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紐約人壽退出 海爾將掌合資險企控股權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1日 02: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記者 黃蕾 ○編輯 于勇

  自2004年12月11日中國保險業對外資全面開放以來,人們討論的焦點話題是,中資保險機構如何面對外資的來勢洶洶。如今的現實是,有些外方股東頻頻萌生退意,而也有一些外資機構卻伺機佈局。“一進一退”彰顯外資在華策略差異。

  婚姻難逃七年之癢的現實,再次發生在了一家合資壽險公司的身上。美國紐約人壽日前公告稱,將轉讓其在中國合資公司海爾紐約人壽中的全部股權(50%)。其中,25%的股權轉讓給海爾紐約人壽中方股東海爾集團旗下青島海爾投資發展公司,另25%轉讓給日本明治安田生命保險相互會社。

  此筆交易已獲保監會正式批准。緊接著這次股權轉讓,易主後的合資公司將立即向海爾和明治安田生命增量發行3.45億元的新股,在增發新股時明治安田生命將提高持股比例4.24%,這樣合資公司的註冊資本將從8.35億元增加到11.8億元。海爾、明治安田生命在合資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分別變更為70.76%、29.24%。

  由於外資股比超過了25%,新公司將仍然保持其合資公司的性質。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海爾掌握了新合資公司的控股權,海爾紐約人壽也因此更名為海爾人壽。

  對於為何退出,這家創建於1845年的百年老店給出的説法是:“在經過縝密評估確定新的合資公司未來的最佳戰略方向之後,合作雙方得出的結論是:一個主要股東擁有人壽保險公司的多數股權是最佳的選擇,海爾最適合帶領合資公司向前發展。”

  但即使這個理由成立,紐約人壽也完全可以用減少股份來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徹底退出。在業內人士看來,其真正退出的原因可能是紐約人壽在這場“合資婚姻”中難以看到盈利的前景,而海爾也不滿目前的經營狀況。

  這麼一個典型的外退內進案例,在國內保險業卻絕非孤案。外資股東的退出各有其因,一方面可能是受累金融風暴而心有餘力不足,但更重要的一個導火索則是,合資壽險公司效益不如預期、中外方股東存在分歧所暴露出的問題“婚姻”。

  業內人士説,為符合準入門檻(外資進入中國壽險市場必須以合資形式進入)、掌握話語權和降低經營成本,當年進入中國市場時,外資通常把非保險國有大型企業作為合作夥伴。保險經驗豐富的外資方和資本雄厚卻從未涉足保險領域的中資方,這樣的結合為之後雙方在經營理念上的衝突埋下隱患。

  中方看重短期效益,外方注重長期經營,雙方經營思路的衝突已經表現在了具體業務拓展上。一家合資壽險公司總經理坦言,50﹕50的合資比例決定了,誰説“是”都不算,誰説“不是”都算,因為每一方都可以否決對方。

  在問題婚姻下産生的內耗,致使部分外資或中資股東有了退出之意。從目前外資退出案例看,有中方股東選擇接盤的,如海爾接手紐約人壽手中25%的海爾紐約人壽股權,加拿大永明金融把光大永明人壽中的部分股權轉給光大集團;也有財大氣粗的中資銀行強勢接手的,如建行接手荷蘭國際集團手持的50%太平洋安泰人壽股權,工行收購法國安盛手持的金盛人壽部分股權。

  事實上,一齣一進也是我國保險業退出機制日臻完善的另一鮮活注腳。業內人士認為,“強扭的瓜不甜”,對於這些合資公司而言,一旦順利完成股東變更,很可能就是一次“重生”。雖然更名後要付出更多的品牌推廣及整合運作成本,但相比這些成本而言,調整經營思路及領導班子後重新抓住一次進入市場的良機,是更難能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