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上海十二五擴大試點效應 拓展自貿區功能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4日 01: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胥會雲

  雖然此前有消息稱上海有望成為全國首個自由貿易園區,不過在上海綜合保稅區管委會2011年工作報告上,依然謹慎地表述稱上海綜合保稅區要探索向具有一流國際水準和競爭力的自由貿易區轉型發展。

  1月12日舉行的上海綜合保稅區管委會2011年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浦東新區副區長、上海綜合保稅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黨組書記戴海波介紹了一系列2011年上海綜合保稅區即將在功能創新方面進行的突破。

  建成我國最大租賃産業集聚區

  戴海波表示,首先是對於已經開始的試點要擴大試點效應。比如國際貿易結算中心試點,2011年將逐步展開國際貿易結算中心第二批企業試點,年底累計試點企業達30家以上,推動實體性總部經濟模式走在全國前列。

  2010年10月上海正式啟動國際貿易結算中心外匯管理試點工作,目前8家試點企業均已經開設了“國際貿易結算中心專用外匯賬戶”。

  與此同時,2011年還將進一步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在綜合保稅區儘快集聚一定融資租賃産業規模,建成我國最大租賃産業發展集聚區。

  為此將加快SPV(特殊項目載體)行業準入、船舶海事所有權登記、飛機發動機抵押登記等制約問題的突破,推動融資租賃向多機多船、大型設備、非銀行係融資租賃、經營性租賃等多元化業務功能拓展。

  2010年6月,融資租賃業務在上海綜合保稅區啟動運作,目前已有交銀租賃、招銀租賃的5架飛機和1艘船舶項目率先試點。

  戴海波表示,目前最大的挑戰來自天津濱海新區,“去年天津已經有了整體租賃政策,我們也已經形成研究報告,準備提交市裏,相關推進工作還需市區聯手加以推進。”

  不僅如此,推進期貨保稅交割試點運作, 探索綜合保稅區成為有色金屬類大宗商品凈價發現地;推動離岸賬戶政策落地;培育國際貿易技術服務中心功能……一系列重大的探索都列入了2011年以及“十二五”的日程表上。

  從2009年11月成立以來,上海綜合保稅區在有關功能突破上已經做出了多種努力,上海綜合保稅區有關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這些都是在向探索自由貿易區的功能轉型。

  應對“政策先發”效應減弱

  自1990年全國首個特殊監管區——上海外高橋保稅區成立後,我國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已經發展出了多種模式,比如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保稅港區等。

  作為上海市政府的派出機構,上海綜合保稅區于2009年11月18日成立,其統管面積共達20多平方公里的“三區”——洋山保稅港區、外高橋保稅區(含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及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因此也是全國第一個實行了保稅區、保稅港區、保稅物流園區和綜合保稅區四大類型海關特殊監管區的統一管理。不過,在全國範圍來説,由於國家的保稅功能政策不斷向其他港口地區覆蓋,加上過去保稅區一些特有的優惠政策正不斷取消,使得上海綜合保稅區的“政策先發”效應正在減弱。

  正因為如此,加強功能創新,在國際航運、國際貿易以及國際金融三方面推進海關特殊監管區監管方式的創新,積極探索和豐富自由貿易園區功能,成為上海綜合保稅區的“不二選擇”。

  不過,雖然是海關特殊監管區,上海綜合保稅區與國際上的自由貿易區相比,仍有不少差距。去年7月在洋山保稅港區第一次企業簽約大會間隙接受採訪時,戴海波曾表示,特殊監管區的功能還需要進一步的拓展和優化。

  去年11月初,國家發改委等有關部門聯合在上海調研,主要就在上海浦東新區建設自由貿易園區進行實地情況了解,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加快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的步伐,尋求體制、稅制上的突破。

  《上海綜合保稅區“十二五”發展規劃(草案)》中則稱,上海綜合保稅區的發展目標是,逐步建設成為功能創新領先、增值服務發達、國際貿易便利、外匯管制寬鬆、區港運作貫通、物流監管便捷、具有自由貿易區功能和國際競爭力的特殊監管區。

  一旦自由貿易園區獲批,上述上海綜合保稅區有關人士表示,功能創新的相關工作的推進速度將會得到大幅提升。

  《第一財經日報》全年訂閱價3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