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07日 03: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於萍
近幾年,我國一直努力推進央企重組上市。但央企重組是個大課題,涉及的問題繁多複雜。針對不同情況,近年來,央企重組採取了多種財務手段,如行政劃撥、定向增發、換股合併、債務重組、現金收購等。分析人士認為,隨着隸屬於國資委的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的成立,央企重組擁有了全新平臺,今後央企重組的財務手段可能更加多樣化。
巧用資本市場
在經歷多年的快速發展後,我國資本市場已經成為企業融資、實現資源優化的重要平臺,也成為央企重組的給力工具。近幾年來,多家央企通過資産注入、整體上市等方式,利用資本市場的杠桿效應,實現了自身快速發展。
統計顯示,僅2010年,就有41家央企及央企控制的上市公司公佈了定向增發預案,其中以收購資産為主的向大股東及其關聯方增發的共有28家,計劃募集資金超過千億元。不少央企以大股東的身份,通過資産認購的方式參與了上市公司增發。
如中國重工(601989)向包括大股東中船重工集團在內的7名對象發行約25億股,收購四家船舶企業,包括大船重工、渤船重工、山船重工100%股權及北船重工94.85%股權,實現中船重工集團民船業務整體上市,定向增發置入的資産超過170億元。
除定向增發外,央企上市公司通過換股吸收合併實現重組也屢見不鮮。2009年年底,*ST釩鈦就換股吸收合併了攀渝鈦業和長城股份,從而將攀鋼集團的主要礦石資産注入上市公司。
此外,也有一些上市公司直接用現金收購央企資産。例如2010年12月,中國神華(601088)宣佈,將以首次公開發行募集資金,收購大股東神華集團及其下屬公司所持共10家從事煤炭、電力及相關業務公司的股權或資産,收購的資産中包括大量優質煤炭資源,資産交易價格約為87億元。
慣用行政劃撥
在央企之間、央企與地方國企之間的重組中,行政劃撥是廣泛採用的重組手段。
例如,在五礦集團收購湖南有色集團的過程中,先是長沙礦冶研究院下屬20億元資産行政劃撥,隨後是湖南省國資委將持有的湖南有色2%股份無償劃轉。通過行政劃撥,五礦集團輕鬆將湖南有色納入麾下。而五礦股份成立後,原五礦集團的若干股權又以行政劃撥的方式,轉入了五礦股份名下。
在2010年央企地産業務重組大幕拉開後,中國交通建設集團以行政劃撥方式合併重組中國房地産集團公司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層浪。合併成功後,中交建就將取得央企地産的“從業牌照”。
國新資産管理公司成立後,預計將有部分央企資産進入這一平臺,行政劃撥也將是重要手段之一。
分析人士指出,通過行政劃撥的方式實現重組,重組方看似不花一分錢,但實際上,國企之間的重組可能附帶很多條件,諸如後續的人事安排、員工安置、持續投資等,具體操作起來可能並不輕鬆。
也掏真金白銀
央企為了做大做強,對一些優秀民企標的的收購,也舍得花費真金白銀。
例如,2006年,曾經的“德隆係”上市公司*ST屯河憑藉中糧集團的重組變身中糧屯河(600737),經過大手筆的債務重組後甩開了鉅額債務包袱。中糧集團不僅幫助中糧屯河説服債權銀行削減了9.06億元的貸款本金,自身也為此前後投入了近20億元資金,用於支持中糧屯河度過危機。而中糧集團之所以如此“大方”,是因為看上了中糧屯河的番茄資源。
中信國安集團對ST中葡的重組也異曲同工。中信國安集團由於看中了ST中葡的優質葡萄資源,前後拿出15億元資金,獲得ST中葡42.65%的股權。