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波羅的海幹散貨運價指數下滑,船隻數量增加打壓市場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07日 08: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文華財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文華財經(綜合編譯 樓怡婷)--據倫敦1月6日消息,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幹散貨運價指數週四連續第三個交易日跌至逾20個月最低水平,因船隻供應增加打壓市場。

  經紀商稱,澳大利亞的洪災持續阻礙煤運活動,運能增加亦帶來壓力。

  波羅的海幹散貨運價指數週四下跌4.75%或77個點,至1,544點,為2009年4月15日以來最低水準。該指數衡量了鐵礦石、水泥、穀物、煤炭和化肥等資源的運輸費用。該指數自去年12月7日首次下滑後已跌近30%。

  澳洲煤業受洪水打擊,面臨著長期性的破壞。一位礦工稱,洪水排幹需要好幾週時間。一主要港口由於煤供應匱乏而暫停出口。

  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BIMCO)的分析師Peter Sand表示,“昆士蘭州的洪水不僅對澳洲不利,亦對運輸活動不利,因煤和鐵礦石數量大幅下降,市場上越來越多的船隻無貨可運,令現貨市場承壓。”

  波羅的海巴拿馬型船運價指數(Baltic's panamax index)週四上漲3.18%,該型船舶平均獲利上漲58美元至1,882美元,為連續第二個交易日溫和上漲。巴拿馬型船通常運載60,000-70,000噸煤炭或穀物。

  澳大利亞煤運遲滯還意味著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船舶平均獲利差距擴大。

  Sand稱:“澳洲煉焦煤匱乏意味著全球鋼鐵生産國的鋼産量及鐵礦石需求可能會被迫下降,中國首當其衝。”

  波羅的海幹散貨運價指數自2009年以來一直波動較大,因為中國對鐵礦石的需求起伏不定。

  Sand稱:“中國鋼産量及鐵礦石需求下降,對大型船的幹散貨運輸市場不利,主要是海岬型船,但也包括巴拿馬型船。”

  波羅的海海岬型船運價指數(Baltic's capesize index)週四下跌 8.14%,因煤炭運輸取消導致船隻運能增加,海岬型船舶平均獲利降至14,057美元,為2010年7月底以來的最低水平。海岬型船通常運載150,000噸煤炭或鐵礦石等商品。

  Arctic Securities表示:“運費可能離最低點不遠,而海岬型船市場仍將承受壓力,直至澳洲洪水消退。”

  分析師表示,2011年和12年新船下水速度將令未來幾個月船運費承壓,儘管有跡象顯示部分船隻建造已被取消並推遲。

  日本商船三井株式會社(Mitsui O.S.K. Lines)本週在其新年聲明中稱:“我們預計今年將有更多新船交付使用。”

  “考慮到未來的船隻供需狀況,海運市場的市況令人難以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