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內憂外患亞洲股市短期或“多雲”為主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2日 09: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上海證券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近期亞洲新興市場股市出現波動,自去年12月下旬以來的一波單邊上漲行情戛然而止。展望後市,業內人士認為,在內外風險因素的影響下,近期股市可能繼續承壓:內部主要是新興經濟體通脹壓力加大,增大緊縮壓力;外部則是歐元區新一輪發債高潮令主權債危機擔憂重燃,拖累外需和市場總體風險偏好。

  外有債務危機

  在消停了數周之後,歐債危機本週再度進入全球投資人的視野中心。而誘發擔憂的直接導火索,就是本週即將到來的歐元區發債高峰,據稱單周的融資需求可能達到430億美元。

  對很多負債纍纍的歐元區國家來説,今年都是一個債務再融資的高峰期,而本週則是第一個集中的發債時間窗,由此可以測試市場對於這些國家信用度的認可。

  按計劃,希臘將在本週二發債15億歐元,葡萄牙週三將發債12.5億歐元,西班牙、意大利則定在週四發行今年的首批國債。現在的問題是,很多人都擔心這些國家的債券可能很難找到買家,即便有人買也需要支付高額利息。

  債市已提前對風險作出反應。過去幾天,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國債收益率持續飆升,西歐15國國債的信用違約掉期成本也升至歷史新高。歐元兌美元則持續下跌,觸及四個月低點。

  儘管多方出面澄清,但有關葡萄牙可能很快尋求援助的消息仍不斷在市場上發酵,西班牙則被認為是下一個問題戶。

  而歐洲央行的介入,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形勢的惡化。交易員稱,歐洲央行週一進場買入了葡萄牙、希臘和愛爾蘭等歐元區外圍國家發行的國債,以期在週三的集中發債前儘量穩定市場。

  內有通脹之憂

  惹上債務麻煩的不只是歐洲,還有美國。同樣在本週,美國也要發行多達660億美元的新債,規模創下單周發行歷史新高,儘管相比歐債,美債現在似乎還不愁沒有買家,但美國繼續惡化的財政狀況也開始引起國際投資人的關注。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近日再度警告説,如果政界不迅速採取行動削減美國的債務,美國可能會面臨債券市場危機。

  對廣大新興經濟體而言,美歐的債務困境絕對不是好事,因為這會直接影響到對新興經濟體産品的需求。諾獎得主斯蒂格利茨近日指出,歐洲國家在市場壓力下實行的財政收緊政策,有可能拖累這一地區經濟復蘇,延緩走出危機的過程。

  這兩天的亞太市場,出口股成為重災區,日本的佳能、日産汽車,韓國的三星電子、現代汽車,以及香港的思捷環球都連續大跌。

  除了外來的“逆風”,市場人士也注意到,新興經濟體自身也面臨一些大問題,首當其衝的就是通脹。日益增大的物價上漲壓力,正在迫使越來越多央行收緊貨幣政策,進而對股市帶來負面影響。

  分析師表示,當前有多重因素都在推高新興市場的通脹。一方面,美國的量化寬鬆給全球帶來過量流動性,同時,大宗商品價格特別是糧食價格的快速上漲也加劇了通脹壓力。

  熱錢是走是留

  業內普遍預計,迫於通脹壓力,泰國可能在12日加息。另外,IMF週二發佈報告敦促印尼央行上調利率以遏制通脹。受通脹擔憂拖累,這些國家的股市近日連續調整。

  對於在去年備受全球推崇的亞洲新興市場來説,另一個不得不説的因素就是國際資本的動向。有市場人士注意到,隨著近期美國經濟數據指向復蘇提速、但同時歐債危機又負面發展,流往亞洲市場的外資似乎有部分回撤跡象。以韓國為例,截至11日,外資已連續三天超賣該國股市,超賣的規模和持續時間都為至少一個月來罕見。

  分析師表示,促使外資出逃的可能有幾方面因素。首先是因為美元連續反彈,迫使之前借道美元套利交易的資金緊急平倉。另外,圍繞歐債的不確定性,也給投資人提供了獲利回吐高風險資産的藉口。

  不過,也有機構認為,外資只是在選擇性撤離亞洲。投行花旗本週的報告稱,儘管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的股票基金近期持續“失血”,但外資對於中國股市卻開始轉為凈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