級市場可觀的價差收益,數以萬億元的天量資金囤積在一級市場打新,甚至每到有超級大盤股發行之時,央行都被迫在公開市場投放資金以滿足短期內突然猛增的市場流動性需求,這顯然不是市場資金的一種良性循環。而要打破這一惡性循環、提高市場資金的配置效率,打破打新股穩賺不賠的“神話”是其中關鍵的一環。

  監管層顯然早已看到了目前新股發行模式的弊端,並數度啟動新股發行機制改革,但其成效卻一直並不明顯,新股IPO的發行市盈率越來越高,上市公司超募資金的程度也是越來越嚴重,本來是高效配置市場資金的股市,卻成為了資金使用效率最低的場所之一。

  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自2005年股改後重啟新股發行以來,A股市場新股的月度平均首發市盈率就處於逐步攀升的過程中,從2006年時的普遍在30倍以下,到2007年開始偶有突破30倍,再到2009年再度重啟新股發行後的穩步上行,短短半年時間就突破了60倍發行市盈率。而到了2010年底,新股月度平均發行市盈率更是在2010年12月達到75.88倍,到了2011年1月(截至目前)更是攀升至81.81倍。

  當監管的“有形之手”效果並不明顯之時,市場的“無形之手”終於開始發揮作用了。隨著近來新股上市的頻繁破發,甚至上市首日即破發,使得一級市場打新的無風險收益狀態得到根本改觀,而擁有新股發行定價權的機構投資者也開始感受到證監會修訂後的新股發行機制的“雙刃劍”作用,此前是報高價“贏家通吃”的無風險打新收益,現在一下子成為了可能虧大錢的“燙手山芋”。以華銳風電為例,一些積極參與其網下配售的固定收益型基金恐怕就將面臨為數不菲的損失了。

  不過,如果想將新股破發帶來的有利影響發揮得更為有效,那麼有關機構投資者就該啟動新股報價失誤的事後問責機制。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相關行業的研究員給出了如此高的報價?抑或是基金經理等報價決策者出於什麼原因給出了非理性的報價?只有將損失帶來的陣痛更好地傳導到相關責任人的身上,或許機構投資者才能更好地履行為市場全體投資者理性報價的職責,還全體A股投資者一個高效、理性的一級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