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須嚴打違法違規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2日 21: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産經新聞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本報記者 王超報道

  世界食品價格在不斷飆高,世界糧食危機跡象日漸明顯。作為人口數量最大的中國,耕地卻在日益減少。在城鎮化、工業化的快速發展下,18億畝耕地紅線已經岌岌可危。

  1月7日,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在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上表示,“十一五”期間中國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基本農田面積穩定在15.6億畝以上。然而,保護耕地的形式仍然嚴峻。城市的發展對土地的依賴有增無減。“十二五”時期,中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快速推進,土地和礦産資源需求將持續上升,供需矛盾加大。“保耕地”與“保發展”兩難局面和雙重壓力日益突出。

  據徐紹史提供的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30個省(區、市)城市住房供地計劃近270萬畝,實際供應同比2009年增加約8成。全國土地出讓成交總價款2.7萬億元,同比增加70.4%。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高博軒在接受《中國産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保護耕地的挑戰在於城市粗放型發展與耕地保護的矛盾。目前,城市發展在空間上的表現形態主要有兩種類型,即原有的城市土地利用趨於高度化的集約型發展;以及依靠大片的農田轉變為非農業土地利用形態,即典型的粗放型發展模式。現階段,我國城市的發展總體上處於粗放型發展模式,土地資源的集約利用相對滯後,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佔用了大量的農田。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對土地的需求持續上升,各地區為了追求更快的發展,更多的GDP,往往會加大對土地的工業化需求,開發各種工業園區,以及佔用更多的土地完善基礎設施,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旅遊等産業。

  各地發展的強勁勢頭也在其“十二五”規劃中有所體現。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日前透露,全國31個省市區“十二五”規劃建議中,大部分省份都將GDP增長定在10%以上,有些甚至希望在未來5年實現GDP翻番,沒有冷靜考慮相關環保、能源、資源的承載能力等問題。

  “到2020年,全國耕地保持在18.05億畝的目標能否實現的很大程度上也就取決於是否能夠處理好城市化建設同耕地保護的矛盾。”高博軒説。

  對此,高博軒建議,要解決城市高速發展與耕地保護的矛盾,有以下幾個途徑:提高城市開發用地的使用效率,堅持土地節約型的城市發展戰略,在科學合理用地的引導下加快舊城改造;逐步開放土地市場,通過市場化的土地交易,提高市場地價,從而提高徵地門檻,降低農地非農化的速度和規模。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王小映表示,要探索對耕地的有償保護制度,更多地利用經濟機制保護耕地。例如,可以提高整體補償標準,這樣可以提高徵地成本,遏制地方政府圈地的慾望,也可以提高農民對更高補償的預期,使其樂於持有保護耕地。

  與此同時,國家也應該加大對違規、非法用地行為的打擊力度。從2009年度衛片執法檢查結果看,違規違法佔用耕地27萬畝,特別是重點工程項目和部分行業用地以及地方政府違法違規嚴重,土地管理形勢更為複雜。

  河北農業大學國土資源學院院長陳浩表示,在農村土地徵用過程中,農民的耕地在一些地方變成了爭搶的蛋糕,很多農民都因為補償款而“發家”,這是由於部分農民看到會因此獲利,沒有保護耕地的認識。此時,需要規範的是當地政府,政府心中必須要有一條紅線,必須嚴格按照規劃來做,不能為了追求GDP而盲目甚至非法侵佔耕地。

  “違規、非法用地屢禁不止主要是由於我國法制不健全,查處力度不夠所造成的。只能依靠制度建設,填補監管漏洞,並通過法律嚴懲違規違法行為。例如,可將土地使用、交易和行政監管從有關部門分離,成立土地管理監督管理委員會。重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供地計劃的制定,絕對杜絕規劃和計劃流於形式、隨意更改的現象。”高博軒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