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3日 07: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國際輿論認為,過去一年中國經濟充滿活力,對外貿易更趨平衡——
中國作為“世界市場”存在感日益增強
本報北京1月12日電 綜合本報駐日本記者崔寅、駐韓國記者莽九晨、駐比利時記者孫天仁和彭立報道:中國海關總署日前公佈的反映2010年我國外貿狀況的最新數據,引起國際輿論積極反響。有關媒體和經濟分析人士認為,數據反映出中國正在走向貿易平衡。中國經濟充滿活力,而且內需市場在不斷快速增長,給各國經濟和跨國企業帶來了發展機遇。一些媒體在報道中指出,中國已不僅僅是“世界工廠”,中國作為“世界市場”的存在感日益增強。
《日本經濟新聞》11日報道稱,經歷國際金融危機後,中國出口較快恢復,與投資一起繼續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引擎。同時,由於進口增長率超過出口,2010年中國貿易順差減少了6.4%。中國對日本的出口同比增長23.7%,達到1211億美元,從日本的進口增長35%,達到1767億美元,中國對日本的貿易逆差同比增長68.5%。報道指出,去年中國外貿進出口額創歷史新高,中國已不僅僅是“世界工廠”,同時作為“世界市場”的存在感日益增強。
《朝日新聞》關注中國政府有關“積極擴大進口”的政策和舉措,報道稱,隨著中國進口的增加,中國作為“世界市場”對各國的影響力將日益增強。
韓國國內各大媒體對中國公佈的對外貿易數據給予了高度關注,認為中國經濟增長為韓國經濟提供了機遇和動力。韓國聯合通訊社11日報道説,中國對外貿易額去年出現快速增長,為韓國的電子産品生産商和汽車生産商等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機遇,特別是去年中國汽車産銷量連續第二年佔據世界第一的位置,顯示了中國經濟的巨大活力。
韓國貿易協會國際貿易研究院研究員鄭煥禹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經濟充滿活力,而且內需市場在不斷快速增長,相信中國必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市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歐洲、美國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內需市場出現萎縮,韓國向這些國家的出口受到負面影響,對中國的出口則隨著中國經濟增長進一步增加。近年來,韓國對中國的出口額佔全部對外出口額的比重不斷上升,由2008年的21.7%上升至2009年的23.9%,2010年更是達到了25%的歷史最高紀錄。鄭煥禹説,中國經濟為韓國經濟的增長提供了動力,隨著中國政府不斷擴大內需市場,韓國對中國的出口還會在未來持續增長。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説,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速保持在10%左右,英國視中國為一個關鍵的出口市場。英國首相卡梅倫日前表示,英國和中國發展更加強勁的關係,這給英國的貿易、就業、經濟增長等都帶來了機遇。報道引用相關商業人士的話説,中國十分期待與國際夥伴開展更多的國際貿易,中國市場是開放的,歡迎跨國公司的投資。相信跨國公司都會不失時機地利用這個機會,制定相應發展戰略。
去年12月,中國貿易順差約為131億美元。美國彭博商業週刊報道稱,這一數值低於此前彭博社組織20名經濟學家所做的208億美元的預測。數據支持了中國正在走向貿易平衡、並通過推動國內消費增長助力全球經濟實現再平衡的説法。法國農業信貸銀行香港分行經濟學家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數據體現出(中國市場)持續的外部需求和非常強烈的國內需求,小于預期的貿易順差有助於減少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華爾街日報》網絡版援引美國銀行分析師的分析認為,中國消費者需求的增長和大宗商品價格的上升推動了中國進口增長。該分析師預計,未來幾個月中國進口增幅可能繼續超過出口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