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4日 02: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葉祝頤
繼教育部明確治理擇校費的時間表以後,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方案公佈了教改重點任務及試點地區、學校,提出通過多種途徑解決擇校問題。如是教育發展路線圖值得期待。
就拿公眾關心的擇校問題來説吧。雖然國家制定了義務教育階段免除學雜費政策,國家為此投入了大筆資金。名義上的義務教育學雜費、借讀費、擇校費取消了,但是教育投入增長的速度離教育發展的需要存在差距,由於教育資源配置不均,優質教育資源不能滿足社會需求,“一邊免費,一邊亂收費”的現象客觀存在,而教育部與地方政府一直沒有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如果沒有配套監督問責機制跟進,確定治理擇校亂收費的時間表,解決擇校問題可能會成為空頭支票。因此,解決擇校問題,要有路線圖,更要有具體實施方案,通過政府的強大執行力落實到位。而且,地方政府要下決心均衡義務教育資源,從源頭斬斷擇校病根。
儘管教育部明確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得招收擇校生,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名義向學生家長收取“贊助費”“捐資助學費”。但是家長們仍削尖腦袋為孩子擇校。擇校問題,説到底還是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鬧的。學校佈局、就近入學範圍與公眾就學期望值不一致,優質教育資源不能滿足公眾需要,即使設定了治理亂收費的時間表,教改方案提出解決擇校問題,也無法阻擋家長與孩子對公平教育的訴求。
在教育資源配置不公的語境下,教育部禁止擇校,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各種隱形擇校並未停止。比如,戶口空挂(為了讓孩子上名校,有的家長找關係落戶廁所);學生把學籍挂在生源所在地學校,然後到好學校借讀;再比如,公辦學校打著公辦民助的旗號,舉辦校中校、校外校,一所學校,兩塊牌子等等。這實際上是對解決擇校難題的考驗。
客觀地講,近年來,教育資源經過整合,薄弱學校的情況有所改觀,但是學校之間的差距仍然不小,既有硬體設施的差異,也有師資力量與教育環境的差異。現在不少地方均衡教育資源與扶植薄弱學校,仍停留在推進校園標準化建設的階段。如果説硬體重要的話,衡量一所學校好壞的標準主要還是看師資力量、育人氛圍與教育底蘊。何況,在教育投入尚未顯著增長的情況下,地方不大可能大規模投資薄弱學校,投入名校效果立竿見影,而投入薄弱學校收效較慢,所以地方政府更願意把有限的財力向名校傾斜。如果監督不到位,難免某些地方會以教改的名義,將財力投向名校,加劇教育資源的不均衡。
教改試點方案提出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探索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的有效途徑;創新體制機制,實施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校際交流制度,實行優質高中招生名額分配到區域內初中學校的辦法,多種途徑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等等。這些不僅有利於均衡教育硬體資源配置,也利於縮小校際師資、升學機會等軟體差距。此前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實施的教師績效工資制度,也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供了發展原動力。義務教育軟硬資源均衡配置齊頭並進,詮釋了義務教育改革的方向,可謂教改的亮點,但同時也是教改的難點。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均衡義務教育資源,解決擇校問題不會一蹴而就。這既需要中央與地方財政教育投入給力,也需要地方政府與教育部門拿出誠意、付諸行動,在教育資源配置的問題上把一碗水端平。如果政府熱衷打造名校品牌、忽視薄弱學校發展,如果教育評價機制與教育政績觀不改變,地方教育部門與學校仍有可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用各種辦法掏空多途徑均衡教育資源,解決擇校問題的公平靈魂。反之,如果教育投入跟上了發展的步伐,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比較均衡,學校的利益衝動得到了有效遏制,擇校現象也會逐步退出教育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