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07日 13: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熊貓餐飲集團是一家經營美式中餐的快餐連鎖店,經過30多年擴張兼併,已成為美國頗具影響力的中餐品牌。它獨特的企業文化和標準化經營理念,是飛速發展的動力之源。
個人完善 企業成長
熊貓餐飲集團在美國擁有1350家連鎖店,眼下年營業額約14億美元。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程其昌認為,自己一手打造的這艘中餐航母之所以如日中天,部分得益於“堅持不懈完善自我”的企業文化核心。
程其昌現年62歲,一頭銀色短髮,雙眼炯炯有神,熱衷於自我提升,推崇斯蒂芬 科維的《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篤信書中“成功信條”,廣泛參與各種自我激勵與成功學培訓項目。
他把“自我提升”視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對旨在強化自我激勵的“里程碑論壇”課程興趣濃厚。“里程碑論壇”相關課程通常為期3天,內容緊湊。培訓師鼓勵參與者卸下過往經歷中的沉重負擔,清除個人成長中的障礙,為生活品質帶來積極持久的改變。
他不但自己參與課程,還把企業地區高管會議辦成“課程分享會”,鼓勵員工分享得失,挑戰自我,向更高目標邁進。“哪怕你明天從熊貓辭職,我仍希望你參與‘里程碑’(課程)。”
與課程培訓師類似,程其昌號召手下員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36分鐘內跑完4 .8公里。在他眼中,諸如掌握交流技巧、提高跑步速度、參與研討會等個人成長皆可直接轉化為連鎖店營業收入。
熊貓快餐眼下在加利福尼亞州有485家連鎖店,每家平均年收入140萬美元;而另一家位於良好地段的競爭對手平均年收入為800萬至1000萬美元。他為每家熊貓連鎖店設定200萬美元的年收入目標:“我向你們所有人發出挑戰,希望你們完美,繼續成長!”
替人打工 自立門戶
熊貓快餐發展歷程堪稱經典移民故事,更是多個成功“美國故事”的集錦版。程其昌生於中國台灣,少年時代隨家人移居日本。父親程明才在一家唐人街中餐館當廚師。
學生時代成績平平,程其昌意識到身為外來者,自己在日本發展前途暗淡。中學畢業時,他決定前往美國發展。1966年,程其昌孤身來到美國,入讀堪薩斯州貝克大學。初來乍到,英語不佳,只能選擇攻讀數學專業,因為這門學科對英語要求不高。
到美國第一年是他人生最孤寂的時光。大一暑假,他開始在一家中餐館打工,從那以後每逢假期都打工賺學費。大二那年,程其昌結識同係香港師妹蔣佩琪,兩人逐漸擦出愛情火花,隨後一起進入密蘇裏大學讀研。程其昌獲得應用數學研究生學位後前往洛杉磯在親戚的中餐廳幫忙,蔣佩琪則繼續深造,直至獲得博士學位。
在中餐館打工期間,程其昌發現美國人對中餐似乎永遠胃口大開。他記得,附近一家中餐館每道菜都放豆芽,每天能賣出40多公斤豆芽,生意好得出奇。
1973年,父母追隨他移民美國。想到有父親這名專業廚師,加上自己多年打工經驗,開辦一家中餐館不成問題。打聽到帕薩迪納一家餐廳倒閉,他立刻四處籌款,並拿出全部積蓄將其買下,開辦自己首家中餐廳“聚豐園”。
那是時任美國總統理查德 尼克松訪華、中美關係正常化的年代,中國政府向美國贈送首對國寶大熊貓。手下一名侍者建議,既然美國人喜歡熊貓,不妨給餐廳取名“熊貓”。於是,“聚豐園”有了英文名稱“熊貓餐館”。
程其昌當時對“熊貓”發展前景信心滿滿。不過,營業當月,附近另有兩家中餐館相繼開業,他感到巨大壓力。為吸引顧客,他採取一系列措施:除午餐外開始提供晚餐,餐品降價40%,對米飯和其他額外物品收費。“熊貓”逐漸獲得顧客認同,擁有了穩定顧客群。
為實現快餐標準化供應,他在餐廳營業前召集廚師開會,要求他們制訂統一操作規程,具體到每道菜的準備過程和食材選用。他告訴廚師:“待在廚房,沒就菜譜達成一致就別出來。”經由類似會議,廚師團隊研製出一系列頗受歡迎的熱門菜肴,包括熊貓快餐招牌菜陳皮雞。75%光顧熊貓快餐的食客會點這道菜。
前堂經理 後堂掌門
傳統中餐廳一般把工作人員分為前堂和後堂兩種。前堂人員主要包括侍者、打雜和經理,後堂主要包括主廚、負責備料傳菜人員等。
程其昌具備出色前堂人員所需素質:樂觀開朗,擅長迎來送往,令人愉悅舒適。30多年後,他對當年前臺夥計經歷記憶猶新:“我從不離開餐廳。因為站立時間過久,我得了腎結石。我忘記喝足夠的水,就那麼站著等顧客。”
如果説程其昌是眼疾手快的“前堂經理”,注重擴張,以開設更多連鎖店為目標,那麼妻子蔣佩琪則是沉穩幹練的“後堂掌門”,力圖夯實企業發展基礎,運用技術專長儘量平順集團擴張之路。
蔣佩琪面容清秀,一頭黑色短髮,聲音柔和,性格果斷。她擅長把出色創意變為現實,利用個人專長高效管理餐廳財務和物流。
“初始階段,我們曾設想成為‘東方麥當勞’。”她説,“但他尚未意識到,我們必須徹底推行標準化,從烹飪到廚房。那是我們兩人不同之處。我考慮環節、系統,他設計未來。”
作為掌門人之一,除監控企業財務規劃、確保企業獲得所需信貸額度、設計人力資源軟體等宏觀掌控外,蔣佩琪還注重微觀流程,致力於實現廚房流水化操作。比如,她設計的一套廚房流水線系統規定,工作人員在食物進入廚房前必須做足準備工作。另外,她要求廚師使用統一配製的袋裝調味汁。
加盟熊貓快餐前,蔣佩琪曾供職麥克唐奈-道格拉斯航天設備製造公司,工作職責是“設計輔助導彈製造的計算機系統”。換句話説,她曾是火箭科學家。
她1982年正式加盟處於高速擴張期的熊貓快餐,隨後設計開發出一套軟體系統,用於追蹤每家連鎖店庫存,可實現自動添購食材。她不斷完善這套系統,將其命名為“熊貓自動化工作站”並申請專利。如今,這套系統在所有熊貓連鎖店投入使用。
1986年入職熊貓快餐的張吉吉(音譯)如今已是蔣佩琪的直接部下,負責企業報酬與福利事項。按她的説法,熊貓快餐曾是唯一使用自動化管理系統的中餐廳,無論團隊組建、技術支持還是獎金體系,“標準都比別處高”。
正因“前堂經理”與“後堂掌門”互補互助,相得益彰,熊貓餐廳才能日益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